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歲是閱讀的黃金時代

三十五歲是閱讀的黃金時代


這是我在疫情期間養成的習慣:每天上午一家人泡好茶,關了微信,開了音樂盡情讀閱讀一小時。每天的閱讀一小時,成為我的獲得莫大享受和巨大收益的事情。

對於我來說,熟年之後讀書,跟之前讀書,快樂的等級倍增。

必須說一個前提,那就是三十五歲之後,我不被任何人任何原因逼迫讀書,當我打開一本書的時候,是我真的想要讀的。

閱讀的好處被人說得太多,以至於我們的讀書經驗大多是被迫的,老師要我讀,家長要我讀,面子要我讀,工作要我讀,三十五歲之前,我自己想要讀的情況並不太多。

三十五歲之後,如果每天都要讀書,你可以問問自己,最發自內心的想要讀的書是什麼,為什麼是這一本,問完你就馬上開讀一小時。

相信我,自由自主閱讀帶來的快樂都讓你驚喜不已。


三十五歲是閱讀的黃金時代


我極度喜歡虛用的書

三十五歲之後,我極度喜歡虛用的書。

在這種自由的狀態下,我意外地發現我極度喜歡虛用的書:比如哲學書和理論書。

理論書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你已經對這個世界有了一些閱歷之後,實實在在體驗過生命是怎麼回事之後,你在看總結生命規律世界規律的書,你會深深地懂得聖人先哲的智慧。並會因為世界上有一個人居然這樣想,想得這麼好,而且被你讀到,你會因此激動不已。

我最近讀西塞羅的《論老年》,他是這樣寫生命和死亡的:

年輕人的死亡猶如熊熊烈火被一場暴雨所澆滅;而老年人去世就像一團火在沒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況下漸漸燒盡而自行熄滅一樣。


青綠的蘋果很難從樹上摘下,熟透的蘋果會自動跌到地上。人們像蘋果一樣,少年時的死亡,是受外力作用的結果,老年時的死亡是成熟後的自然現象。

我認為,接近死亡的“成熟”階段非常可愛。越接近死亡,我越覺得,我好像是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旅程,最後見到了陸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鄉的港口靠岸了。

我是在清晨六點全家都沒有醒來的時候讀這一段的,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歲月,想想自己的中年和將來老年,幻想自己如在故鄉的港口靠岸的那一刻,生命如音樂一般優雅而富有節奏,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由此我慢慢能夠理解西方重要的思想家哲學家都以西塞羅為師的原因。

最近出版社邀請我為法國哲學家奧斯卡·伯尼菲的新書《與莊子哲遊》(尚未出版)寫推薦書評,我看見奧斯卡比較儒家和道家的區別時,說就是亞里士多德和蘇格拉底的區別,我很喜歡這種跨越時空直指本質的比較。

我曾經非常嚴肅地想過自己更加接近儒家還是道家,我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看到這裡,我心想原來如此。

讀虛用的書有點像練瑜伽的時候做腹式呼吸,你在吸氣的時候肚子鼓起來,在呼氣的時候把肚子收緊,因為這跟你平時的呼吸習慣完全相反,以至於你僅僅為了腹式呼吸就得全力以赴。

也因為這樣的全力以赴,你清空了身體和大腦的全部雜念,變成空的狀態,你就開始靈動了起來。每天讀一會兒虛用的書,在精神世界裡面,就有腹式呼吸的作用。

三十五歲是閱讀的黃金時代


我極度喜歡實用的書

三十五歲之後,我極度喜歡實用的書。

三十五歲之後你可以非常明確自己是什麼領域的人了,也就是有了自己的專業。但這個時候,也很容易孤獨,年頭夠了,你很容易在某一專業領域深潛,但你抬頭來,發現世間跟一樣關心這個小話題的人很少。

你發現你關心的事情,很多人不關心,你興奮得像開水一樣沸騰的話題,周圍的人看起來像一塊寒冰。

這時候,你在書中看見另外一壺燒得滾燙的、興奮得在呼嘯的水,你會跟他一起嘯叫起來,你們的聲音迴盪在思想之谷。

也許你的客廳空蕩蕩,書房裡面卻住滿了那些三天三夜不睡覺都說不完話的朋友。

三十五歲是閱讀的黃金時代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研究寫作教育,每個週末都在當兒童寫作課的老師,週中設計課程、教成人寫作和培養年輕老師。

但是不客氣地說,真正像我這樣一天幾乎所有醒著的時間都在琢磨寫作教育的人,太少了。

所以當我看見《哈佛非虛構寫作》《寫出我心》這樣的書的時候驚呆了。我看《寫出我心》的時候,有幾次懷疑這本書是我寫的,書裡提到的很多方法、寫作教育經歷,都是我遇到過的,我甚至能舉出一模一樣的例子。

看《哈佛非虛構寫作》,能夠輕易想起我的記者時光,我也恍然大悟我把我十五年的非虛構寫作經歷融進了寫作課程裡面,而那些普利策獎獲得者的經驗總結,讓我那些不清晰的,未昇華的想法全部都找到了去處。

我有一刻甚至很想自己親自去寫作,而不是在這裡教別人寫作,也不是教一群老師如何教寫作。

讀專業書還有一個巨大的收益是馬上能用,也許是今年就能用,也許是這周就能用,明天就能用。我讀毛姆的《巨匠與傑作》,畢飛宇的《小說課》,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時,這些專業相關的書籍給我無窮無盡的靈感,只需要轉一轉,設計設計就能變成孩子們極其受用的寫作課程。

三十五歲是閱讀的黃金時代


因為馬上就能用,我讀這些書的時候特別上心,也特別感恩,常常會感嘆:幾乎每個字都為我寫的啊!這種書會寫滿筆記,有些是共鳴,英雄所見略同啊!有些是馬上要轉化成工作的一部分,寫滿了工作步驟。這類型的書我喜歡在微信讀書的電腦端完成,我的想法整理出來,就是工作筆記了。

讀專業書就像在秋天的森林裡面撿栗子。你剛剛把掉在地上的板栗從毛刺的殼裡取出,想著今晚要做個板栗燒雞,又聽見那邊噗噗啪啪幾聲掉落了好幾個。

遇到幾本好書,你下週的、下半年的,甚至明年的食糧都已經準備好了。

這是三十五歲的中年人才能體會到的閱讀之樂,小孩子和老人讀這些書都沒有馬上應用到工作中的機會。

就這一點來說,閱讀是可以帶來巨大的收益的。

有了這個體會,我看比爾蓋茨紀錄片時,看他出門度假居然要帶滿滿一書包的書時,就樂得笑出來了。

三十五歲是閱讀的黃金時代


三十五歲之後,書裡全是黃金屋啊!你想取多少就有多少。

實用的書不僅僅是專業領域,還有一些生活領域的書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同樣也是又實又用的。比如關於投資理財基礎ABC的《窮爸爸和富爸爸》,我看完了之後每年新增了20幾萬的收入,又比如《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我照此辦理後每天都歡喜著回家。

朋友們都誇我有行動力,我想書能夠變得實而且用的秘訣,就是熱切地相信,真正去實踐,而且還有大把的實踐機會吧。

五個閱讀忠告

這篇文章專門寫給常常看童書媽媽公眾號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閱讀對於兒童成長的重要,也常常按童書媽媽的推薦買書。我想跟你們說,比給孩子買書更加重要的事情是你自己要讀書。

你!就是你!

你三十五歲左右,人生已經走了長長的一段,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要走,你但凡有人生思考總能在書裡找到一顆甚至很多很多顆聰明的大腦與你對話,而不必擔心現實是否有這樣的朋友和老師;

你三十五歲左右,有了伴侶,有了孩子,有了事業,有了專業,有了一些可以理財的錢,書中的一切你都可以用於實踐,書裡的一切知識、經驗以及激發你的靈感都可以變現。

你,三十五左右,能夠從閱讀中享受極大的樂趣得到閱讀的巨大收益。

我對你有五個閱讀忠告:

第一、每天有雷打不動的閱讀時長。

可以是半小時,可以是一小時,可以是兩小時(兩小時對於三十五歲的人來說似乎奢侈了點)。

關上手機,關上房門,這一天這一段時間是專屬於你的精神發育時間!精神發財時間!

第二、別在乎流行什麼書,不關心排行榜,只看你內心真正喜歡的書。

第三、看你專業領域的專業人士推薦的專業書。

這會幫助你在專業領域越走越精深,越來越看得見系統和模型。

第四、讀完之後創造機會談論這本書。

可以跟你的伴侶聊聊,如果他或她願意聽並且能跟你討論起來的話,那你的精神生活就太幸福了。也可以轉換成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跟孩子聊聊,轉化語言的過程,就是在簡化和提純的過程。當然你也可以加入一個讀書會跟書友聊聊。

第五、讀完之後一定要去應用。

不要光做讀書的打卡機和知識的U盤,我並不關心你讀了多少,讀了很多也不能增加我對你的敬意。因為閱讀,你有所改變,有所創造,有所收益,那才是閱讀該有的意義。

寫在最後

今天寫的閱讀黃金時代,說的是35歲,其實未見得是35歲,有些人比35歲更早,有些人比35歲更晚。比如我,達到文中所說的狀態,其實是四十歲以後了。

不過我簡單粗暴地相信,閱讀本文的你,就是剛剛好身處閱讀黃金時代的人!

期待你的熱誠留言,以及從今天就開始的行動。

END


作者:三川玲,“童書媽媽三川玲”創始人。懂童書的人裡面她最懂教育,懂教育的人裡面她最懂童書。她是童書出版人,她出版作品獲國家圖書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銷量百萬,她撰寫的童書評論深得讀者認同,能掀起購買風潮;她是兒童教育作家,撰寫的教育文章常常10萬+,還經常被教育部新華社等權威媒體引用;她是親自下場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閱讀寫作教育者,致力於用順應天性的閱讀法與寫作法讓更多人愛上閱讀,享受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