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党建+教育帮扶”促困难学子走出困境

本网讯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将我市联系帮助困难群众工作向纵深推进,以“党建+教育帮扶”为着力点,把“联系帮助困难学生”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重要民生工程,探索建立困难学生保障机制,逐步向“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目标迈进。

政治引领、调研排查,汇集教育系统联动力。一是引领带动。以分管教体工作副市长为引领,成立了以教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印发了《教育保障推进组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召开教体系统帮扶工作专题会,集中研究部署,精准推进落实;二是调研摸排。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市区、乡镇各校、幼儿园开展调研,对困难家庭贫困学生进行排查梳理,将38个家庭40名学生纳入“联系帮助困难学生”范围,与各校、园建立“一对一”认领关系;三是协作联动。构建以教体局党工委书记牵头抓总,校、园长党支部书记为主导,党员干部教师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联动机制,对每名贫困生建立基础台账,制定具体可行帮联措施,每月开展帮联活动,按时报送台账和工作进展情况。

政策资助、困难救助、提升资源整合驱动力。一是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学生资助政策要求,教体党工委积极为40名困难学生争取政策补助,严格落实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资助政策,落实并发放享受高职高专、本专科低保家庭子女助学金(包括泛海助学金和残疾家庭子女助学金),并为1人享受低保家庭子女助学金的贫困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累计争取发放政策资助金额41570元。此外,为4名在读高中生申请落实了国家一等助学金,每年2600元。对金河幼儿园困难学生尚玉琪减免全年保教费4140元。二是整合帮联工作资源。发挥党建带团建组织优势,建立了青少年学生联合帮助困难学生制度,使孤残儿童享受民政部门资金补助,积极争取办事处、扶贫办、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的支持,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进行联合帮联救助,确保学业无忧、健康成长。先后向红十字会、平安公司内蒙古青基会、武警根河中队、大地保险公司等对困难学生申请捐助,累计捐助金额4000元。三是开展法律援助帮扶。加强校党组织与机关党组织横向联系,邀请司法党组织定期到学校开展法制报告、法制讲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特别是对个别失足青少年,协同司法部门给予法律帮扶和特别关注,使他们知法理、明事理、晓情理。

教育关怀,真情放送,激发扶困助学内生力。一是“代管家长”学习帮联。发挥校、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着力解决“联系帮助困难学生”亲情缺失和监护不力问题,通过开展“代管家长”活动,使其体验亲情,感悟亲情。各学校、幼儿园党组织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和视频联系,向其通报帮联对象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健康情况,优化家长教育理念,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教建议,与学校共建良好环境,共促学生成长。二是“心理疏导”健康关怀。架设校党组织、党员骨干教与困难留守儿童“连心桥”,注重帮联对象的心理健康、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教育,通过“扶贫助学”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援建项目,为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搭建心理服务平台;通过心理测试辅导课、心理健康测查、建立心理档案、提供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探索建立困难学生“心理防线”保障体系。同时,各学校还建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咨询队伍,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使青少年有说话的地方、有倾诉的对象、有解决问题的途径。三是“爱心捐助”真情奉献。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学习帮联对子,利用业余时间对困难学生进行学习辅导,使成绩循序渐进稳固提高。各学校广泛宣传,积极发动,通过爱心捐助、购买学习用品及课外图书等形式对困难学生进行救助,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专心投入学习。开展心理辅导20次,教师辅导70学时,谈心谈话40次,爱心捐助5000余元。(卜德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