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求魯迅寫詩,並表示就算是白話詩也行,魯迅送他首高水平七律

1917年,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給魯迅去了一封信,信寫得很誠懇:

餘想請先生為北京大學設計一枚校徽,也不必多複雜,只需將先生一向倡導的美育理念融會貫通即可。

好友求魯迅寫詩,並表示就算是白話詩也行,魯迅送他首高水平七律

為北大設計校徽這種事,沒落到專業學美術的專家們手裡,卻被魯迅接下來了。這一年的8月7日,魯迅把設計稿交給了蔡元培,北大現在用的校徽就是在此基本上修改而成。

這件事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魯迅先生並非只會寫小說、雜文,他的設計功底也是很強的;其二,魯迅在當時是很受尊重的,不然蔡元培不會把這個重任交給他,而他對於朋友們的請求也都是盡力為之的,哪怕人家曾十分客氣地表示:不必多複雜。

好友求魯迅寫詩,並表示就算是白話詩也行,魯迅送他首高水平七律

無獨有偶,1935年,好友許壽裳也求了魯迅一件事,請他寫一首詩送給自己。許壽裳先生是魯迅相交30多年的摯友,兩人志同道合,友情深厚。這一年,魯迅先生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了,或許是希望能留住老友的筆跡,許壽裳便特意準備了一張質量不錯的宣紙,希望魯迅能寫首詩。許老擔心這會給魯迅帶來負擔,所以也特意交待,就算是白話詩也行。

第二年的7月,許壽裳再來看望魯迅,魯迅已經躺在了病床上了,他讓人把宣紙拿了出來。紙上用十分俊朗的筆鋒,寫著一首高水平七律,這首詩就是傳到現在的《亥年殘秋偶作》。答應了朋友的事,魯迅總是能這樣高標準地完成。

《亥年殘秋偶作》(作者.魯迅)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髮寒。

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好友求魯迅寫詩,並表示就算是白話詩也行,魯迅送他首高水平七律

魯迅一生寫過不少古體詩。“我以我血薦軒轅”、“於無聲處聽驚雷”、“相逢一笑泯恩仇”,這些酷酷的詩句,都是出自他之手,哪怕是如今讀來都能讓人感受到那股凜然正氣。此次寫給好友的這首詩,是他生前寫的最後一首,也一樣是高水平之作。從遣詞來看,它巧妙地化用典故,不露聲色諷刺了當局的懦弱和無能。同時,從格律上來看,它的對仗也是極工整的。

首聯,“曾驚秋肅臨天下”其實是一語雙關的,看似寫景,其實也指當時嚴峻。他表示自己學不會像那些“御用文人”一樣,寫一些拍馬屁的文字,只能遵從自己的內心,這裡詮釋的正是“橫眉冷對千夫指”式的人生追求。次聯,寫的是當局的很多官員紛紛撤走,完全不顧百姓。“金風蕭瑟走千官”這7個字,其實化用的是唐代詩人岑參的名句。

好友求魯迅寫詩,並表示就算是白話詩也行,魯迅送他首高水平七律

頸聯,“老歸大澤菰蒲盡”是指自己已是衰年了,想學古人隱於江湖卻無處可歸;“夢墜空雲齒髮寒”指的是自己在夢裡想扶搖而上,卻從雲空上落下,覺得渾身發寒。這兩句其實用的是屈原上下求索而不得的意象。其實,以魯迅當時的名望來說,他根本不愁無法謀生,只是他不願意低頭而已。

說實話,這首詩寫到這兒,我們已經能看到魯迅的文字功底了。但如果就這樣一直寫愁,那顯然不是魯迅的風格,最後後兩句,才是真正能體現魯迅人生格局的地方。夜色中,魯迅側耳傾聽,希望能聽到一聲雞鳴,然而四下無聲,一片寂靜。“竦聽荒雞偏闃寂”中,一連用了4個字:竦、荒、偏、寂,來烘托這種萬馬齊喑,詩人的失落之情可想而知。但是最後他卻看到了希望,“起看星斗正闌干”,他起身看見天上的星斗已經橫斜,這意味著天真的快亮了。

魯迅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文人。當局的“御用文人”們在粉飾太平時,他敢站出來,一針見血地指出種種弊端。而當一般文人都失去希望時,他能在暗色中找到那一絲光亮,他從來都是一個樂觀者,哪怕在最艱難的歲月裡。

好友求魯迅寫詩,並表示就算是白話詩也行,魯迅送他首高水平七律

許壽裳收到這首七律後,珍藏了多年。在後來他回憶魯迅的《懷舊》一文中,他這樣評價這首詩:詩哀民生之憔悴,狀心事之浩茫,感慨百端,俯視一切......

是啊。躺在病床上的魯迅心事浩茫,卻仍有俯視一切的格局。這首詩交給許壽裳3個多月後,魯迅因病離世,令無數中國人痛心。出殯時,上海現數萬人送行的場面,16位名人為他抬棺。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