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經典解讀: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是规范仪式的总称。它包含礼和制。制,是法规、制度,是行为准则;礼,是人伦关系的各种礼仪、礼节。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和平发展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约束大家向善的最后底线。因为有些人维度不够,他不通道,不通德,不懂仁不懂义,没办法让他们按照仁义道德去做,又希望他们有一个最基本合理的一种状态。就只有用礼的这种方式来约束一些低维的人,制定出一些向善的基本条框,来约束大家的这样一种体系,我们把它叫做制度,通过这种制度来规范大家的行为。

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更多人有一个最基本的约束和行为准则。礼是义的显化,

是建立在赏善罚恶的基础上,但更多强调的是罚恶和"你不准做"来框住大家恶的行为,是对恶的一种管理。通过管理恶、去恶的方式,来归拢向善的力量。所以人之所履,就成了大家都必须遵守的。

素书经典解读: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宇宙生成之后,就自然出现天尊地卑的高下之序,然则天地之间的万物生成群体之后,亦会自然出现尊卑有等、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自然之序。这些秩序是自然的、非人为的。故庄子曰:"宗庙尚亲,朝庭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论语》亦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此可证,"礼"是人伦的自然之序,所以每个人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要遵守,以达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秩序,才能够保持各种关系的和谐,维持社会的稳定。

对于"礼",道家认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儒家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曾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蕙",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就一般意义来讲,它展示好的品质,但如不以礼规范,往往是要出问题的。所以,无论何种好品格,一定要用"礼"加以节制,加以中和,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由是,孔子把"礼"看成是儒学的核心,个人修养的落脚点,人伦有序的法度。

素书经典解读: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礼,对国而言,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组织而言,就是规章制度;对家庭而言,就是家道家风;对个人而言,就是礼仪规范。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组织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有了它,社会才能井然有序,组织才能有序发展,人们才能和谐相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一旦礼制被破坏,社会秩序便会混乱,人的自私、贪婪、暴力等恶劣品性就会得到滋长,人们会变得无情无义,到时还何来幸福美好的人生呢?人不是独立存活在世界上的个体,而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和谐美好,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如果我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言谈举止都能够守礼,那么放肆、怪僻、邪恶、浮夸等坏毛病又能从哪里产生呢?

素书经典解读: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礼,是出自对人的尊重,并通过内心的倾慕和外在的尊崇表现出来。倘若对别人没有那种尊重之心,即使作出一副恭敬有礼的模样,也只能是虚礼。相反,如果对他人有一颗敬重的心,不论你有否向人行礼,实际上都已经是真正的"礼"了。所以,它对低维的人是一种约束,是一种形式行为上的表现。而对通道、德、仁、义这样高维的人而言,这是一种基本的自然常态,是一种谦卑低调的品质,是对他人的托举。虽然表现形式一样,但是对高维的人而言其实没有意义,他根本不可能去违反。

礼是比较低级的一种约束,强调的是惩恶,那么也就意味着到了一个比较低维的一种状态里面了。 什么样的礼制决定什么样的人伦环境,礼的维度不同,创造出不同的人伦环境

素书经典解读: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夫欲为人之本,本是指真理。什么是真理,道就是真理,是本源。所以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寻道,悟道,明道,合道。而道就包含了德、仁、义、礼,缺少一个都不是道。所以,一个自然的人,一定是同时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质的,不可能缺少任何一个。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是万民之首,故以王代人。人的本质及表现形式亦合于道。故《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既此,人应内心忠诚,体于道,怀于德,应之以仁,处之以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