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对汉民族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小熊中国游


张骞出访西域是中国第一次走出“丝绸之路”,这也是一条见证中国汉文明兴衰存亡的一条路。也验证了今天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的思想,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

初窥西域,不幸被俘

西汉年间,汉武帝一直深深忌惮匈奴建立的统一奴隶主政权,还经常侵占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中原居民。在得知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决定沟通与西域的联系,欲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匈右臂“。于是乎,汉武帝派遣张骞带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从长安浩浩荡荡出发了,哪知流年不利,还没到大月氏领地,就在河西走廊被匈奴人扣押下来。匈奴人也知道张骞出使西域是来给自己添麻烦来了,于是为了拉拢他,让他投靠己方,打算色诱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给他塞了个漂亮媳妇,指望他投诚。

可张骞一直记得汉武帝临行前的嘱托,于是表面上假意投诚在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并娶妻生子。但他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匈奴人对他的看管松懈,张骞趁着戒备松弛逃了出来,辗转到了月氏。

来到大月氏领地后,才发现大月氏已无心复仇,毕竟现在迁到了大夏,民众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也自然不愿意去流血拼命,去攻打匈奴。无奈之下,张骞就只好返回长安,可是命运真的是造化弄人,他再次被匈奴人抓住,不过最终张骞趁着匈奴内乱,再次逃脱,回到了长安。

张骞虽然这次出使西域主要目的没有达到,还被匈奴囚禁十余年,但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也收获满满。第一点使汉朝对西域各国有了深刻的了解。第二点深刻的影响汉武帝,奠定了汉武帝向西扩张的格局,第三点对丝绸之路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使西域,贸易开启

由于大月氏的怯场,汉武帝的计划落空了。于是,汉武帝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联合乌孙搞一搞匈奴。虽然这时的匈奴被霍去病打的提心吊胆。这时张骞再次隆重登场,开开心心的再次出使西域,谁知这时的乌孙国内战乱,在加上本身对匈奴臣服多年,不敢起反叛的心思,但又舍不得张骞带来的礼物。于是乌孙也派遣自己的使者跟张骞一同回长安,而且,还带了超多西域的好东西:波斯地毯、胡饼、孜然、琵琶等。汉武帝一看心里美滋滋,想着乌孙还是挺上道的。而乌孙的使者看到西汉的富庶与强盛,遂与汉朝结盟。其他的西域诸国也纷纷效仿派遣使者,从此开始了中西方的贸易,文化交流。

司马迁曾评价: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总结

张骞出使西域,一开始是抱着联合西域国家制约匈奴的军事目的,不想阴差阳错的打通了西域大门,为汉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根基。后来者,班超正是靠着张骞的经验足迹,开拓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从此,不仅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孔道,还把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南欧的直接交往给建立起来,并日益密切。

笔者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对汉民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引入新的蔬菜瓜果,各种新型商品,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得汉民族开阔了眼界,让汉朝人认识到,哦,世界原来这么大啊,汉朝以外也还有很丰富多彩的东西。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可以使人的思维更活跃。


奇文笑谭


张骞出使西域影响四方面:一促进民族融合,增进内地与西域地区各族交往和彼此了解。二是引进了物产丰富了各地文化经济生活。中原内地丝织品瓷器等手工业品传入西域地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西域的作物输入内陆,葡萄,苜蓿胡麻等等;三是拓展内陆交通,丝绸之路开启始自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增强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四是疆域拓展。汉武帝统治时期,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公园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立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最后归属中央政府管辖。这亦可归结为张骞出使之后的促进作用。


相仁三女


张骞出使西域,本来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对付匈奴的,但这个目的虽没达成,却让大汉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要知道古时候通讯和交通极不发达,汉朝不知西域,西域也不知道大汉,张骞走了这么一趟,大家就彼此都知道对方了,又明白了路怎么走,那就可以通商,互通有无嘛。所以,我觉得张骞出使西域对汉民族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