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那文化呢?

胡亂對聯瞎打油


家鄉的民風受風俗習慣的影響,而風俗習慣又是由於各個地方的文化所形成的,屬於生活中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所有的這些都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影響風俗,風俗形成民俗民風,反過來民風民俗又形成文化。 同時家鄉的民風習俗是家鄉文化在歷史長河裡不斷沉澱積累的結果,它是千百年來家鄉文化在社會的不斷的演變過程中,取文化之精華去其糟粕形成的壓縮集合體。家鄉文化則是個人當前所處的家鄉發展節點上的具體體現。可以說家鄉的民風習俗和家鄉文化共同指引著家鄉人的生活習慣和生存操守。同時文化和生活如同是一對相互映證、共謀發展的夥伴,在歷史的長河裡不斷地去偽存真,進而也就不斷地更新家鄉的民風習俗。


青藍少兒美術教育


文化也與藝術一樣,就如漢字,開始就是生活中出來的像形字,又比生活生動美光。文章要是脫離生活就會枯燥無味,被有實學的人唾棄,大眾也不喜歡看。就如有些專家因為脫離生活,被大眾戲稱磚家。


小綠71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以往一個真實的故事。當年在延安首演《白毛女》的時候,由於老藝術家陳強演惡霸地主黃世仁演得太精彩,把惡霸地主演活了,引得底下看戲的觀眾義憤填膺,群情激憤,甚至一個看戲的戰士忍不住拿著槍衝上舞臺,激憤得要槍斃臺上的惡霸,好在工作人員及時制止,才沒有發生悲劇。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是因為這個戰士把陳強所飾演的角色當作生活的原型了,其實陳強演的黃世仁是藝術化加工後的舞臺形象,不是現實中的具體角色,這角色源於生活,但又不是現實,所以俄國文學評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而文化則是和政治經濟相對而言的一個概念,藝術只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對文化來說,這個說法不成立,我覺得只能說,“文化源於生活,又影響生活”。文化本就是人類社會的產物,是人類實踐的產物,所以文化源於生活不言而喻,那麼文化影響生活當如何理解呢?

1、文化影響人的三觀。家庭,學校,社會是一個人確立什麼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三大環節,家庭的薰陶,學校的教育,社會的影響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好的文化氛圍能使人確立正確的三觀,反之則使三觀不正。

2、文化影響人的生活方式。有什麼樣的文化環境就會染上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比如我工作時染上抽菸的習慣是因為當時周邊的人都抽菸,不抽菸就顯得不合群,如今,我覺得周邊抽菸的人越來越少,抽菸是不文明的表現,所以又想戒菸了。

3、文化影響人是涼水泡茶慢慢濃,屬於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好習慣的養成是這樣,壞習慣的形成也如此。文化對人的影響重在一個化字,我們當以好的文化氛圍影響人,以文化人,努力養成一個人的良好品行和生活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