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作者:文娛小仙女(原創)

一個有態度的吃瓜群眾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這部由中村義洋執導,2014年上映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湊佳苗的同名長篇懸疑小說,而這位作家的小說從2010年上映的《告白》開始,就不斷被改編成大熱影視劇。


飾演城野美姫的井上真央憑藉本片奪得2015年第38屆日本電影金像獎優秀女主角;而飾演赤星雄治的綾野剛也一舉斬獲2014年第88屆電影旬報和2015年第10屆大阪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影片運用懸疑推理的外殼,融合現實生活,控訴無良媒體和網絡暴力,賦予電影除了劇情之外的現實啟發,抽絲剝繭帶給觀眾層層驚喜。這可能是《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成為14年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的原因之一。


影片講述了知名化妝品公司職員三木典子(菜菜緒飾演)的屍體在時雨谷樹林中被發現,胸前的刀口像如悽豔的罌粟一般綻開,還被兇手洩憤般淋上汽油點燃。典子的身段姿容一流,就像童話中走出的“白雪公主”,是公司男性職員的花痴對象。在網民口中,這起案件因此得名“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對於有可能行兇的人選,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矛頭指向和典子同期進入公司,且形成鮮明對比的城野美姬。“三角戀”事件,詭異失竊事件等都成為同事臆測中美姬被嫉妒唆使的鐵證,甚至等不及嚴肅的調查取證,就迫不及待給昔日的同儕定罪。


與此同時,隨著城野美姬的失蹤,各路小道消息、猜測、謠言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迅速傳播,宛如病毒般瘋長的新聞鋪天蓋地襲來,女人間的“八卦”逐漸失去控制,信息大爆炸令身處其中的當事人都變得無法認清自己,更別提旁觀者對真相的探究……


面對無良媒體和網絡暴力的壓迫,你選擇屈服還是反抗?這個沉重的主題又帶給我們怎樣的反思?今天我就從電影的美學層次、主題表達和社會反思三個角度,全面分析充滿現實隱喻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01、美學層次:緊抓懸疑故事片的核心,採用多角度對比敘事,涉及人物眾多,跨越十幾年的時間,細節精巧,耐人尋味。


1、 以男主為線索,串聯眾多案件相關人物,多視角拼貼敘事,還原事件,製造懸疑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從電影的美學層次來講,敘事方式可謂是懸疑故事片的核心競爭力。怎樣把一個看似簡單的兇殺案,用具有吸引力的方式講出來,並利用男主人公赤星雄治這一線索串聯其所有事件相關人物,可謂是對整個電影主創團隊敘事技巧的考驗。


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當中,導演中村義洋摒棄了單一視角敘事,採用“羅生門”式的多視角敘事方式。警察隱於幕後,緘默不語,反而讓電臺臨時工赤星雄治擔任“偵探”角色去分析推理,試圖觸摸真相。


在男主抽絲撥繭的調查過程中,各色人等紛至沓來出現在鏡頭裡,他們憑藉自己的記憶,提供框架相似但細節不同的故事,觀眾自行拼貼之後,還原事件,製造懸疑。


首先出場的是三木典子和城野美姬的同事,也是赤星雄治的前女友——狩野裡沙子。在第一個版本的敘事當中,就把城野美姬系列為了重大嫌疑人,成功誤導了記者的思路。


第二個出現的“大嘴巴擔當”滿島榮美,更是用自己的細節推斷,進一步坐實城野美姬的嫌疑。緊接著出現的城野美姬的緋聞男友,同時也是頂頭上司筱山聰史,也在千方百計撇清關係。


只有城野美姬兒時的摯友,美麗的谷村夕子,和大學同學前谷美野裡用真實的故事描繪了城野美姬的善良本性。但卻在紛繁的惡語之中成為轉瞬即逝的泡沫,起不到任何作用。


谷村夕子的臺詞可謂神來之筆:“人的記憶是會被捏造的,他們只會選對自己有利的部分來說,所以不要遺漏重要的事情。”


2、 三木典子和城野美姬的名字、外貌與內心,設置多重對比反轉,並且引申到其他角色的精彩對比性敘事,過程中穿插很多暗示性的細節伏筆,直到電影結尾處才揭曉,思維縝密,結構精巧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當中,導演在很多細節設定上都使用了“對比性敘事”,來增強戲劇衝突,實現對觀眾的心靈震撼。同期進入公司的三木典子和城野美姬,單看名字,肯定是女主的華麗,畢竟“城堡裡的公主”,更符合“白雪公主”的人物形象。


但迴歸到外形上,卻是名字樸實無華的三木典子耀眼出眾,美貌驚人。她還在自我介紹時刻意給城野美姬難堪,襯得對方像個自不量力的灰姑娘。這裡觀眾可以隱約覺察到典子“白雪公主”外表下“惡毒後媽”的嫉妒心。


三木典子這個角色設定,與十幾年前女主兒時好友夕子的同學茜遙相呼應,都是因為美貌攀比問題,油然而生惡毒的嫉妒心,開始欺凌比自己還美的夕子,甚至慫恿老師一起參與言語羞辱(這裡呈現的師德問題也很可怕),導致夕子經久未愈的心理陰影。


電影用角色之間的各種對比反轉來表現人性和社會的複雜陰暗,影射現實的荒謬。精彩對比性敘事的熟練運用,也引發了觀眾的深層思考。


作為一部以兇案的破解為主線的懸疑電影,在多視角敘事過程中穿插很多暗示性的細節伏筆,增強懸疑感,形成和觀眾的有效互動,非常重要。《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當中,導演也在角色的敘述過程中插入了很多巧妙的暗示細節。


比如,那個有著女主人公非常珍視的印有”S“標誌的馬克杯;那個三木典子擁有的”芹澤兄弟“周邊產品,價值5000日元的圓珠筆;還有陸續出場的城野美姬的同事們,大框架相同卻細節各異的事件描述。這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設置,成為電影精彩的暗示性伏筆,直到結尾處才揭曉,讓人不禁感嘆導演思維縝密,電影結構精巧。


02、主題表達:媒體和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羅生門”困局,傳播學“沉默的螺旋”效應,網民義憤填膺的行為,是正義還是私刑?關於善惡是非的定義,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


1、 媒體和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羅生門”困局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在21世紀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之下,各式自媒體和網絡的發展,讓信息傳播的真實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對同一新聞事件的描述和傳播,每個人都有基於自己的認知形成的見解和觀點。就類似電影所展示的“多視角敘述”,讓真相愈加撲朔迷離,難以分辨,形成信息傳播的“羅生門”困局。


“羅生門”一詞,最早來源於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於1915年的小說。後來,被日本大導演黑澤明拍成電影,才開始廣為人知。“羅生門”用來借指人世與地獄之界,事實與假象之別。後來引申為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謊言,令事實真相不為人知。


而信息時代的羅生門現象則是指:在信息時代大爆炸的背景下,每個人都對信息有著自己的理解,人們往往根據有利可圖的部分發表不同的言論看法,藉助自媒體傳播工具擴散傳播,從而使傳播者藉助言論所塑造的概念和人物得到流量提升。


這通常和以營銷為目的的商業鏈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在這逐利的過程中信息會失去真實性,傳播者也失去誠信,在各式媒體自說自話的亂象之下,信息的受眾往往無所適從。


2、 傳播學“沉默的螺旋”效應,理性的集體噤聲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沉默的螺旋”是一個政治學和大眾傳播理論,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中》得到了很好的闡釋。伴隨著實習生記者在網絡上毫無責任心的亂爆料,大眾陷入集體的審判狂歡,用網絡暴力給無辜的城野美姬定罪。理性派有沒有?有的!就像警察一樣的幕後角色,但他們在“沉默的螺旋”中集體噤聲了。


這個看似深奧的理論的大白話定義如下:人們在試圖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甚至會被群起而攻之),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


一方的沉默必然會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強,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佔“優勢”地位的意見越來越強大,而持“劣勢”意見的人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弱小,這樣的循環,

形成了“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


而當今社會網絡上一點點煽動情緒的捕風捉影,就能掀起軒然大波,很少有人主動去多方求證核實,豐富自己的信息源,客觀理性思考。就憑著衝動“義憤填膺”,盲目發洩,甘當“鍵盤俠”。可媒體的本質是逐利,大家一定要清楚。操縱輿論帶節奏,玩兒得那叫一個“爐火純青”,就像電影中鬱郁不得志的實習小記者都能憑藉著自己的臆測和幾個不客觀的採訪,徹底帶跑輿論。


再一次印證傳播學中“沉默的螺旋”效應。輿論強勢的一方佔據絕對高地,無論對錯,影響力都會發酵。“少數派”的意見哪怕是更客觀準確的,也會集體噤聲。如果你讀過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或許會心有慼慼焉。畢竟我們都是凡人,從眾且不願出風頭,即使覺得輿論不妥,但看到支持者眾多,也不會冒險用自己特立獨行的觀點引來批判、反對或者無視。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3、 網民義憤填膺的行為,是正義還是私刑? 墨菲定律下,誰都逃不出非理性漩渦的黑暗夢魘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不知從何時起,我對各大新聞平臺充斥的所謂“熱點”“爭議”感到無比厭倦,甚至讓我連提筆發聲的念頭都沒有(但我在看,在思考)。這些精心炮製出來的信息,引導控制著大眾輿論,煽動著人的感情衝動,利用從眾心理,換來一個所謂的“爆款”……


如果僅僅是使用“獨門絕技”來牟利,無可厚非。畢竟,這絕對算自媒體值得驕傲的“手藝”。但是那些隨之而來的人血饅頭、網絡暴力、謾罵、是非……裹挾著底層人群的仇富、嫉妒、陰暗,像濃得化不開的黑色夢魘,降臨到這個複雜的世界,一點點蠶食人們內心和眼中的光芒。在我看來,是比疫情更可怕的災難。


這樣的義憤填膺是正義嗎?不!只是一場漠視法律的私刑罷了!互聯網的發展極大地推進了信息傳播速度,擴展了網民的信息來源,同時也給了每個人自由發聲的機會。可能起初的散亂微小惡意並沒有展現出毀滅性的破壞力,但當這些謾罵詛咒匯聚在一起,足以像《搜索》《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當中的情節一樣,把主角的心理防線擊潰,導致自殺的惡果。


網絡暴力雖然總是打著“正義”旗號,但其實南轅北轍,它甚至會違反法律,也稱不上道德,因為這是私刑!私刑往往是不公正的,因為施刑者並沒有這個權力,也沒有判決標準,而且大眾在非理性的漩渦中,陷入狂熱的情緒,往往會伴隨過度傷害。


而且在當今社會下,“人肉”別人,動用私刑堪稱文明的悲哀,和對法律的漠視。“鍵盤俠”們在熱點事件中變身“只有情緒,毫無理智”的烏合之眾,他們不管真相究竟如何,選擇性地看到和發表自己認同的觀念,享受著病態的狂歡。


很多人會覺得網絡暴力離自己很遠,很少發生,而且遭受暴力的,也都是自身有錯的“壞人”。但其實在墨菲定律下,誰都逃不出非理性漩渦的黑暗夢魘。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自然環境如此,網絡生態也一樣,現在對“惡”的苗頭不加控制,總有一天野火會燒到自己身上。就像影片開始的始作俑者,實習記者赤星雄治,高高在上地觀看針對城野美姬的殘忍網絡暴力,但影片結尾處卻無比狼狽地下跪道歉,面臨解僱,還被網民肆意謾罵。處境對調的他,終於感受到了網絡暴力的切膚之痛,導演的諷刺寓意也不言自明。


希望有一天媒體的正能量和理智多一些,而不是隻會製造私慾,嫉妒和戾氣充斥的垃圾信息,煽動網絡暴力。無論受害者是誰,這都是整個人類的悲哀。


03、社會反思:從個人、社會層面入手,警惕帶節奏的不良媒體,規避信息傳播的“羅生門”。守住澄澈善良的初心,避免成為“惡”的幫兇。


1、 個人需要時刻警惕帶節奏的不良媒體,對熱點事件慎重發言,不要參與網絡罵戰,致力於全民素質提高,提倡理性思考,迴歸純淨世界


現在網上充斥著太多毫無營養、負能量、虛假且惡毒的信息,刻意引導輿論走向,仔細想想真的很恐怖。你怕鬼?那不如看看輿論,看看人心……社會輿論從來都不是理性的,理性的觀點無法刺激群眾神經,無法挑起爭議,也就無法發酵成為“輿論”。就像電影中的網民輿論,在案件疑點眾多、漏洞百出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用惡毒言語攻擊謾罵女主,造成情感傷害。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能夠客觀理性看問題的人畢竟是少數,帶入了自己情緒,就註定會片面……所以,當我們在網絡發聲的時候,三思而後行吧!別無意中成為“惡”的幫兇,甚至始作俑者。(比如國內最近質疑甚至謾罵張文宏、鍾南山、韓紅這樣的英雄)或許沒什麼所謂的“報應”,但萬一網絡暴力害死人,午夜夢迴的時候良心過得去嗎?”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覺得自己用鍵盤就能主持公道,是本世紀網民最大的幻覺,最後還是被別人當槍使。除了快樂的情緒我樂意讓別人煽動,其餘的情緒都很寶貴,堅決不能成為別人牟利或者作惡的武器。任何事情,我只相信自己的判斷,任何媒體都沒有權利或者能力替我進行思考。(所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非常重要,不要被媒體一帶就跑)


而我對自己的要求,今天也分享給大家,就兩點:理智,善良。具體來說就是:


① 時刻警惕帶節奏的不良媒體,對熱點事件慎重發言,絕不參與網絡上任何一場罵戰。


② 分析任何事,儘量客觀。哪怕所有人都在罵,可是我不瞭解真相,也堅決不隨意判斷是非。


蕭伯納的《巴巴拉少校》可謂把“明辨是非”這一點講得很透徹且極具諷刺趣味性。


“真的嗎?怎麼!沒有做買賣的才能,對於藝術無興趣,不敢碰哲學,卻知道辨別是非的秘訣!這是考倒一切哲學家、難壞一切律師、搞昏一切商人、毀滅大多藝術家的一個問題呀!哎,先生,您真是個天才,聖人中的聖人,人間的天神!而且年紀只有二十四歲!”


由此可見,論起明辨是非,兒童彷彿比成人強,無知的人彷彿比聰明人強。這真是個有趣的現象。人們知道得越多,明辨是非也越困難。所以想要讓網絡生態變得更和諧純淨,不如致力於全民素質提高,提倡理性思考。我們知道的越多,反而越謹慎,越慈悲,在口出惡言之前或許會三思而行。


2、 傳媒行業的道德品質要整體加強,為了利益罔顧人命,其心可誅


“尤其是當一知半解的業餘者與受過訓練的專家變得模糊難辨,讓人開始質疑信息的可信度之際,真相將成為可買賣與包裝的商品!”——安德魯·基恩《網民的狂歡》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網絡時代,人人可以發言,可以肆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且被追責的可能性很小。摻雜了很多利益和私慾,歷經多層傳播和包裝的信息,還是不是最初的真相?


就像電影《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當中的媒體人赤星雄治,可以為了熱度把不適合播報的未經證實的誘導性消息,堂而皇之送到觀眾面前,還在網絡上發表主觀性言論,絲毫不把無辜的城野美姬放在眼裡,好像她的死活和感受並不重要,何其殘忍!為了利益罔顧人命,其心可誅。


為了流量,他昧著良心刻意規避所有對城野美姬有利的言論,放出惡毒的臆測。《搜索》裡姚晨的角色,那個記者,也是這樣害死了葉藍秋。信息中的某個點被拿出來,無限放大,人人討論,已經不僅僅是謠言那麼簡單,更有可能是殺人的利器。

在每個人都有信息傳播力量的新媒體時代,百口莫辯或許才是事件的結局。


傳媒行業的道德品質因此成為最大的拷問!新聞從業者,或許需要在工作中嚴格執行“採、編、審”,堅持對真相的追求,成為信息受眾甄別真相的標尺。


3、 規避信息傳播的“羅生門”,守住澄澈善良的初心,避免成為“惡”的幫兇


互聯網的出現基於信息科技時代,同時造就社交媒體的繁榮。沒有言論自由的時候,我們壓抑,我們吶喊;而言論過於自由時,我們又變得肆無忌憚、口無遮攔,迫切地希望他人同意我們的觀點,甚至不惜傷害別人。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一旦他人所說的觀點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麼事情的真相就不再重要,我們所相信的,只是符合我們的觀點,而非真相,這是人性的醜惡。網民們,有誰可以證明自己足夠智慧和優秀,足以明辨是非?又有誰能夠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


我們作為信息鏈條的底端,也是普通受眾,需要了解事實之後再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跟風從眾,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也不能僅僅根據基於片面的真相就去總結全局。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知情權,這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但我們在信息的傳播與接受過程中,也要保護他人的知情權。


憤怒的言論應該基於信息被確定之後。我們可以分析全局,利弊得失都梳理清楚之後,再對事件發表個人可以負責的言論,不要攻擊不同意見的人,這樣或許可以規避信息傳播的“羅生門”,

守住澄澈善良的初心,避免成為“惡”的幫兇。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可謂是把黑澤明的《羅生門》與陳凱歌的《搜索》合二為一。既有關於人“記憶欺騙性”的呈現,又控訴了無良媒體和網絡暴力。如果把第一個宏大主題講好,會更加震撼,但導演把重點放在了媒體和網暴之上,沒有刻意拔高,更加貼近大眾日常生活。


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用懸疑的藝術化方式來呈現,削弱了部分攻擊性,或許更能深入人心。菜菜緒一張美豔惡女臉,以至於從“白雪公主”變為嫉妒心爆棚的“惡毒後媽”毫無違和感。就是記憶中日版《花樣男子》的純美杉菜——井上真央在電影中忽然變身“喪女”,讓我頗為驚詫(但也印證了井上真央作為女主角的過硬演技和多樣戲路)。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現實中的我們都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在媒體和網絡的影響下不可能得知“真相的全部”或“全部的真相”。在墨菲定律的作用下,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輿論的漩渦,獨自面對無邊的惡意和不可預知的未來。誰能保證自己可以在千鈞一髮之際像城野美姬那般幸運,被警察的破案消息所拯救?心理素質不夠強大的話,在真相大白之前就會被網絡暴力殺死……


有人問泰戈爾三個問題:第一,世界上什麼最容易?第二,世界上什麼最難?第三,世界上什麼最偉大?泰戈爾回答:指責別人最容易;認識自己最難;愛最偉大。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面對他人的時候選擇善良,用一個赤誠的靈魂輕裝上陣,不要被碎片化的奪目資訊吞噬。對信息的判斷,要具備獨立的思考和認知,而不是無意識跟隨,人云亦云,極端的渲染和表達。


或許只有這樣,我們的心靈和整個社會才能逐漸趨於平靜美好,在漫長的黑暗中找到黎明的光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釋放善意歸根結底是為了拯救自己,畢竟一個充滿暴戾和私刑的社會,“他人即地獄”,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安然自處。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