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最震撼的诗词是什么?

huangcaiting


举一个比较震撼的冷门诗吧。

说到清明诗,我们最熟悉的当属杜牧的《清明》,还有王禹偁的“无花无酒过清明”,杜甫的“朝来新火起新烟”,基调往往都是忧伤而不豪迈,甚至还有点清新,就连辛弃疾的清明词都一改豪放本色,写得凄凉婉约。不过也有例外,今天介绍一首另类的清明诗,黄庭坚的《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妇妾,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首联,“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营造了一个矛盾体。清明佳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桃李盛开,姹紫嫣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以一个“笑”字结句,可谓神来之笔。不过次句一出,情势急转直下,繁华之外,是荒芜的田地长期无人耕种,逝者的坟墓多年无人祭扫,此情此景激发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古人云: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倍增其哀乐。鲁直确是此道高手。

颔联,“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可知当时的天气是雷雨交加,冬季里蛰伏的生灵在复苏,寒风中枯萎的草木在萌芽,对于万物生发的描写仍然继续,但有了上一联的渲染,读者毫无欢欣之意,毕竟,雷雨天气,依旧有春寒料峭。

前两联中,诗人描写的景象是逐渐增大的,由桃李田冢,到天地郊原,以小衬大,英风豪气陡然而生,但是加上野田、荒冢、惊雷、苦雨的加持,豪气之下,是无以言表的悲凉。

从全诗上看,这四句是为铺垫,情绪已经酝酿到位,仿佛无限接近火药桶的引信,又仿佛闪电之后,人人都预想到了将要震响的雷霆。

果然,颈联两句“人乞祭余骄妇妾,士甘焚死不公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由于诗人此时被卷入了“元祐党案”,身背嫌疑,动辄得咎,用典是个既抒发情绪,又规避追究的好办法。

前一句典出《孟子》,说有齐人每天出入于坟地,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剩下的酒饭,回家后再向妻妾吹嘘自己被人宴请;后一句是讲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下山出仕。诗中的“人”和“士”各指向何人,又表明了作者什么决心,不必多说。这两句千古名句,迸发出了一位孤独者向流俗骄傲而愤怒的呼喊。可是,呼喊之后,是狂笑?还是眼泪?

尾联,“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无论是舍生取义、高标绝尘的介子推,还是贪婪愚蠢、虚荣无耻的宋人,莫不一死。身归黄土之后,越千百年,墓上蓬蒿,早湮没生前行状,是对是错,是贤是愚,无非是杂草之下,一片荒丘。

纵观全诗,前六句是处在一个次第拔高的状态,至颈联两句,响遏行云;尾联气势顿挫,既增悲凉之势,又有余音不绝之效。诗人通篇都在营造矛盾的意向,从桃李的“笑”到野田荒冢的“愁”,从齐人的不堪到介子推的高洁,这时候,石破天惊的一声呐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时的仿佛回到了统一。但尾联穿越千古的悲哀与绝望,又把这种矛盾的氛围拉到极致。一声孤独的嘶喊,正穿透文字,源源不断地传来。

孤独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从屈原到鲁迅,中国知识分子始终在这条路上独行。人是渴望被理解和接纳的,但又有那么多的人选择了孤独。难道孤独是绕不开的选项?抑或被选中是孤独者的特权?


亦文人文



尼采娜


我最喜欢的励志诗词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两句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诗的出处来自《七古·残句》,是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所作。


那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时期,胸怀革命倾向的毛泽东常和同学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等人去长沙的湘江中去游泳。

大家知道,毛泽东一生最爱的运动莫过于游泳,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中流击水,自主沉浮,祖国的大江大河中都留下了他搏击风浪的身姿。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毛泽东先后游过长江、珠江、湘江、钱塘江、庐林湖、韶山青年水库等大小河流水域,多次到北戴河的大海中畅游,17次畅游长江。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表达了毛泽东无比的自信和远大的志向。可以说,青年时的毛泽东就立志为拯救中毕民族而奋斗。

这首诗是青年毛泽东在湘江游泳时有感而发,可惜全诗并不没有传下,仅有此二句记忆犹新,故为残句。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这样批注道:

“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虽说全诗没有传存有点缺憾,但仅此两句也不失为颇有震撼的励志诗词,这也是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古人道:人生不满百,常怀天下忧。“自信人生二百年”表达了诗人豪迈的家国情怀;而“会当水击三千里”呢,则以夸张的手法,体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必胜信心。

尤其是“会当水击三千里”这一句,是由《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引申而来。


借古喻今。大鹏展翅,俯瞰大地,如闪电般地掠过水面,给我们描绘了翱翔千里的壮丽画卷,寓意着诗人无比自信的人生勇气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可以说,从这两句言志诗中,可以看到毛泽东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斗争精神,后人常常以此来激励自己,克服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和坎坷,从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