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史|十冬腊月天,费尽心思取暖,古人都有哪些“取暖神器”?

现在的网上流行着各种各样冬天的梗,比如在北方的露天里吃方便面,刚吃两口就会发现方便面被冻成了冰块。虽然带有夸张的意思,但是也可以说冬天是非常寒冷的。现代人对冬天早已有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北方有暖气,南方有空调。还有取暖器,暖手宝,棉大衣等等。那么古代人是怎么熬过冬天的呢?

古代没有电器,但古人的智慧让他们享受着和我们一样的“武装到牙齿”的取暖方法。手炉、火墙、暖阁、汤婆子、火地、火炕等等。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自然取暖法

生命在于运动,古人也是如此,冷的时候怎么办?跑一跑身上就暖和起来了,这也是古代大部分穷人的办法。而且古代人的身体素质比现代人强太多了,就拿长城来说,条石三千斤,在古代可没有吊车之类的东西,全靠人们一步一步把千斤石头扛上去。

即使是现代人来看,使用现代科技,这也是一项很难完成的奇迹,可以看出,古代人的身体素质是很强的,所以能把现代人逼到屋子里的寒冬,对古代人来说,并没有那么可怕。

当然了,穷人们也不止这一种方法,在寒冷的冬天,他们会邀请上自己的亲戚和朋友来家里,然后关上房门,点上一盆炭火或者柴火,大家围坐在一起,伸着手取暖。

取暖史|十冬腊月天,费尽心思取暖,古人都有哪些“取暖神器”?

这也是劳碌一年的农民们休息的时间,他们讨论着来年庄稼的收成,谁家的孩子会走路了,谁家的女儿要出嫁了。而女主人也是拿出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瓜果零食来招待大家,炭火的光照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简单而幸福的笑容。

二、建筑取暖法

据历史文献《中国古代建筑史》记载:“为了抵御严寒,北方的房屋朝向以南向为标准,以便在冬季,阳光能够照射入室内,并使用火炕与厚重的外墙,使建筑外观厚重庄严。”

可以说古代人把建筑的取暖功效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房子坐北朝南,每栋房子从院子里围起来,每栋房子都有坚实的屋檐装饰,房子周围有一个大的庭院面积。

门窗全部朝向内院,全部朝南,迎合阳光入射方向,提供最大日光面积,充分增加室内太阳辐射热量。 西侧也会设置窗户,当夕阳西斜时也能得到阳光的照耀。

取暖史|十冬腊月天,费尽心思取暖,古人都有哪些“取暖神器”?

外覆厚壁,屋架结构采用升梁框架。这种古建筑,就算在冬季,也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可以避免寒风的侵袭。古建筑采用木架结构,即木柱,木梁作为房屋的框架,这样的组合让古建筑具有优异的保温效果。

屋顶上通常铺设着多层瓷砖,作用是能有效阻挡寒风的侵袭。而且古代建筑工人还很懂材质的特性,他们会在墙外浇筑砂浆,这样的墙体有着很强的保温性,而且蓄热能力也很强,避免了建筑外部过热的传导,使其即使有数个洞口与外界相通也冬暖夏凉。

到了后面。更是有了暖阁,不仅取暖效果好,还可以自由调节温度,可以说是古代的“空调房了”。暖阁通俗地说,就是用火炕原理建造的地下火道。

据历史文献《宫女谈往录》中宫女回忆说:“宫殿建筑一般都是悬空的,就像现在的楼房的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装上烧好了的炭,然后把车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就像躺暖炕上一样。”

这样不仅热效率高,而且热气持久且没有烟尘,还省去了在室内占地安装烟囱。

取暖史|十冬腊月天,费尽心思取暖,古人都有哪些“取暖神器”?

为了解决皇宫里的供暖问题,朝廷还专门设立了负责供暖事宜的机构——“惜薪司”。虽然这个职位的官员职权少,但是非常有地位,就连朝中大臣也不敢轻易得罪。是因为他可以在御前侍候,有着“近侍牌子” 的名号。这个部门在康熙之后改称为营造司,隶属内务府。

而建筑取暖中也发展出一支奇葩,就是花椒房,花椒房,顾名思义,就是将花椒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

据历史文献《汉宫仪》上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不过最早的建筑取暖法则是火墙,据传是秦汉时期宫廷里发明的。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冬天的某日,皇帝叫內侍准备火盆,以便他和妃子一起取暖,可是这个內侍太粗心了,差点把皇帝的宫殿点着了,皇帝很生气,打算杀了內侍。

內侍的亲戚官员得知之后,进宫见皇帝献上火墙一法,令皇帝转怒为喜,饶过了內侍。火墙就是把一面墙挖空,然后在里面通上管道,然后在墙里把墙烧热,墙热了,屋子里自然也就热了。原理十分类似于现在的暖气。

三、随身取暖法

到了冬天,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神奇取暖装置,那就是手炉子。手炉是古代一种非常常见的取暖工具。在许多古代名画中都有记载,乾隆年间著名的《月曼清游图》中的宫女,在雪地里漫步,她手里拿着闪闪发光的小器皿就是是取暖的手炉。

取暖史|十冬腊月天,费尽心思取暖,古人都有哪些“取暖神器”?

也可以看出,手炉是很受大众欢迎的,使用者身份的不同,手炉的材料和外观也会不同。但无论是精致贵重还是老旧简朴,它最初的目的只是为寒冷的冬天带来一点温暖。

手炉由炉体、炉底、炉盖和手柄组成。它也被称为“保温炉”或“套筒炉”,因为它是握在手上或放入套筒的。在一些地方,它也被称为“火笼”,因为它含有碳火。使用手炉时,古人也会随身携带手炉钳,以便随时更换炭火。

当然,富贵人家的手炉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更换炭火,手炉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手炉的起源也是流传着很多种版本,有的说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的土地潮湿,楚国的人就把药草放进有孔的熏炉里燃烧以驱散水汽,然后发明了手炉。

也有人说,它起源于隋朝,隋炀帝南游江苏时,当地县长因天气寒冷而焦虑,工匠做了一个小铜炉,把木炭放在里面保暖。皇帝看到后非常高兴,称它为“手炉”。

但不管它起源于什么时代,在中唐时期,手炉已经在寻常百姓中流行,成为人们常用的取暖器具。当时的手炉大多是用青铜做的,偶尔会有银、铁和瓷器。里面放入木炭或带有余热的灶灰。

取暖史|十冬腊月天,费尽心思取暖,古人都有哪些“取暖神器”?

在清朝,手炉的价值翻了一番,因为人们不仅用手炉取暖,而且还慢慢把它发展成为了工艺品。此时,手炉不仅可以取暖,还成为了象征地位的物品。手炉在明清时期最为流行;明朝中期,匠人们制造手炉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匠人张名岐,他制作的手炉不仅新颖独特,而且图案精美逼真,堪称工艺品的瑰宝。特别是让人惊叹的是,他做的手炉,即使炉中的炭火烧的再热,但手提上去根本不烫。

它的热度正好,让使用的人非常舒服,可以说是天下手炉第一匠了。让当时的大画家项墨林大加赞赏,请求为他做一个炉子,“张炉”的名声传遍了全国。以至于很多富商高官不远千里去找张名岐,“三顾求炉”的故事也成为一时趣谈。

当然还有汤婆子,它的功效类似于现在的热水袋。通常由锡或铜制造的椭圆形或南瓜形状的瓶子,开口的顶部用网状的帽子盖上,从瓶嘴倒入热水,然后就可以提上汤婆子取暖了。人的手会感受到热气扑到手上,早期人们都将汤婆子随身携带。

取暖史|十冬腊月天,费尽心思取暖,古人都有哪些“取暖神器”?

不过它的缺点也很大,取暖时间短,而且不能像手炉子一样随加随热,一会就凉了。后来人们把汤婆子用于床上取暖,睡前在被窝里放上汤婆子,等睡着的时候,被窝里就热乎乎的了。

汤婆子不容易损坏,而且造价便宜,大多数百姓家都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作为穷人家的传家宝一直往下传承。甚至现代某些地方,汤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当然古人还有许多取暖方法,比如喝酒取暖,吃热食取暖等等。有的在现代人看来是非常奇葩的,比如说纸衣,当然这个纸衣的纸肯定不是咱们现在的写字稿纸。纸衣是用楮皮纸缝制而成的,质地坚韧,优点是不但耐穿还可以抵挡风寒,而且造价便宜,简直是古人的低配版“貂皮大衣”。

不过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要属姬围了,这是唐朝皇室发明的取暖方法,顾名思义,姬围就是让一群侍女围在周围,为其遮挡寒风。这种方法在当时的皇室中风靡一时。

总结

古人冬天的取暖方法让人眼花缭乱,暖阁、手炉、火墙、汤婆子等等,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现代人看了只怕也是相形见绌,古人们的智慧真是让人无比惊叹。

由此可见,尽管古代人们没有多少条件和资源,可他们仍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生生不息,绵延发展。


参考资料:

《汉宫仪》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