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坑人小王子,能力越大,坑力越强,把坑人进行到底

五胡十六国的这段历史,以其纷乱,驳杂,而又暴烈,残酷著称。

各类族群,各色人等,在这百多年里,走马灯也似,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十来年。

其中尤为令人侧目的,是慕容鲜卑这一支。

史传慕容这一支,男俊女靓,后来好事者,多敷衍其事,不必多说了。

这一段历史,多的是一二雄强人物,帅一族一群,于惨烈厮杀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功业,割据一方,却又免不了身死国灭,其族其群,从此为他人驱使,终至默然无声。


他是坑人小王子,能力越大,坑力越强,把坑人进行到底


唯独这慕容,几起几落,人才英杰辈出,在这“英雄多如狗”的五胡十六国里,也算是一个异数。

究其根本,还在于其崛起,是很早就接受汉化,以顺应大部分的人心为基础,而不是一味逞凶斗狠。

要说他们有多明达,多仁心,也不见得,但这乱世,不就是一个比烂的时代么,烂与更烂,人总会选不那么烂的,对吧。

何况慕容的鼎盛期,一代三杰,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同时在场的那段时间,后世评价还是蛮高的,尤其对于慕容恪,赞美之词数不胜数。

总体来说,慕容这一支,由于接受汉化比较早,也比较彻底,其行为方式,相对这乱世而言,还是比较克制,有底线,有原则的。

但是咱们今天说的这一位,慕容麟,三杰中慕容垂的小儿子,在他慕容家,真得算是个例外。

倒不是说他能力差,论起能力来他也还行,就是全部用偏了方向,一辈子专坑自己人,在“坑爹”这条路上,嗯,他应该称得上是“不忘初心,有始有终”了。


慕容麟的出生年头不详,不过在公元369年,他大概也就十岁左右时,在史书中一出场,就放了一个大招,把他爹给坑了。

慕容垂在跟东晋桓温的交战中获得大胜,高高兴兴地回到都城,为参战将士请赏,哪里想到没讨来一毛钱不说,还被半公开的密谋诛杀。


他是坑人小王子,能力越大,坑力越强,把坑人进行到底


这是嫉恨他慕容垂的功绩了,无奈之下,只能出逃。

慕容垂本打算,回到辽东龙城,凭借自己以往积攒的人心基础,据城自保,也算是守着先祖发迹之地吧。

这边慕容垂千方百计,安排家人,护卫分批出城,好容易拢齐了这一大家子上路,走着走着,就发现慕容麟跟他娘一道,不见了。

他们能去哪,不用想,邺城出来的追兵,很快就出现在身后,证实了,他们去告状了。

慕容麟是庶出,娘俩在慕容垂这一大家子里,一直不被重视,这是不愿意跟他们一道走险了。

凭着在军中的威望,慕容垂和长子慕容令,将追兵喝退。

龙城肯定去不得了,没有了突然性,就算到了,也只会被捉拿。

万般无奈,慕容垂只好领着这一大家子,折返向西,走上投奔前秦之路。


到了前秦没多久,王猛一出“金刀”毒计,把慕容令骗得一个人又回到了前燕。

这样莫名其妙的一个人跑回去,说什么别人也不能信啊,就把这慕容令打发到辽东边境沙城守卫,算是流放吧。

这慕容令是个人物啊,知道自己逃不脱一死,在这种条件下,能笼络几千士卒,杀了城守,挑头搞起事来。

随后,慕容令偷袭又占一城,四处联络士卒,许以重利,笼络了有七八千人之众,准备偷袭龙城。

好巧不巧,这慕容麟就在龙城。


他是坑人小王子,能力越大,坑力越强,把坑人进行到底


这慕容令还想着兄弟情谊,让人知会慕容麟,让他联络城中慕容垂旧部,里应外合,配合行动。

若是说,上一回还能怪到他娘头上,这一次,慕容麟一点没犹豫,直接跑去告发了。

等到慕容令领兵来到龙城之下,大门紧闭,任你花言巧语,就是不开。

眼见没了希望,城外军士起了内讧,慕容令被杀。

这就是坑人小王子,出场第二回了。


前燕国灭,慕容垂回到故土,把慕容麟他娘杀了,却没舍得杀他,留他在龙城自己过活。

淝水之战前后,慕容垂准备搞大事情了,把慕容麟也招到了自己身边。

此后,在起兵复燕的过程中,这个慕容麟的表现,让慕容垂大出意外,献策,带兵,攻城,一样都不拉胯,逐渐开始启用他,跟其他几个儿子一般看待。

还别说,从这时开始,直到慕容垂去世,慕容麟多年率军征战,的确打出了成绩和威望。


他是坑人小王子,能力越大,坑力越强,把坑人进行到底


从“参合陂”一战开始,事情有了变化。

若不是误信拓跋氏的谣言,说慕容垂已死,这慕容麟上演了一出短暂的称帝闹剧,导致与世子慕容宝两人,两军不合,只怕未必会有“参合陂”那般惨败。

这般风言之事,咱就不说了,只说那些坐实,无可抵赖的。

慕容垂死后,这个慕容麟,撺掇继位的慕容宝,改立小儿子为太子,废弃既有慕容垂遗命,又年已成人,经过多年继承人培养的慕容会。

这件事,给未来的慕容宝这一支,挖下了太大的坑,直接造成后来父子刀兵相向,终致两败俱伤,人心离散,一败涂地。

再者,这慕容麟贼心不死,在北魏拓跋氏大军入境时,密谋策划宫变,欲图一举诛杀慕容宝,取而代之。

谋划败露后,慕容麟狼狈逃亡。

其实要论起来,这后燕在北魏攻势下,一反常态,毫无抵抗之力,仿佛慕容垂一死就丢了魂一般,多半就是这掌握大权,却生有反心的慕容麟作祟。

这算是第三回了。


慕容麟的叛乱,出逃,引发轩然大波,人心不稳还在其次,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万一他跑回辽东龙城,那慕容宝将来连个退路都没了。

这慕容宝也是没什么主张,别人一怂恿,他慌乱中放弃北魏兵临城下的中山,仓皇逃往辽东。

这中山城一片混乱中,揪住没来得及出逃的皇族慕容详,好歹算是个招牌,勉强应付战局。

这慕容详实在不靠谱,人们印象中,慕容麟还是能打,有能力的。

里应外合,这叛逃的慕容麟,又回到了中山城。

这回没人拦着他了,好歹让他过了一把称帝的瘾。


他是坑人小王子,能力越大,坑力越强,把坑人进行到底


几经折腾,这中山城残留的燕军,哪里还是北魏的对手,几战不利,称了帝的慕容麟见势不妙,撒丫子就溜了。

辗转来到邺城,投奔他的叔叔,慕容垂的小弟慕容德。

北魏拓跋势大,邺城城大兵少难守,慕容麟劝说叔叔南下滑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滑县固守。

到了滑县,慕容麟又跳出来,鼓动一帮人劝说叔叔称帝。

这事其实蛮好,既然慕容宝自己跑回辽东,中原这块,总得给人心以希望啊,立块招牌在这,证明慕容家的大旗还没有倒。

要说到这时,吃亏也吃了不少了,慕容麟会消停么?

什么叫不忘初心?

不把坑人进行到底,那还是他慕容麟么。

他又搞起了密谋叛反,想取慕容德自代。


他是坑人小王子,能力越大,坑力越强,把坑人进行到底


这回没玩好,把自己给坑进去了,事败被诛杀。

所谓咎由自取,坑人坑到自己,这位慕容麟,当之无愧。

结语:想慕容垂以暮年之躯,创立后燕,数年间,东征西讨就恢复前燕极盛版图,何等威势。

刚读史书时,怎么都想不明白,这慕容一族之人,都不弱啊,怎么就在慕容垂死后没两年,一败涂地如此。

结果就发现了这位坑人小王子慕容麟。

你说他没能力么,能被战神慕容垂赏识,可见其不凡。

能力越大,坑力越强,对这位的不忘初心,我只好表示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