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社會學視閾中的律師

疫情社會學視閾中的律師塑造


(一):運籌

三十年前,"運籌“這個概念很流行,主要講科學安排丶科學分配丶科學籌劃,以達到最優效果的理論。從此次武漢防疫來看,物資的調配丶醫護的安排丶場地設備的配置丶處置措施的先後……等,少不了運籌專家的指導!就律師而言,運籌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證據的收集丶整理丶取捨,證據的使用節奏,調查的安排,出庭人員的組合丶庭前法規的準備,出庭的思路丶發言提綱,沙盤推演等等,無不體現運籌,運籌好了,有的放矢,效果就會可以,這對當事人也有好處,也是對當事人負責任,否則,一腦子糊塗,則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也是不符職業操守的。

(二):從眾

武漢疫情以來,各種消息滿天飛,真消息在傳丶假消息在傳,不真不假待核實的消息也在傳!傳來傳去,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辦!

聽說雙黃蓮能抗毒,很多人徹夜排隊,有的家庭是傾巢出動,這是什麼現象?社會學叫:從眾。最典型的比喻是,一個人仰頭看天空(其實天空什麼也沒有),結果在他周圍聚集了一群人,一起“仰望星空”,這就是從眾現象。作為律師,執業時千萬不能有從眾心理,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深入社會丶深入書本丶深入法規丶更要深入案件之中或者項目之中,要深入一線(我五十多了還堅持在一線),否則,不是別人騙你,而是假像騙你;作為律師,必須要盡職盡責,不然,少不被蒙弊,遲早要跌跤,不是別人讓你跌跤,而是你自己耳不清丶目不明導致的。

(三)博弈

在中國古代,把下棋稱為博弈,到了上個世紀,西方人發明了"博弈論",意思是局中人,通過隨機互動,變換不同的方案策略,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此次抗擊新冠病毒,事實上局中人有兩個:病毒和我們,病毒為了達到生存發展和攻擊的目的,不斷的變異丶不斷地傳播丶不斷地繁衍,希圖擴大它的攻擊效果,而抗擊病毒的人們,則不斷採取新的手段丶新的方案、新的應對方案,來阻止病毒的傳播,並希望縮小它的影響,並最終消滅病毒的傳播。從防護丶到隔離丶到治療丶到提升自身免疫力,各種策略和手段並用,綜合治理,從源頭控制丶到事中控制丶到事後處置,無不是一博弈的過程。律師業也一樣,隨時代發展,律師業也在變化,有時候法律風控重要丶有時候民企負責人犯事較多丶有時出口騙稅業務激增……等等,不一而足,千萬不能固守一城一地,時易事移,要根據不同情況,組織力量隨時調整應對,以期效益最大效果最佳。

(四)平等

社會學認為,人生而不平等,地位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性別不平等,社會上不平等是天生的,是自然法則也是社會法則,是或然性也是必然性。

但是,生老病死是平等的,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無論皇親國戚,抑或庶民乞丐,每個人都要經歷。就拿這次武漢疫情來講,它不分地位丶不分貴賤,不分貧富,不分男女……眾生一律平等,病毒面前沒有特殊,均一視同仁,沒有優待,無論在社會上何種角色,只要你不防護,照樣讓你生病!所以,我們應該眾志成城,男女老幼,遑論貴賤貧富,應該攜手共進,抵抗病毒!律師業亦有平等及不平等之現象,對於出不起律師費的,我們應該法律援助;對於經濟狀況不佳的,則應該減免收費;對於案件重大疑難而經濟條件可以的則應合理收費(也可以捐部分給希望工程)。所以,所謂平等與不平等,皆事在人為耳。

(五)角色

社會學認為,社會是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是角色,同時每個人又分飾不同的角色,比如分飾:父親丶丈夫丶兒子丶員工丶領導的角色……無論唱唸做打,皆有定數。

角色理論認為,人們在舞臺上的表演,即按“劇”中人的方式行動,或態度,是由劇本、場景、導演的指示、同伴演員的表演、觀眾的反應以及演員本身對角色的理解和扮演技能等來決定的。比如說武漢抗疫中的官員丶醫護丶商人丶警察丶聯防丶衛生防疫丶城管丶小販丶病人丶疑似者丶被防護者,每個人均按規矩行事,按規矩說話,按規矩辦事。比如,湖北省長,武漢市長,他們講話要對大眾負責,另外,他們又是別人的部下,一方面又說給大眾聽丶同時又說給上級領導聽,至於說話的水平丶分寸,行事的風格,每個人拿捏的不一樣!但無論中外,都應該做到真實丶坦誠,不能文過飾非、誇大其詞,亦不可胡講八道,蠻幹瞎幹!我們看到,不僅武漢,其他地方的人員儘管角色不同,但基本上都很辛苦!我們是律師的角色,儘管在家可能角色是兒子,是父親,是女婿,但我們職業的角色是律師,我們角色的規矩是:一要守律師法;二要對當事人負責,為當事人謀利益,恪盡職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