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些恶习,小心被社会淘汰!如何培养一个不会被淘汰的孩子

小吉妈妈


转眼步入中年,我们已经知道,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


尽管如此,我们身为父母,难免想要多为子女铺平一些道路,尤其如今社会发展这么快,瞬息万变,一不小心就要被社会淘汰掉。


高铁票已经取消,我们刷脸就可以上火车;


家乐福和沃尔玛也都要慢慢被"新零售"取代,收银处是自动收银,不再需要收银员;


好多银行也撤销了营业点,原来光鲜亮丽的银行柜员,也逐渐面临失业的风险……


那么,20年之后,世界又会变成怎样呢?

孩子有这些恶习,小心被社会淘汰!如何培养一个不会被淘汰的孩子

以下这三组数据是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兰海预测的未来。


第一组是20和47%。也就是说现在的工作20年之后有47%会消失,将近一半的人会失业。


第二组是20和65%。20年以后可能有65%的工作岗位是现在的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三组是45%和55%。是指每个人进入职场工作的时候,实际上使用到或者被评价的综合能力当中,只有45%源自学校学习的、可以用标准化方法测试出来的结果;而剩下的55%是我们身上所拥有的其他的基础能力,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

孩子有这些恶习,小心被社会淘汰!如何培养一个不会被淘汰的孩子

而20年之后,我们的孩子刚好成为社会主力军,要怎样才能保证孩子不被社会淘汰呢?


首先,我们要改正孩子身上的那些缺点。


一:不自律。

常听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上课走神,写作业不认真,90分钟的试卷做半天也做不完,其实这都是孩子不自律的表现。

他们太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克制内心的躁动。对自我行为不懂约束,也不懂如何克服欲望。


二:没有教养的孩子。

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经常看到新闻,孩子非要买玩具,妈妈不肯,孩子就在超市对妈妈拳打脚踢,甚至以死相要挟。还有在公众场所,比如高铁里面,大声喧哗,骚扰邻座,甚至抢人家东西。这种情况下,家长一旦不及时纠正制止,长大后孩子就会变得没有情商,凡事只以自己为中心。领导开会,他敢呛声,领导夹菜,他敢转桌,领导批评,他就敢跟领导打架……


孩子有这些恶习,小心被社会淘汰!如何培养一个不会被淘汰的孩子

三:不独立的孩子。

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衣食住行全部由家长一手包办。上了大学还不会洗衣服,把脏衣服攒起来带回家给妈妈洗。长大后,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受不了,被领导骂了,工作任务繁重了,或者跟同事闹矛盾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逃避,宁愿大费周章换工作,也不肯去尝试解决问题。


孩子有这些恶习,小心被社会淘汰!如何培养一个不会被淘汰的孩子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呢?

一:对新事物保有好奇心的孩子。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总是想一探究竟。但许多父母,喜欢用"别乱问"、"别乱动",类似这样的话来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与其早早地赶着教孩子数数、认字,更希望父母能早点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如果总是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就早早将各种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们,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养,兴趣很容易被磨灭。

二: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孩子。

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其创造的巨大动力。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发明。正是拥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才激发了孩子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孩子有这些恶习,小心被社会淘汰!如何培养一个不会被淘汰的孩子


三:懂得管理情绪的孩子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当孩子哭闹时,家长正确的引导不应该是压制孩子的情绪,而是让孩子正确认识到,什么样的宣泄方式是有效的,从而在下一次情绪爆发时能够懂得处理情绪,平复心情。

拥有管理情绪的能力,日后即便是处于逆境,孩子也能够在强大内心的控制下,转化情绪带来的巨大波动和伤害。

四: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

在一个房间里,有几个小孩和一些零食。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立刻吃掉这些零食,也可以过段时间再吃,但那时的零食会增加。最终,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忍耐了下来,研究人员也兑现了承诺。

而实验并没有结束。20年后,研究人员再次追踪这些孩子,发现凡是能实现延迟满足的孩子,成绩更好,成年后更加成功。

世界变化很快,所提供的选择也很多。而要在众多选择中懂得如何取舍,如何权衡和判断则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心智、独特的创造力、以及完善的人格。除此之外,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的孩子,都将会在20年后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核心。


好了,各位家长对育儿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欢迎留言评论,我们会精选您的留言放到留言板。

本文所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