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话说摩词迦叶因国民对他改奉佛法,起了怀疑,召集六众,说明佛法的要旨,以及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本末,和自己改奉佛法的原因。那些人民,对于摩词迦叶本来是十分信服的如今一听了他的话,自然疑虑尽失了。怎奈摩伽陀国所盛行的,就是婆罗门教,故城中的百姓,到十分之八是信奉婆罗门教的。现在经摩词迦叶一宣说,大家都说佛法的广大,比了婆罗门高得多,于是都纷纷改奉佛教。连频婆沙王也做了佛门弟子。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当时国中有一位外道祖师,名叫尼键陀若提子,他在王舍城中收徒传道,本来很有声望,受人崇拜。自从我佛入城之后,得频婆沙王的敬信,王传命迦兰陀迦将尼犍陀若提子及其徒众,驱逐往竹林存身。又兴工建起一座伽蓝精舍,供养释迦牟尼佛。我佛因此间一班君臣百姓,善缘独深,故我佛大发慈悲,为众生说法道:“一切诸法,本无我及我所,凡夫倒想,实我是法。若断倒想,即是解脱。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诸善恶业,从情尘识三事而生。因之受报,流转生死,此中何者为是我耶?”听法众生,闻如未闻,不知所悟。我佛又向大家说道:“尔等尘心未净,不解我言,也是当然的。现有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三人,他们虽则从前都是向修外道之辈,,毕竟他们三人都是博学多智,见闻广大,如今饭依我教,深明我法,可以为尔等导师,故将他们留此传教。”我佛居留在摩伽陀国王舍城的精舍中,前后共历二年之久,便离此而去,到各处游行,欲度有缘之人。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行脚又是二年,中间又度了不少苦厄,以留居吠舍离国大精舍时间最久一点,那时已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第五年。我佛又从吠金离国迁居于灵鹫山,这座灵鹫山乃在摩伽陀国王舍城的东北,高峻死比,又名蓍阁崛,天地炅秀之所钟,故优美清静,实是人世间的善地。那座山峰里面,非但多产鹫鸟,并且连那座山峰的形势,也与鹫鸟完全无异,故称为灵鹫山。那山向东的一峰,突起于诸峰之上,宛如鹫头的昂起。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我佛就在此间,结茅小住。那时摩词迦叶、舍利佛、目犍连三人在王舍城闻知我佛在此,便都来参法。我佛便向他们宣说c妙法莲花经》、《无量寿经》等上乘妙道。又将此山改称为灵山。佛说二经既毕,忽闻知净饭王有病,并且病得非常沉重。我佛因离国时曾有“不成佛道终不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二妃及姨母”之誓言,如今生死已了,佛道已成,恩爱之情已尽,回归本国,自不会再惹尘障。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于是便与摩词迦叶等三人,一同取道回迦维罗国。净饭王一听得太子已成道回来,不觉大喜。他如今是释迦牟尼佛了,开创一教的圣人,自不能再以常人相待。便扶病带了群臣出迎,通国的百姓,闻知太子成佛回来,也都焚香迎接。释迦牟尼佛向父王说法道:“顺行正道,勿堕邪业,行法卧安,世事无患。”许多百姓,争求我佛相度。我佛向众说道:“我今分众为四众,在家二众,出家二众。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凡是信奉沸教,不愿出家的,男名为优婆塞,女名为优婆夷,这便是在家的二众。凡是信奉佛教,而愿意薙出家的,男的名为毗邱,女的名为毗邱尼。这是出家的二众。当下大家听,在家出家,各占半数,但绝无一人不信奉佛教。释迦牟尼便度异母弟阿难出家,为毗邱的领袖。度姨母波阇波提及耶输陀罗、瞿夷二妃出家,为毗丘尼的领袖。又命舍利弗度佛子罗罗出家,优婆塞皈依于毗丘,优婆夷归化毗丘尼。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这一来,把一个迦维罗国,化成了佛国。佛教盛行,其余旁门外道各教,都消灭无存了。我佛于此,又向众生说十二因缘道:“无明缘行,行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人,六人入缘触,触绿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辗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无明缘至老死,老死重缘无明。如是循环,如旋大轮,无有休息,是谓顺生门。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能识老死之本为明,能灭无明,那末十二支尽灭,所谓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灭,是谓灭门。依此行行,能证拜支佛,上智观者,得佛普提。”于是毗丘,毗丘尼,都参此十二因缘之法,依此修行。我佛居于故国,向众生说诸般妙法,为时三月之久。净饭王病薨,阿难问葬于我佛。我佛说道:“我说葬法,应当如转轮圣王,先用香汤浴身。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劫贝裹体,再用五百张白毡缠绕,内用金棺,灌入麻油,再将金棺放在铁椁之内,梅檀香椁,围绕在外,积众香薪,厚衣其上,始行阁维,薪尽火灭,收取舍利,在通衢起立塔庙,表刹悬,使看见的人思慕,多所饶益。”阿难唯唯,于是净饭王的葬法,决取阁维。阁维二字,就是火葬的意思,乃佛家的大法。至今有道的高僧死了,还用火化之法,就是佛教阁维的成规。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在净饭王阁维之时,我佛默念经咒,超度他生天,并告大众道:“世间无常,苦空无我,无有坚固,如幻如化,如露如电,汝等诸人,但见此火,即以为熟,诸欲之火,恒复过是。是故汝等,当自勤勉,求离生死,乃得大安。”大众闻说,心境开朗,领悟无常,因此而得了道的不计其数。当下薪尽火灭,便收取了灵骨,藏于磁瓮之中,在通箭建造一塔一寺,以安葬灵骨,大事即毕,我佛便带了摩词迦叶等三人,重离故国,取道往王舍城去。不料行至中途,却有三个人从后赶来,拜求我佛,愿意出家。

火教徒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骛山头传授法华

此三人名优波离,一名阿耨楼陀,一名阿难陀。他三人本是婆娑国人氏,同在清静林中,同持苦行。但苦不得闻正道,心生忧虑。后来闻我佛正居迦维罗故国,为众生说诸般妙法,三人乃大喜过望不辞跋涉,一路往维罗国投奔我佛。不料他们刚到城中,间,知道我佛已离了故国,往王舍城去了。三人很为懊丧,于是又星夜赶奔前途,恰好在中途追及。三人拜见过了我佛,说明了誓愿,我佛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见三人不辞跋涉,千里遇迢的赶奔而来,足见诚心向化,自然将他们披了,收在门下,一同往王舍城而去。

正是:

雨露恩光大,佛门弟子多。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