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学老师月收入是否只有三到五千?如果是,为什么不跳槽?

贝塔看世界


我建议不跳槽,我来说说为什么大学老师不跳槽原因:

1、有编制,是铁饭碗

本身能成为大学教师,学历起码硕士研究生以上,是高素质人才,凡是在公办学校任职的大学老师不管你是行政岗还是教学岗,都是享有事业编制的,我们说的铁饭碗,稳定又体面。

2、年收入不低,福利待遇很好

大学教师工资几千元,但是因其职业特殊性,是可以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比如开讲座、做培训、搞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等,这些额外收入远在工资之上,至少几万一年,如果是学校的科研领头人能申请到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也不要奇怪,而且学校越好,比如985、211、双一流学校,相对而言收入越高。

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的员工不仅仅是只发工资,全年工资只就占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工资每月是发3000元,年收入可绝不是12*3000=36000元而已,而是起码能有十万以上年收入,我来帮你算,公积金每月至少有1500以上,发达地区3000以上也很正常,绩效工资每月至少1000-2500,年终一笔考核奖2万起,还有补贴,年休假工资,十三个月工资,个人先进的奖金,单位先进的奖金等等。

说说福利有多好?医疗看病基本花不了什么钱,报销比例高。高学历教师学校会提供公寓级三居室这类的住房,教师子女享受内部直属幼儿园等学校的优质教育,高学历教师买房享受政府补助津贴,高级职称大学教师像教授级别的配偶要是也是高学历人才可以直接分配至学校任职,高学历教师落户容易,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大学教师落户明显占优势等等。

3、工作压力小

大学是座象牙塔,工作环境优美,学生都是成年人,大学教师不像中小学教师要时时刻刻待在讲台上,课下还要时时关照每一位学生安全问题,也不需要天天批改作业,组织各种校园活动,应付很多家长的疑问等等忙得焦头烂额,大学教师普遍作息时间宽松,每日上班时长短,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外,其他时间充裕,可以做学问搞研究,做任何感兴趣的事。明目张胆可以赚外快。还有寒暑假带薪休假,陪伴家人小孩时间充足,生活压力小,但幸福指数高。凭实力评职称和晋升,可以涨工资待遇,后期越老越吃香,收入节节高。比如成为一名正教授,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名誉、地位和荣光,很有职业成就感,想想都比较幸福。大学教师里行政岗的教师晋升后前景也很好,比如我们大学里的辅导员老师,一开始只是院团委书记,后来成为校团委书记,当时她只有30多岁,她说她是学校里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了。

总结

大学教师收入高、福利好、休假多、稳定又体面,问问现在哪份工作可以像大学教师那样每一个都平衡的那么好,这就是所谓性价比高的职业,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跳槽,但多数人都会觉得可惜。


职场碎碎念


确实很多大学“老师”月薪只有三五千,尤其一些三本和大专院校的辅导员更是如此。

但为什么这么少的工资,具备大学教师实力的人却不肯跳槽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大学老师的工作说出去比较体面,父母脸上都有光;

第二,换工作不见得比之前工资高多少,但压力可能会更大;

第三,大学教师业余时间多,赚外快渠道也很多;

第四,大学假期长,严格执行各种法定假日和寒暑假,一年休息150天以上。

通常来说,大学教师工资普遍都是七八千以上水平。所谓三五千的都是实力不强的小规模院校,尤其是大专。再有就是本科院校当中的辅导员,虽然也被外界称为老师,但其实并非教师岗,即使在编的工资也并不高,四五千确实很常见,但这类岗位压力普遍也不大。尤其聘任制的大专教师,基本都是上完课就下班,有充足时间去兼职或者休息。工作压力比中小学教师低的多,工资不高当然也是正常的。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假期!一年365天能房价170天左右,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休假。所以这样算来,在非一线城市月薪四五千也不低了吧?尤其大学教师还有大把业余时间赚外快,三本或者大专老师随便去中专院校兼职讲讲课,每月都有两三千额外的收入,为何要跳槽呢?如果跳槽到一个月薪七八千,每周单休,天天加班的公司,那还不如不跳。


城市发展报告


基于好奇心,很多人对大学老师的收入比较感兴趣,当然不止是对大学老师,大家对所有的行业收入应该都非常好奇,这个也正常,只要不涉及隐私去刻意打探,了解一下也无妨,至少可以为自己或者自己的下一代以后的发展做个参考。

我在一所高校教书有十几年了,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一般省属、部属高校大学老师的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课时津贴和科研收入三大块组成。

大学老师的基本工资

大学老师的基本工资主要有岗位工资、职称工资、工龄工资(我们学校是55元一年)等构成,从助教到一级教授,工资标准在国家财政部门的网站上挂着,大家可以看得到。一般而言,如果是助教,扣除一些七七八八的,拿到手的只有3000多,如果是讲师,基本工资扣完拿到手的只有5000多,副教授扣完拿到手的只有6000多。讲师和七级副教授的工资差别不是很大。

如果是正教授,基本工资就很高了,一般扣完可以拿到9000-10000,三级、二级、一级教授更多,这也是大家累死累活要评职称的原因所在。不过这份工资也是这些先生们该得的,高学历+高负荷的科研工作+大半辈子的时光,评上正教授的艰辛难以想象。

所以,所问一些大学老师月收入是否只有三到五千,我的回答是,如果只是指基本工资,扣完所有应该扣的,助教和讲师真的只有这么多。

大学老师的课时津贴或年终奖金

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大学老师还有课时津贴,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还有按行政级别的奖金。

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的年终奖金

一般的辅导员和行政人员过年时能够拿到30000多吧。这么算起来,其实刚刚入职的辅导员的年收入不会超过八万,一个月7000刚刚过一点的样子。因为行政和教辅人员一般没有科研收入。

大学老师的课时津贴

教师岗大学老师的课时津贴跟教师一年上的课时量挂钩,如果这个学院的课多,课酬就多,如果这个学院的课少,课酬就少。我在一所地方院校教书,我的导师是著名的985博士生导师,因为他上的课少,我上的课多,即使是老师的课酬是按三级教授给的,我的是按副教授给的,有时老师的课酬会比我少一万多。

而且不同的学校每节课给的课酬或者课酬的计算方式都不相同,所以,课时津贴这块不太好说绝对是多少。只能说个平均数,因为按人的正常能力,一天八节课一般能上四节,一周能上多少节课就摆在哪里,寒暑假加考试的那几周是没有课酬的。

平均说来,一般一个教师岗的老师如果课一般,一年可以拿三万到四万课酬,如果课比较多,可以拿五万到六万课酬,再多?不可能,第一因为大学没那么多课,第二,有那么多课也得要健康啊。

所以,算起来,按一般的情况算,一个助教的基本工资加上课时津贴,一年大概会有七八万,讲师可能有十万,副教授可能有十一万的样子,四级教授是十四五万吧。再往上就不知道了。

大学老师的科研收入

一般来说,除非是科研能力非常强的人,文科和理科的大学老师的科研收入非常少,因为文科和理科尤其是文科的科研项目非常难拿到。而且,就算能力非常强,文科老师就算是科研大牛,一辈子能够拿到的科研项目总数一般也不会超过一百万,而且这些人只能是凤毛麟角。

在大学里,至少90%以上的文科老师一辈子的科研收入基本等于零,出书发文章,科研不赔钱就不错了。

一般工科老师的科研收入还可以,有多少我也不清楚,因为我学的是文科。

大学老师为什么不跳槽

一般而言,大学老师里的教辅人员、行政人员以女性居多,家庭和孩子需要她们待在高校里,因为竞争没那么激烈,上下班相对准时。

教学岗的大学老师真不好跳槽,因为大学里的专业太专了,所以需要研究领域非常小的专业人才,比如我,读书时学的是国际汉语教育,怎么跳?跳到哪里去,只能从一个学校跳到另一个学校,那还不如不跳。还有的文科老师学的是美学、文艺学、文学理论,除了大学估计没地方愿意要这种专业吧?

在大学里,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跳槽还好说一点,尤其是那些基础理论学科里的专业老师,跳槽没地方可跳。

写在后面的话

现在大学教师的入职门槛比较高,除了少数专业,一般的专业都需要博士,相对学历和求学所耗的青春,做大学老师的工资确实不高。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进大学之前就已经打听、预计到了工资待遇。既如此,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工资而后悔。或者,很多人跟我一样,是出于喜欢这份职业才进入大学,梦想已实现,满足都来不及,又有什么好后悔的?

再说了,大学老师的工资相对学历虽然不高,但是至少能让我们吃饱、穿暖、有房子住(房贷)、有车开(国产),有了闲情逸致,攒几年钱还可以在国内的一些景点去晃一圈。有这样的生活,我想,绝大多数大学老师其实都已经很满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