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傳統節日的價值迴歸?

漫談Q先生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中國人每年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日子。我們的祖先為什麼重視清明的祭祖?孔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祭祀是懷念祖先、紀念祖先、效法祖先,繼承祖先的美德,它的效果確實給社會帶來淳厚的風俗,和諧的社會,禮義之邦,長治久安,產生很大的效果。

所以中國在世界上五千多年的歷史,還能屹立至今,就是得力於祖宗的教誨,這是我們應當要感恩戴德的。要把祖宗的教誨認真落實,再推廣到全世界,這個世界才能夠真正的化解衝突,得到社會安定,世界和諧。

可是我們看到現前的環境,可以說是在整個人類歷史當中我們遇到了空前的混亂局面,帶給我們許多的災難。這個原因就是缺少聖賢人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誨。因此我們對於清明節就格外的重視,我們利用這個節日提倡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幫助社會安定,幫助世界和諧。

我們紀念祖先,要找三個根,然後接著專攻中國傳統文化,鑄造今天的聖賢,成就今天的佛菩薩,和諧社會決定可以落實,和諧世界的理想也不會落空,這是我們紀念先祖真正的意義。



滌塵梵修


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演繹傳承下來的寶貴遺產,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和載體, 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

政治意義。傳統節日的迴歸,可以增強群眾的民族意識,培育強烈的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共同奮鬥的強大意志。否則,盲目崇尚西洋節日,會瓦解民心,腐蝕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意志。

文化意義。傳統節日的迴歸,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民族文化,使中華文化逐漸走向世界,引領世界。

社會意義。傳統節日的迴歸,可以進一步增強家庭觀念,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大而化之,對於凝聚民族情感,凝聚社會人心,增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如傳統的春節,不論天南地北,每個遊子不遠萬里,都要回家。這種強烈的家庭觀念,是維繫親情的重要紐帶。



文字禪行者


形式在那,精神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