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小康社會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是從貧窮落後邁向現代化的一個過渡時期,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居於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地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協調發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創舉,是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中國的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歷史地位及其重大意義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著重就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作一探討。從總體上看,我國即將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經濟標誌性

小康社會首先是一個社會經濟概念,主要反映的是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具體到中國,小康社會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發展階段,它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消滅貧困,使中國人民過上比較富裕、比較體面的生活。比較富裕是小康社會的代名詞。鄧小平在把小康社會創造性地引入中國現代化進程時是這樣一個情形:1979年12月6日,在中國訪問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問鄧小平:中國的現代化藍圖究竟是如何構想的?中國將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鄧小平回答說: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1000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達到那樣的水平,同西方來比,也還是落後的。中國到那時也還是一個小康的狀態。這是我們黨的領導人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並把它與現代化建設聯繫起來。1985年鄧小平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講話時指出:我們奮鬥了幾十年,就是為了消滅貧困。第一步,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窮不富,日子比較好過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時間,在經濟上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較富裕。根據鄧小平的這個戰略考慮,1987年黨的十三大把我國的現代化發展戰略調整為分三步走,基本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即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可見,小康社會的提出,主要著眼於儘可能快地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此,就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發展生產力,把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力作為我們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為此,我們黨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在這條基本路線的指引下,全國人民艱苦奮鬥,全力拼搏,取得了經濟建設的重大成就,顯著地提高了全體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全面進步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展開,我們黨對小康社會的認識也不斷拓展。1997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指出到下世紀,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裡,對小康社會的認識前進了一步,不僅經濟生活更加寬裕,而且各項制度要更加完善,明確提出要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

這就清楚地表明,中國共產黨對小康社會的認識在逐步深化。小康社會不僅僅是一個生活富足的社會,而且還是全面進步協調發展的社會,不僅要使人民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而且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要更加完備,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還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小康社會是一個集經濟、政治、科教、文化、社會等方面於一體的全面進步的社會發展階段。我們要建設的小康社會是一個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小康,是一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小康,是一個社會全面進步全面發展的小康。

共建共享性

中國共產黨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初衷,就是著眼於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逐步達到共同富裕。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誌就是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就是要通過發展經濟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全體人民過上比較富裕比較體面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共享共富,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使全體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使命。

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群眾創造的,生機勃勃的、富裕和諧的小康社會也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是建設小康社會的主體,是推動小康社會建設的決定性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必須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實踐證明,只有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人民群眾共同奮鬥、共同建設,小康社會才能建成。農村建設是這樣,城市建設也是如此。以往的建設靠得是人民群眾,今後的建設更要依靠人民群眾。人民群眾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體和動力。這就是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其實,尊重群眾就是尊重實踐,尊重群眾的實踐,就是尊重歷史。人民群眾是建設小康社會的主體,這就是共建共享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歷史過渡性

小康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歷史時期,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發展階段,是在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艱苦奮鬥,擺脫貧窮落後狀態走上比較富裕幸福生活的一個發展階段。

小康社會是使中國從貧窮落後的農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個過渡時期,它的起點是貧窮落後,它的發展目標是國家現代化,它是從貧窮落後狀態向現代化國家過渡的一個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因而,具有明顯的歷史過渡性特點。這一特點決定了小康社會的中心任務,就是集中精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儘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儘快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態。為此,中國共產黨旗幟鮮明地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是可以使生產力得到較快的發展,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為了達到這一發展目標,中國共產黨制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

小康社會過渡性特徵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小康社會的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種動態的發展過程一方面表現在,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動態調整,起初小康社會主要是一個經濟發展水平,隨著實踐發展,認識的深入,小康社會成為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人的全面發展集於一身的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即使經濟發展指標也隨著時間推移和社會進步而不斷進行調整。

另一方面,小康社會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發展階段,中國的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世界現代化也是一個發展過程,其現代化的標誌,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發展指數也在隨著世界現代化的發展不斷調整。因而,作為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發展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也會相應調整。

此外,小康社會的建成是全面的,要惠及十幾億人,全體人民要共享發展成果,就是要覆蓋全國,惠及城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差距較大,生產力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城鄉差距明顯。因而,應當允許各地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小康社會建設方略。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發展起來,最終走向共同富裕。

毋庸諱言,我們今天的小康社會,仍然是一個發展不平衡的社會。尤其是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一直存在。近幾年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有縮小的趨勢,但仍然處於一定水平。城市與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投入不平衡,城鄉之間公共服務與公共資源均等化的目標還未實現。要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必須採取切實措施解決好這些問題,實現共同富裕、協調發展。 (張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