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4月9日OPEC会议召开后,原油价格最终大幅度下跌?

饭哆


为啥原油价格这么飘忽不定呢?

这还得从控制全球原油储备量的三大巨头说起,

为了更好地控制全球油价,中东的石油产出国最终达成协议成立了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以沙特为首的垄断组织。

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油价的涨跌,OPEC又拉上了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组成了OPEC+。

这样一来美国就不同意了,于是想尽办法自己开发了页岩油,有了页岩油之后,美国的轻质原油(汽油)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和OPEC形成了抗衡。

所以目前全球的石油输出组织基本上形成了沙特、俄罗斯、美国 三足鼎立的局面。

因为疫情原因,油价下跌严重,OPEC+就商量着要减产,以提升油价,但是这么一来,大家都会从美国进口石油,美国就会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不让美国从中获利,俄罗斯就一直没同意减产;沙特就不高兴了,心想:你不减是吧?行,那我就疯狂增产,看谁耗得过谁。于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油价迅速下跌(20~30+美元),最后美国和俄罗斯都受不了了,只得乖乖坐回谈判桌共同商议减产事宜。

其实这么来来回回折腾,市场已经有点情绪免疫了,

加之减产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市场预期减产2000万桶/日,最后只打算减1000万桶),况且疫情还在蔓延,需求可能较长时期内都无法回调,所以虽然大家都协议减产,但原油价格还是下跌了不少。


盐财经


美国没有参加4月9日OPEC+会议,也未在稍后的G20能源部长会议上做出任何实质性减少产量的承诺。美国此举,粉碎了沙特和俄罗斯希望美国参与到OPEC+扩大的规模的意愿,也使未来是否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减产计划,充满了较多的变数和不确定,因此抑制了国际石油价格继续维持反弹的格局。

虽然,OPEC+会议讨论了减产1000万桶/日的可能性,但是因为减产配额的问题发生了分歧。OPEC+意欲减产23%的幅度,因此分配给墨西哥的减产数量为40万桶/日,但是墨西哥方面仅仅愿意承担10万桶/日减产份额,原因是墨西哥的石油产量只有168万桶/日,没有没有大幅减产的计划。墨西哥石油部长在会议还没有结束提前离开,导致了OPEC+会议最后并没有改变协商减产的结果。因此导致美国石油期货和布伦特石油的快速下跌。

过去在OPEC+内部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在国际油价上升至较高的位置时,OPEC+想达成一份增加石油产量的协议以应对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伊朗拒绝的了当时增加产量的协议。因为伊朗在美国制裁之下,石油出口被封锁,伊朗更不愿意石油出口来弥补伊朗断供后的缺口。后来在俄罗斯的斡旋之后,伊朗才同意了增加产量。OPEC+内部一直因为减产配额发生分歧,这使达成一份行之有效的减产计划难上加难。

即是OPEC+达成一份100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但是相对于当前的因为病毒损失了超过2000万桶/日的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连最小程度维持石油价格的维稳都无法达成,更不要说寄望于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了。

所以,OPEC+希望G20国家减产500万桶/日,而G20能源部长会议上美国并没有做出一个实质性减产的承诺,因此希望G20国家减产的希望基本上已经泡汤了。美国仍然是当前全球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虽然在国际石油下跌后,美国页岩油损失了部分产量,接近400万桶/日。这也是美国认为自然减产了。而这个自然减产在没有加入到减产协议的约束中,美国的石油产量在病毒控制后,石油需求转机回复后,美国产量就会反弹了。因此,美国已经成为减产计划的绊脚石了。需要达成一份有突出效果的减产计划,还要美国的表现。

在当前新冠病毒继续蔓延的环境之下,全球石油需求锐减了近3000万桶/日或者以上的数量,但是OPEC+仍然只是讨论了100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如果叠加了自然的产量损失400万桶/日,总计才减少了1400万桶/日的生产供应,而相对于锐减的石油需求仅仅是杯水车薪,更无法保证石油价格的反弹的延续了。

所以,当前全球石油价格仍然要看美国了。而美国因为页岩油产量的损失,对于减产的消极反应,也是OPEC+减产协议的达成充满了更多变数,不确定性将会导致石油价格可能会下跌至更低的位置。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行走吧木头


为何在4月9日OPEC+会议召开后,原油价格不涨反跌?一句话就是减产数量不及预期,况且仍然有分歧,这是当日国际油价不涨反跌的原因!

1、会议当中的减产数量不及预期

我们知道在早在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发推文说沙特和俄罗斯将联合减产,减产数量为1000万桶,随后又补充到将减产1500万桶,在这一消息的刺激下,国际油价连续两日暴涨,两日涨幅均超过15%,布伦特原油价格也从24美元的底部重新站上了30美元的台阶。而WIT原油价格更是从20美元以下上涨到将近30美元,市场本来对这次减产寄予厚望的。

但是4月9日OPEC+会议商议的减产数量却并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在这次会议中OPEC+将联合减产1000万桶(5月份和6月份),6月以后,减产幅度逐渐降低,7月至年底日均减产800万桶,2021年1月至次年4月日均减产600万桶。

要知道在疫情前全球每日对原油的需求量是1亿桶/天,而在石油价格战以后,各国又开始加大了原油的生产量,尤其是沙特,而各大机构普遍预测受疫情影响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将减小1800万桶-2000万桶/天,现在OPEC+的减产数量是不及预期的,而且这次减产的提议也是有水分的,因为沙特等国家最近又增产,这个就是有点类似于双十一的先涨价再降价的行为,所以看起来是打了折扣的,是有水分的。

2、再者说当天会议也未能达成一致

原本以为这个会议主要就是沙特和俄罗斯的意见,他们两个石油大国统一意见后这个减产协议就算是达成了,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份提案未能实现竟然是因为墨西哥不同意减产要求。

墨西哥就一下子成为关键国家了,成“C”位上的人物,这个也让市场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多了一份担忧。

不过还好,若日墨西哥总统宣布,美国将主动承担墨西哥的减产数量,墨西哥减产10万桶/天,美国帮助墨西哥减产25万桶/天。墨西哥这个算盘打得很响,美国一直未表态自己要加入减产俱乐部,现在墨西哥将了美国一军,美国当然是更迫切的希望能够达成减产协议。

石油减产是势在必行的,只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谁都想别人多减产,自己少减产,谈判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美国是最大的产油国,也是前三的石油出口大国,美国要促使协议尽快达成和落实,自己也得做出更大的诚意,不能仅仅手握关税大棒让别人减产。毕竟页岩油产业还能熬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