每年都有很多人進山挖它,新鮮的有毒,捶打成粉後50元一斤

春天很多人都會進山採摘蕨菜,我國的蕨菜品種十分多,蕨菜也成了最受歡迎的一種春季野菜。蕨菜不止是嫩莖葉可以吃,它的根部也可以加工成食品。

每年到了秋冬季節,很多人都會進山去挖野生的蕨根,這些蕨根看起來像樹根一樣,但裡面飽含澱粉,通過一系列加工之後,可以提煉出珍貴的蕨根粉。很多山區土特產裡面都有蕨根粉,由於蕨根粉的加工過程很複雜,售價也比較貴,能賣到50元一斤。

每年都有很多人進山挖它,新鮮的有毒,捶打成粉後50元一斤

(圖為挖蕨根)

雖然年年都有人進山去挖蕨根,但是到了來年春天,地上依然會長出許多蕨菜。這說明它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非常強,只要地裡還有殘留的斷根,第二年又會長出一大片茂盛的蕨菜。到了冬季,生長了一年的蕨根變得肥壯,地上的植株枯萎了,就可以開始挖蕨根了。

越老的根越粗,蕨粉的含量也就越高,剩下那些細的旁支,澱粉含量就比較少了。有經驗的農民都會盡量挖老根,保留那些細根,留著次年再挖。

每年都有很多人進山挖它,新鮮的有毒,捶打成粉後50元一斤

(圖為挖好的蕨根)

挖蕨根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它生長在大山之中,周圍都是刺藤和一些灌木,進山就比較困難。其次,挖蕨根時最好選擇雨後,泥土溼潤,更容易挖出蕨根。

但蕨根上也會因此沾滿泥巴,挖回去之後清洗就很麻煩了。挖完蕨根還要一筐筐背下山,真的是不容易。有人說,挖蕨根要一天,洗蕨根要一天,沉澱蕨根澱粉又要一天。做這個工作太辛苦了,還要付出耐心等待,怪不得純正的野生蕨根粉要賣50元一斤。

每年都有很多人進山挖它,新鮮的有毒,捶打成粉後50元一斤

(圖為捶打洗淨的蕨根)

農民自己提煉蕨根粉都是用工具捶打洗淨的蕨根,然後再加水洗出澱粉,經過濾後沉澱出蕨根粉。如果量大的話,都是用粉碎機來代替手工捶打,效率會高很多。現在也有不少工廠加工蕨根粉,農民朋友挖到蕨根之後可以直接把新鮮的蕨根賣到廠裡,也是農閒時的額外收入。

蕨根和另一種山裡土特產葛根有一些相似之處,二者都是提取澱粉為主。但是,新鮮的葛根可以燉湯喝,而新鮮的蕨根是不能吃的,秋冬之後,蕨根裡面會產生一種對人畜有害的“錦馬素”,是有毒的,必須要經過加工之後才可以食用。

每年都有很多人進山挖它,新鮮的有毒,捶打成粉後50元一斤

(圖為加工好的蕨根粉條)

所以新鮮的蕨根基本上都是用來加工澱粉。蕨根粉有很多種食用方法,可以做成蕨根粉條,這是最常見的吃法,粉條的顏色是黑色,看起來比紅薯粉更黑一些,但是味道很不錯,清涼的口感,具有清熱祛溼的作用。

除了做成粉條,蕨根粉也可以直接用開水衝著喝,加點紅糖,味道吃起來和藕粉差不多。在過去,蕨根粉也算得上難得的美食,偶爾饞了就衝一碗,如今已經很多年沒吃過了。

讀者朋友們,你們吃過蕨根粉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