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过半是他的门生,现鲜有人知道他

亲们肯定都知道“两弹一星”,因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让我们中国人挺直了脊梁,增强了我们国家国防实力,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国际地位。而为我们造出“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他们的努力追求和无私奉献,让我们敬佩不已!

两弹一星元勋过半是他的门生,现鲜有人知道他

但很多亲们都不知道,“两弹一星”元勋23位,有13位是他的学生或与师承于他,而他也因此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他还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并识人一流,将清华由一所学术空白的留美预备学校建产,如今的地位。曾昭奋教授赞叹此为“神话般的成绩”。

李政道称他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周光召说他是“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

他的工资甚至比毛主席还高。

他就是叶企孙。

两弹一星元勋过半是他的门生,现鲜有人知道他

3.

叶企孙是上海人,父亲是清末的科举出身。

1911年,不到13岁的叶企孙考上清华学堂,成为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

1918年,20岁的叶企孙考取了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去往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二年后他去往哈佛大学,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里,他测量出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普朗克常数 h值。这一结果被公认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精确的值,在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十余年。

两弹一星元勋过半是他的门生,现鲜有人知道他

4.

1923年,叶企孙哈佛毕业后婉拒了导师的挽留,怀着科技救国的梦想毅然回国,执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物理系,从此开始了他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

1925年,正好清华筹建大学部,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科副教授,之后物理料改为系,他成为系主任,及至后来他又组建清华理学院,任院长。

他也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

在他看来,培养优秀的人才,以科学兴国尤其重要。

他先后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到清华理学院任教。

他培养了物理系学生王淦昌、赵九章、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等,理学院其他系学生陈省身、华罗庚、袁翰青等,为新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

有人统计过,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时,数理化学部半数以上的学部委员均来自清华。

而他却对学生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

两弹一星元勋过半是他的门生,现鲜有人知道他

5.

他在聘期吴有训到物理系任教时,为了以示尊重,给吴有训的工资比自己这个系主任还高,之后又推选吴有训为物理系主任,以后后来的理学院院长之职。

他对实验尤其看中,对于学生李政道,他说:我批准你免课。但实验你必须做,绝对不许缺课。”,在李政道以为自己成绩95分以上时,他却只给了他83分,理由是:“你的理论成绩几乎得了满分,但实验成绩拖了总分的后腿。如果实验不行,理论分数永远不可能得满分。”

而当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提出让才来清华二年的”资料室职员华罗庚为教员,并负责讲授本系大学微积分课程”时,其他人皆惊讶诧异,是他的支持让华罗庚得已任教,并之后前往剑桥大学深造。

他也同样爱重学生,在学生王淦昌没钱回家的时候,资助他,还有不少学生吃住在他家。

据说当年叶企孙的工资是360元,但因为他是中科院学部委员,每月有100元的补助,所以他的固定收入是460元。而那时候毛主席工资也才408元呢。

当年那样阔绰的叶企孙却把钱多数用于接济学生和给穷亲戚了。

两弹一星元勋过半是他的门生,现鲜有人知道他

6.

叶企孙同样也是爱国者,在卢沟桥事变时,他放弃出国,负担起抢运图书、仪器的重任。

而我们很熟悉的电影《地雷战》,是否以为地雷真的是我们的农民兄弟自己研制出来的?

事实上却是他的学生熊大缜放弃出国机会,弃笔从戎,加入八路军,利用专业知识为部队制造出来的。熊大缜还制造子更多的烈性炸药、地雷、雷管、无线电等军需品。而叶企孙又派一批清华师生职工穿越日军封锁线进入冀中,以技术支援抗日游击战。同时,他本人在天津,在日军监视下组织大学爱国师生秘密生产TNT炸药、无线电发报机等,偷运至冀中供应抗日部队。

两弹一星元勋过半是他的门生,现鲜有人知道他

7.

叶企孙先生一生未娶,无儿无女,他的学生就是他的亲人。

1977年,叶企孙平静辞世,终年79岁。

两弹一星元勋过半是他的门生,现鲜有人知道他

1995年,清华大学对他树立了铜像,来怀念这位为清华,为中国奉献了一生的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