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害怕过,但从没退缩过

曾经害怕过,但从没退缩过

原标题:曾经害怕过,但从没退缩过!

记者姜慧仁

4月13日,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了援鄂返平的马向荣。他向记者述说了那段不平凡的经历。

1月26日正月初二,医院紧急通知要抽调人员赶赴武汉抗疫,马向荣因参加过非典应急救援保障,便主动请缨。27日中午接到通知,立即出发奔赴武汉。28日(大年初四)下午抵达武汉后,由于疫情形势严峻,经过简短的培训及练习穿脱防护服后,紧急进入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隔离病房,开始收治病人。

马向荣是一个有着28年呼吸科临床工作经验的主任医师,作为第四临床救治组的组长、专家,他以高度的责任心,迅速投入到临床一线的救治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衣服被汗水湿透、身体疲劳、极度不适……马向荣时刻鼓励自己与队友要坚持,在临床一线与病毒战斗。

马向荣的第一个夜班是1月30日,当晚下班前突然来了6个重型和2个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由于刚开始对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信息系统和流程不熟,加之护目镜雾湿,模糊不清,开医嘱、写病历,都是在摸索中进行。平时一人20分钟的病人治疗处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至少要一小时。小组队员分工急救,用了3个多小时才安置完病人,下班推迟了2小时,那天,他们连续工作12个小时。

其后几天,依照“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原则,马向荣所在的病区迅速收满了病人,而且又接管了一个病区,两个病区80余张床位,满负荷运转,病人大部分都是重症。

“许多患者都是聚集性发病,全家感染,一家几口人都在住院,且住在不同的医院,家属谈病情、治疗签字都很难,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差,基础疾病多,感染新冠病毒后,肺部炎症发展迅速,很多病人因此都深感绝望。在诸多困难下,治疗组强化了与患者的沟通,并进行心里疏导治疗,鼓励患者,增强信心。经给予高流量吸氧、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病毒、调节免疫、对症支持治疗,并结合中药综合治疗,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经过2至3周的精心治疗,许多新冠肺炎患者由重型转为普通型,病情明显好转,出院人数与日俱增,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经过53天的努力工作,马向荣所在的治疗组共治愈患者48人(其中包括本组抽调到协和医院医师管护的20人),危重型10人,重型18人,轻型12人,普通型8人。

马向荣回忆,有一位患者咳嗽、气短、发热1周,先到社区隔离点及方舱医院服药治疗,发热好转,但仍有气短,核酸检测一直呈阳性,转到马向荣小组治疗后,立即调整治疗方案,10天后,患者气短明显好转,肺部病灶明显吸收,核酸检测转阴性。患者很高兴,出院时写了感谢信:“各位舍家舍命,不畏艰险,不计小我,迎难而上,换回了我和武汉市民的生命与宁静生活。我不会忘记你们,武汉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一封封感谢信是对马向荣及队友的赞扬,也是对平凉援鄂队员工作的肯定。

援鄂的经历让马向荣感叹,虽然辛苦,有时劳累到身体承受极限,但他时常被英雄的武汉人所感动着。他表示能够参加援鄂医疗,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让自己的人生接受了一次盛大洗礼,深感欣慰。

“我们曾经害怕过,惆怅过,但从没退缩过,后悔过。”马向荣说。

来源:中国甘肃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