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换成赵云坐镇荆州,能否保证万无一失?

原度拾趣


赵云不能确保荆州万无一失。

第一,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非一般人可以镇守,赵云当时最出彩的一次就是长坂坡时七进七出救阿斗,根本威慑不了曹操和孙权。而留守荆州的还有治中潘濬,议曹从事王甫,领南郡太守糜芳,宜都太守孟达,派系复杂,当时赵云虽然跟刘备有十五年,但只是个草根将军,根本镇不住他们。

笫二,赵云性格过于耿直、懦弱。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后论功行赏,本打算把成都的房屋和城外的土地分赐给诸将,但赵云反对,劝刘备把房屋土地归还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把当时的诸将都得罪了。长坂坡时,赵云找到甘夫人时掉眼泪说:“夫人走散受苦,是我赵云的错”。后来救出阿斗和甘夫人与刘备会合时,赵云又伏地痛哭。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赵云懦弱性格,这样的性格怎能镇守一方。

第三,赵云没有独自指挥过大型战役,只是刘备身边的近身护卫。刘备识人能力绝对有一手,不然也不可能当帝王。刘备当初私下就和诸葛亮说,马谡徒有虚表不堪大用,但诸葛亮不信,才导致街亭失守。刘备一直没有重用赵云那是因为他看出赵云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以上足以说明赵云不能确保荆州万无一失。


小童111


关羽、还是张飞、赵云?蜀汉荆州留守将领选谁为佳,这是一个曾被反复讨论过多次,也产生过很多争议的问题。对这件事,答者本人支持赵云。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荆州交由赵云镇守,会比关羽合适得多,能确保荆州万无一失。

我是竹史铁骊,一个专注于历史领域的头条作者。原创历史文章,谢谢您的关注。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分析,赵云能稳健坐镇荆州的数项优势

第一,赵云本身长期参与管理荆州事务。

赤壁之战结束于208年,211年,刘备以张松法正为内应,携庞统魏延黄忠刘封攻略西川,攻打刘璋又耗时三年。214年攻打雒城时庞统战死,诸葛亮与赵云才奉命入川支援,在此前五年时间内,赵云领桂阳太守,任留营司马之职,常驻公安,协助诸葛亮,一文一武搭档,打理荆州地区各项事务,两人配合良好。

留营司马一官,为刘备所创,赵云首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周思源,在品评赵云时曾经说到:留营司马,相当於首都卫戍司令部司令兼公安局长。既负责大本营的防御工作,同时又负责治安工作。

同时,刘备“特任其(赵云)掌内事”。包括管理刘备妻子孙尚香可能带来的各种麻烦。

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孙尚香身份特殊、地位高,脾气大、手下有女兵,实在是整个荆州内部最令人头疼的第一号人物。在刘备离开的六年,赵云始终能令荆州各自相安无事,在孙尚香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处理,其事务管理,细节能力可见一斑。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但显然赵云不止是一位沙场勇者。在裴松之引注的《三国云别传》中,赵云是颇有政治才能的人;在巴蜀民间传说里,赵云也是能文能武,可以出将入相的人才。事实上,参观武侯祠时,你会奇怪地发现,赵子龙的塑像是以文臣形象出现的。

第二,关张粗放,赵云精细。

刘备最信重者,首推关张,但无论关羽,还是张飞,都有性格粗放容易疏漏的一面,绝非镇守一域平安的方面大才。这已经为过往事例一再证实。

早在张飞负责镇守徐州期间,就因酒醉误事,疏于防备,将徐州基业拱手送给吕布,刘备全军落入立刻无处就食的窘境。

关羽则更加好不到哪去。白衣渡江,并非东吴第一次实质性攻略荆州。走麦城,已经是关羽第二次败在东吴暗袭之手。在公元215年,在关羽发动襄阳之战前三年,东吴就派遣吕蒙,以小兵力暗袭了荆州南部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夺得了当地的实际控制权。关羽愤怒,拔兵到公安欲战,鲁肃代表东吴,出面与关羽进行了谈判。就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单刀赴会。关羽争辩未果,最后只得承认蜀国荆州六郡丢失一半的现实。

214年诸葛赵云离开荆州,紧接着的215年,就发生了东吴袭取三郡,蜀汉土失其半,局促于南郡宜都武陵三郡,战略被动已成,这也已经间接指明了关羽作为荆州司令的失职。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刘备此时最应该做出的决策就是荆州换帅,而刘备所做的,却是姑息。由后而前看,因果一目了然。

为防守江陵南郡,关羽的补救办法是沿江设置烽火台,以为这一来就能拱卫江防,实际上具体工作做不到细致踏实,即便烽火台也只能是一种华丽摆设,自欺欺人而已,是起不到作用的。

第三,赵云稳慎可靠,每临大事时有静气,关键时刻一身是胆。对内对外皆是。

荆州是一个四战之地,两面受敌,镇守者需要的决不仅仅止是武勇,更重要的是冷静的头脑,准确的判断,谨慎的从事,勤政爱民

在成都,刘备入蜀成功,要大肆赏赐诸将财物。赵云挺身而出,力劝刘备对蜀地百姓军民宽仁。

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221年,曹丕篡位,刘备称帝后,一意孤行攻打东吴,展开复仇之战,赵云又加以劝阻:

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正是这件事,因而惹得刘备不快,让赵云管理后方。事实正如赵云所言,夷陵之战未能速战速决,而打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蜀国因国力不足而败北。

但透过这些事例,都可以观察到赵云对大事的处理极其冷静客观,原则明确,不避得罪主上而犯颜直谏。而更要紧的是赵云胸有大局、心有民众、行有圭臬。这和关羽张飞一心军事攻伐是迥然不同的,在这方面比较,赵云和关张的大局观,综合能力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

至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出一个判断,东吴想用袭击方式偷取三郡,在赵云治下发生机会几乎为零。可惜刘备到死方才醒悟过来,忠谏者易怒上,原来最好的大将原来一直就在身边。最后时刻他托付的大将只有诸葛亮和赵云两人。

第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赤壁之战后,曹魏以曹仁守襄阳,而曹仁是一个稳健坚定的统领者,战略姿态是防御为主。蜀国的主要威胁,正是来自曾经的盟友,东吴。

终其一生,关张两人足迹从没到过江夏以东,对东吴认识有限,正因为缺乏了解,才会有江东鼠辈这样的词汇在盟军间出现。而赵云曾护卫刘备,在东吴腹地较长居住,熟悉人情风物,与东吴高层相互认识。可见赵云比关张更加熟悉对手,了解这个忽敌忽友间飘忽不定的东吴。

举个例子来说,关羽平生自负勇名,实则在赤壁之战中,战争以东吴为主导,蜀国事实上居于辅助地位。在江东人士的角度来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关羽张飞的威名赫赫,更多时候只是不过一种传言而已,是他们在战争中的从属者,江东大家族绝非那么买账,不然也不会对荆州屡屡挑衅,时时生出贪念。可见他们并不认可荆州的战力。

反观赵云,在与东吴的各类和平武力摩擦中,屡屡占据上风,即便是《三国演义》中,子龙武力的威慑力,在东吴这边也远比关二爷好使许多,如果得他驻守荆州,有理有节据理而斗,基本不可能和东吴闹得不可开交,最后你死我活,杀人以万计的地步。

第五,赵云忠诚且谦和,同僚关系良好。

关羽打襄阳之战,是一场非常冒险的局部战争,时任蜀汉江陵太守糜芳和上庸太守刘封及孟达等人,虽近在咫尺,但对关羽的军事行动都抱着消极态度。这实在是一场不忍卒读的悲剧事件

如果担任襄阳太守的不是关羽而是赵云,以他居中协调,糜芳背反,刘封不援这种事,不是说绝对不可能,但发生的概率,无疑会极大幅度降低。

为什么说赵云一定人缘好呢?这我们从他的谥号上可以看得出来。“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所以赵云的谥号是“顺平”两字,一个平和而厚下的人。

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汉中之战后,蜀汉整体态势积极向好,在战略上,荆州只要能够维持局面,便可为蜀汉赢得总体的主动权,而并非急于出击建功。

从以上五点,就不难看出,赵云是一个极稳妥冷静的荆州守卫者。是镇守荆州的最佳大将人选。

有的说法认为赵云没有单独带兵经验,不能给机会,这也不足取信。209年桂阳就是赵云领军拿下的,并留下了和赵家嫂子的忠贞传说。平定汉中后,魏延独领汉中太守,他统领一方的资格是比赵云强,还是比马超强?由此可见,最关键一点,还是在人才重视与使用上。

然而最终为什么赵云没有得到这个机会?相信主要原因还是荆州地位过于重要,刘备始终还是相信最早跟随自己,蜀军二号人物关羽而已,最终酿成大错。局面无可收拾

这只能解释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对蜀汉,对赵云,都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竹史铁吏


对此,我的观点十分明确,赵云守荆州肯定万无一失!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武力对比上来看,赵云和关羽同为五虎上将,所以统兵打仗方面,关羽能完成的事情,赵云肯定也能完成。但赵云相较于关羽,会更加沉稳,不会给东吴可乘之机,那么为什么关羽给了动物机会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其次,关羽贸然发动“襄樊战争”。众所周知,关羽在“襄樊战争”中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可正是这次战争给了东吴机会,吕蒙乘机偷渡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被杀。换做赵云的话,他根本不会发动“襄樊战争”,所以东吴根本就没有机会搞偷袭!



最后,赵云善于纳言。其实关羽兵败之前,他的辅臣王甫曾告诫他“糜芳、傅士仁、潘濬这三人不堪重用”。可关羽天生高傲,没把王甫的建议当回事,最终潘濬叛变,糜芳、傅士仁投降,荆州失守。此时如果换做赵云,以赵云的性格,肯定不会发生内部人员叛变的事情。



综上所述,从武力、性格、决策上来说,赵云都胜于关羽,关羽所犯下的错误,更不会出现在赵云身上,所以赵云守荆州万无一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