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經絡總論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经络理论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经和络组成经络系统。“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中医各科临床均有普遍指导作用。在针灸的临床辩证、确定治法、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方面,无不以经络为理论依据,所以,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命名和组成

一、经脉的命名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依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经脉分别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部位特点、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确定。如手太阴肺经,其循行于上肢而冠以手,其阴气最盛而成为太阴,经络连属于肺脏而加用该脏名称。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包括督、任、冲、带、阴硚、阳硚、阴维、阳维八条经脉。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

(二)奇经八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

(三)十五经络

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分布特点: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入),浅出于头项部(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十二经别根据阴阳表里相合为六组,称为“六合”。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循行分布,加强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途径,密切了表里经间的关系,并沟通了阴经与头面五官的联系,扩大了阴经腧穴的主治范围。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气血所濡养的筋肉部分。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头面躯干,不入内脏,其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经筋的主要作用是联结全身骨节,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三、抗御病邪,反映病候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