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線教師的痛:職稱晉級和績效工資。大家是否贊同?

北落師門85


年輕教師滿工作量是正常的。承擔一線教學任務,並儘可能當個班主任,對於年青老師的成長至關重要。教學質量是老師的生命線,班主任對鍛鍊自己管理能力,與社會的協調能力,與家長的溝通能力非常有幫助。

凡是後來在教育行業發展比較好的老師基本都有班主任經歷,絕大部分都曾經是教學骨幹。

沒有好的成績,沒有班主任經歷,很難獲得榮譽,以後晉升職稱都很困難。 年輕老師滿工作量,鍛鍊一下自己,不是大問題,誰都是從這一步走過來的。相反,個別年青老師教學能力弱,學校不讓他上課,這樣的老師才是前途渺茫。

晉升職稱難,是一個普遍想象。只有教學成績好,管理能力強才能比別人更快一步晉升職稱。晉級的大環境個人是無法改變的。

績效工資少,領導折算課時多,一線教師沒有教輔人員績效少,確實是個問題,也有很多學校存在這樣的問題,但畢竟是學校自己問題,只能通過教代會反應意見修改方案。或尋求上級主管部門的幫助。

再說績效工資,實際上就是雞肋。畢竟是從自己的工資里扣出來的,拿錢多的不滿意,想著自己多上了一個班,才多拿百十元錢?拿錢少的很不滿意,辛辛苦苦幹一年,連自己的錢否拿不回來。多年來績效工資並沒有起到任何激勵作用。

教育待遇目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職稱工資差距過大,年輕教師普遍職稱低,工資也就低。二是晉升職稱難。這都是政策問題,短期難以改變。

這就是現實,要麼鼓足勇氣離開教育,要麼殺出一條血路,早日晉級。


悟理有道


職稱工資初衷是好的,但基層執行歪了!想要起到作用,需要制定相關客觀的條條框框,各地上級部門和紀委關注後,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煩惱。



半盞茶4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在那裡都存在。現在為了評上職稱而刷資歷,熬年份的太多,是不是不公平?當然不公平!那是你站在你的角度看問題,當你老了,當你評上職稱了,當你是中層幹部了,你還會這樣說嗎?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其基本規律。


你不能說那些退休的人現在什麼都不幹,還每個月拿幾千元工資。很多高級職稱的退休人員拿的工資比年輕一線教師還多。你覺得這種現象公平嗎?你可能也覺得不公平,當時,當你退休了,你會覺得公平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基本規律,也許你覺得不公平,是因為你站在你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將心比心的看問題。如果你能夠從長遠看問題,從大局看問題,也許你的心態就會平和很多。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我且分析一下:

第一,職稱是績效的基礎

從理論上來講,績效工資與職稱掛鉤,這是在職稱評定製度設定的時候就有的思路。職稱評定的目的是選拔出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人。當然,在現實中,很多人認為評上職稱的人教學水平並不高,科研能力並不強,可能只是某些關係強的人評上了。我當然不反對這種說法,但是我認為,總體上來講,能夠評上職稱的人,在教學和科研上不是最好的,但是肯定不是最差的。因為,從理論上講,最差的人連評定職稱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如果你想拿到這份績效工資,也請你努力,我想只要你的材料槓槓的,評上職稱也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職稱評定有年限和指標限制

當然,職稱是不是畢業就有呢?當然不是,中小學職稱的評定都是有一定的年限規定的,不到一定的年限,你就是再優秀,也是不能評定的。當然,一般來講三級、二級、一級相對來講容易,但是一旦到高級教師就非常難的了,正高級教師更加是鳳毛麟角。比如武漢市這幾年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每年也就幾十個。所以,每年這些人那那高工資,也就沒話說了,當然,對於評定的過程,我不做評論。

第三、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其實,在任何行業,年輕人不都是吃虧的嗎?難道只有教師行業是這樣嗎?部隊中,老兵欺負新兵,公司裡面,老職工欺負新職工,那個不是這樣?當然,我不是說這種現象正常。只是說,這種“欺負”是體現在各個方面的,工資待遇就是一個方面,本來工資中就有一份年齡工資。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漸增加,當然,這份工資較少,每年也就幾塊十幾塊的增加,但是也是積少成多啊。

別說中小學,大學也是一樣,年輕教師剛進校,上大量的課,沒時間做科研,教學和科研壓力還大,工資也不高,都指望職稱的上升,所以這批人也被稱為大學的“青椒”。


總之,這種現象時有一定的不公平,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公平。所以,需要奮鬥,需要熬年頭,等你到了職稱高了,職務高了,年紀大了,你就會說,這太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