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VS《甄嬛传》,甄嬛大获全胜


本文作者:方舍予

国庆档的《姜子牙》看得我非常难受,心情都变得很沉重。

不得不说,特效确实做的非常好,流畅绚烂,行云流水,大场面宏伟又浪漫,很多电影截图拿来当壁纸都没问题。作为动画电影,故事定位在天界,在画面上就远离了真人电影的环境,用特效构建想象当中的理想国。

《姜子牙》VS《甄嬛传》,甄嬛大获全胜

效果确实不错。

除却特效,很多为人诟病的是这部电影剧情上的价值观有问题,姜子牙要的是绝对的公平正义,而抛却了现实世界师尊所谓的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很多人调侃这是拿着领导的钱不干正事,这么说似乎还真没什么问题。

不过价值观什么的暂且也不聊。

我们来说说这部电影的风格,与一般定位小孩子视角纯真世界的动画电影不同,《姜子牙》这部电影风格暗黑压抑,根本不适合小孩子观看,这部电影就是给大人看的。

《姜子牙》VS《甄嬛传》,甄嬛大获全胜

《姜子牙》虽然不属于绝对恰烂饭的电影,但是我的观影感受却非常难受,具体来说,还是整个剧情完整性的问题。

不说主题上没有弘扬了真善美,与外界抗争过程也一直煎熬痛苦,仿佛承受巨大冤屈上访的底层市民。

最近刚好在重温《甄嬛传》,我就拿《甄嬛传》的人物来对比一下《姜子牙》。

《姜子牙》VS《甄嬛传》,甄嬛大获全胜

1,人物性格单一

甄嬛的一些行为虽然匪夷所思,比如把安陵容送的衣服赏给浣碧,但是整体来说人物塑造还算饱满,性格黑化反转也有据可依。尤其是大结局时,已经物是人非事事休,就算剧里不做回顾集锦,我们脑海中也会回放起甄嬛当年进宫,第一次被临幸,第一次怀孕时与大橘猫甜蜜的样子。

而姜子牙在剧情刚刚开始,就属于他个人人生灾难的开始,以他为首带着小狐狸,全程哭丧个脸,开始了调查研究案件的一个半小时开场。

《姜子牙》VS《甄嬛传》,甄嬛大获全胜

像是切掉了整个人物性格在剧情中立人设的前半部分,一直绝望着绝望着,终于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了,观众也跟着姜子牙松了一口气。

给我的感觉像什么,像《甄嬛传》里甄嬛陷入复仇的后阶段,前面没了。

导演给出的解释是,电影原本的剧本有150页,拍出来大概是200分钟,但是出于商业化的考虑,最终删减为110分钟。

《姜子牙》VS《甄嬛传》,甄嬛大获全胜

2,细节模糊,整体混沌

把200分钟的动画电影凑近110分钟的电影里,本应该拥有更加夯实的内容,细节处更加饱满,可看性更多,但是这个封神宇宙的概念其实对于创作者自己来说也是模糊不清。

嘴里叫着人妖神三届,但关于人神关系的视角十分狭小,除了故事涉及到的地点,用大特效场面维护进程,其他的都用强光一照,忽悠自己忽悠观众。

《姜子牙》VS《甄嬛传》,甄嬛大获全胜

不仅如此,情节进展十分拖沓。

以前常听老师说一嘴编剧知识,说国内的编剧创造事件进展喜欢利用上帝之手创造偶然,让主角相遇在发展,国外故事里主角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强,人物自己去找故事。

《姜子牙》里,接近于姜子牙自己去找故事了,但是故事十分难找,创作者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只能将40字的流水账扩充成100字填时间,加不了大剧情就加小景色,最终一集甄嬛复仇的大结局被加到了起码20集的电视剧。

《姜子牙》VS《甄嬛传》,甄嬛大获全胜

就这还是200分钟缩减成的110分钟,我完全感受到了这部电影前面的状态是,一张试卷,这里我会写先写,哪里我记得一点我背过,到了考试快结束的时候,快点这里没大结局,哪里过程公式没推演。

大结局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可以回忆感慨终于正义得到弘扬的美好画面,只是由衷的跟着姜子牙感慨,电影终于结束了啊,真累。

最近几年不知道怎么个风向,国漫喊着越来越好的口号,但是却都往视觉效果充沛的角度去发展,看着包装越来越华丽了,内里却始终是惹人非议。

前几年的《齐天大圣之大圣归来》就开了这个头,剧情不够,拿MV硬凑。

最后,《姜子牙》不适合小孩子观看。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