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中超近期将召开股东大会讨论降薪,你觉得他们能达成共识吗?

球道道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体育赛事均陷入困境,要不暂停要不延期,而对于关注度极高的足球赛事也遭遇同样的困境。不过呢,对此,欧洲足坛纷纷掀起降薪潮,那对于中国足坛呢?未来会如何应对?

其实,在前段时间,武汉卓尔老将艾志波在微博上表示中超球员不该降薪,也没有理由降薪。这曾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不少网友都是奋起而攻之,认为中国球员就不该享受高薪待遇,毕竟没有性价比,特别是国足成绩的黯淡,更是令人愤怒。

当然了,在中超想要实现降薪,确实是困难重重,职业联赛不职业嘛。

不过呢,据相关消息透露,中超公司将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会议期间有可能会商讨中超降薪的问题。那结果是否可行呢?

▶对于俱乐部来说,面对巨额的经济负担,肯定想球员降薪,以支持俱乐部的发展。

在金元足球的冲击下,很多俱乐部的球员都享受着极其高额的年薪以及奖金,而且薪资方面本就是俱乐部的巨大开支。如果能够在这个方面减负,对于俱乐部无疑是大好事。

中国足协虽然有降薪令出台,但冲击并不大,也未完全产生作用。

所以,降薪势必会是诸多俱乐部的诉求,但能否达成一致意见,却很难意料。

中小俱乐部的诉求必然是最为强烈的,投资俱乐部本就是亏本买卖。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母公司都难以为继,更别说球队。

关键也在于中小俱乐部的商业方面收入甚微,广告效应有限,球迷数量也不多,基本就是靠母公司在苦苦支撑。

如果能够实现球员降薪的话,那肯定会大大减轻负担,以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不过对于豪门俱乐部来说,似乎影响不大,也承担得起这种损失,毕竟球队带给母公司的利益是非常可观的。投资俱乐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母公司创造利益,而不是其他方面。

如果贸然支持降薪,也会给球员带来抵抗情绪,从而导致球队成绩出现起伏现象,再而影响整体发展,这就得不偿失了。毕竟中超和欧洲联赛的运行模式以及管理方式都有极大的差别。

所以呢,中超俱乐部之间势必会有不同想法。球员降薪是共同的心愿,但考虑到资金条件不同以及各自的利益,难言会达成共识。

从现实点来说,中超要想实现降薪,恐怕还得遵从球员意见,由球员主动请愿,这才是最佳选择。如果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执行,难免会适得其反。


长乐体坛


这个应该没什么难度,毕竟,给球员降薪这事符合投资人的利益,只要上面有政策指导,俱乐部当然是能多降点就多降点。这跟对球员的限薪是一样的,给国内球员限薪,俱乐部也没什么意见,给俱乐部节省开支这样的好事,他们凭什么拒绝呢?



在降薪已成必然定局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来考虑下此举的后果或者说应该尽力避免些什么。

首先,国内球员总体的生存状况并不好。别看高高在上的那些球员日进斗金,其实中小俱乐部或者低级别联赛球员的工资水平并不算高,而且还经常出现拖欠工资、奖金的现象。所以,我不建议降薪一刀切,但这里又有一个悖论,中小俱乐部的生存更艰难,降薪的迫切性更强,而豪门球队的迫切性并没有这么强烈。

其次,不能光国内球员降,国外球员不降。既然面对的是不可抗力因素,那就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只盯着国内球员撸羊毛。这里需要担心的是外援不同意怎么办?所以这里需要研究国际足联的有关规定,得给降薪找一个法理依据。毕竟,国外俱乐部已经有降薪的先例了。



第三,降薪不是修改合同,应该是临时性的。如果是短期的降薪,球员应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毕竟有难共度吗?但如果俱乐部想长期降薪的话,我觉得是不可取的,也没见其它行业重新和人签订降薪合同的。



所以最后的结局大约回会是这样的:足协会出一个降薪的指导性意见,这叫降薪有依据;俱乐部会跟进实施,不排除有个别俱乐部不降薪;降薪会区别球员,高薪和一般的,国内外球员;降薪应该是临时性的,不排除俱乐部借此重签合同。


草台班子


解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