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走路和学说话,哪个先哪个后?


学走路和学说话,哪个先哪个后?

文/云朵老师原创

朵朵的乳儿期(说话和走路)

没孩子之前,我很少有机会见到刚出生的小宝宝,小时候忙于学习,毕业后忙于工作,也没有想到去了解小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所以我一直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会说话,什么时候会走路的。

我相信很多没有孩子的小伙伴也不知道,因为我有朋友在朵朵五个多月的时候就问孩子是不是会说话了,会走路了。

大部分小宝宝在6个月以后,开始陆续会出现语言和动作的敏感期,比如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走”。这个时期的语言发育也会同步进行。

这是一般的发育规律,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的特质,针对于不同的孩子,语言和动作发育的特点会略有不同。

学走路和学说话,哪个先哪个后?

有的宝宝是大动作发育相对更快更灵敏,比如我的侄女,8个多月就开始满地爬,而且越爬越快,“嗖嗖嗖”的转眼之间就爬到你的脚下抱着你的大腿,特别可爱,然后自己慢慢就站起来学会了走路。不过她1岁的时候,还不怎么会说话。

对于朵朵来说,她的大动作发育略慢,而精细动作和语言发育比较早。她在8个月之前,只顾着啃手、咬所有能拿到的东西,跟她说话,放音乐,教她什么她都没有任何反应。

在满8个月的第一天,突然之间就开始语言爆发。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上午她自己坐在小车里叽里咕噜发出“抓抓抓”的声音说了一上午,我知道她要学说话了,于是开始兴致勃勃的教她说话,还有各种动作。

没过几天她就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手势比如挥手表示“再见”,拍手表示“欢迎”,还有拱手“拜年”,听到路边的音乐或者电视上有人唱歌就会摆手表示“跳舞”,还自己发明了伴着脚丫跳舞。

到9个多月的时候她已经可以有意识地叫“妈妈”,然后开始认识家里的各种物品,还学会了用手指示。比如你问她电视在哪里?她就能指出来。

满1周岁的时候,基本可以指出家里大部分的物品,常见的称呼比如“爷爷”、“奶奶”、“姐姐”、“妹妹”等等都可以叫出来,还可以用摇头表示“不”。

还会说几十个常见的动词名词,比如“喂、打、抱、猫、吹、飞、拿”等等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词,还认识十几种动物、植物、水果,认识数字“1”、“6”。

不但如此,还自己发现了丢东西的乐趣。把东西给她,她就丢掉,然后说“捡”,再给她,再丢掉,乐此不疲。

这种每天都在飞速成长的感觉给了我很多惊喜,让我觉得生命好神奇。我甚至有点后悔之前没有教给她太多的东西。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结果,只不过需要时间的沉淀而已。

学走路和学说话,哪个先哪个后?

也许她语言和精细动作发育这么迅速,除了天生的因素,一方面跟她口和手的敏感期被充分满足了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我前期每天都给她说话,听故事,放音乐有关系。

关于如何帮助孩子语言的发育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写的文章(—1岁多孩子总是不开口说话,如何引导?)

与此同时,她的大动作发育就没有语言和精细动作这么明显了。

我想尽办法引诱她学爬,她总是不感兴趣,她对学习走路也不太感兴趣,特别喜欢的就是坐着玩。

一直到她14个月的时候,她突然学会走路了,走的还挺稳的。到了1岁半左右在儿童乐园里面玩才学会了爬。

总结:

1岁前后,大部分宝宝都会出现学走路或者学说话的时期,不同的孩子因为特质不同,时间会略有差异。有的孩子先学会说话,再学会走路,有的先学会走路,说话晚一点,还有的差不多同时,这都是正常的。

家长只需要做到注意观察孩子的特质,给孩子的语言发育、大动作发育和精细动作发育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语言、生活环境刺激,只管播种,静待花开。


学走路和学说话,哪个先哪个后?

PS:咨询更多育儿问题欢迎留言哦,我们将抽选出一些经典问题,由云朵老师亲自给大家解答!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