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合并中信建投?也许正主不是它们,但券商航母终会出现

中信证券要和中信建投合并?

今天,市场的热情被一则传闻点燃,消息来自彭博社,声称国内两家头部券商有可能合并,这两家券商都以中信开头,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消息还称这一合并涉及中信集团、中央汇金等幕后巨无霸,目前已经开始初步研究可行性。

不过,14日晚间两家券商均发布“辟谣”,称未获悉有关上述传闻的相关信息,公司也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

然而,这种消息从来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市场对国内券商的并购合并预期一直是存在的。3000亿市值的中信证券如果能够顺利合并2500亿市值的中信建投,以目前资产规模计算,显然将会是国内首家“航母级”券商。而更重要的是,正在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内资券商作为中流砥柱。

中信证券合并中信建投?也许正主不是它们,但券商航母终会出现

在坊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申万和银河,国君和海通等等,早就有好事者给拉郎配了,这些券商大多历史上就有过瓜葛,或追溯股东的时候其实系出同门,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被分割开来。

而如果我们回顾去年以来整个证券金融行业开放的步伐,不难发现政策已经很明显指明了方向。去年11月份证监会就放出了风声,称将继续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而今年4月1日以后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这意味着外资可以对券商实现100%控股。

而事实上,外资已经紧锣密鼓在布局了。知势君查询到的业内报道显示,在4月1日之前,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分布出手提升在华参股券商的占股比例拿下控股权,目前,已经有3家外资控股券商,分别是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野村东方国际证券、高盛高华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外资控股券商达到5家。


中信证券合并中信建投?也许正主不是它们,但券商航母终会出现

显然,在对外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自己的券商要做强做大——知势君认为,这是监管层有意推动龙头券商们合并的动机所在。

券商是证券市场主心骨,而我们的券商在金融体系里面是小弟弟,即使是公认券商龙头大哥的中信证券,净资本也没有超过2000亿。以A股上市银行来对比,这一水平排在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之间。

虽然,在华的外资券商目前还无法对国内券商的业务构成任何冲击,但如果从未来国际化竞争战略的角度考虑,上述外资券商无一不是财大气粗之辈,比如,中国现有超过100家券商,但它们的总资产加起来,其实也就和高盛一家差不多。

另一方面,国内券商现有数量超过100家,其实从数量上说已经是过剩了,而且其中超过7成的券商规模都很小,它们的存在往往是区域性的。相当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前些年山头主义的产物;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些小券商不仅专业性不足,甚至由于近两三年来业务萎缩,已经逐步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中信证券合并中信建投?也许正主不是它们,但券商航母终会出现

而从技术上说,巨头的合并是非常有难度的。

从合并的好处来看,券商行业是非常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任何做大做强券商的路径,其实都离不开一条,那就是做大资本——两强合并,一般而言好处就是资本扩大了。

但合并同样也有坏处,尤其是券商很多业务的重合度非常高;这注定了券商合并后一般会出现业务调整导致的裁员或离职,业务规模大概也会是1+1<2的结果。

券商合并案例的结果往往是很难预料的,如果大家还记得在2015年的那轮牛市中申银万国证券和宏源证券的那次合并的话,应该还会记得当时对它的未来有多么美好的憧憬。而现实是,5年过去了,申万宏源现在的市值仅1100亿,和当时相比萎缩了一半多。

当然,中国需要航母级的券商,这是历史性的需要,眼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中国略显数量庞大的券商行业将迎来一场"龙头壮大+兼并重组"行业大洗牌。所以,不管最后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合并是否成真,它们也绝不是第一家合并的券商巨头,后续我们还会看到更多新的合并传闻冒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