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鎖》:生存於世,應該弄清楚關於自身的這三個問題

《人性的枷锁》(又译《人生的枷锁》)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自传体小说,毛姆把这本小说列为和班内特的《老妇故事》、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威尔斯的《吉普斯》同样经得起时间淘汰的现实主义小说。这点为后来许多评论家认可。

小说出版后,得到一致好评,认为是一部

“融会了作家真挚感情,体现了作家真实思想的感人之作”。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把这部小说称为“天才的著作”,称毛姆为“艺术大师”。

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位孤儿,且天生跛脚,不幸的经历导致他性格脆弱敏感,但又形成了他独立不羁的人格,他一直试图挣脱虚伪庸俗的小市民生活,找到生命的意义与色彩。

在这本小说中,主人公菲利普用半生的探索得出结论,人生存于世,必须要明白三个问题:一个人同他借以存生的世界关系如何;一个人同生活在他周围的人关系如何;一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如何。

简单来讲,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适应世界,向外探索,取得安身立命的资本,即生存;第二个问题是与他人产生联结,即亲情、友情、爱情;第三个问题是向内探索,寻找自我。

这三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如果一个人能完美解决它们,大概率上人生已经算是成功。

《人性的枷锁》:生存于世,应该弄清楚关于自身的这三个问题

1,一个人同他借以存生的世界关系如何:生存哲学与处世哲学

这是向外探索的命题,如何融于世界,寻找存于世界的意义。整本书中贯穿的主线就是菲利普在职业上不断探索,带来对人生的思考。

菲利普最初上的是教会学校,准备学业完成后像他大伯一样做牧师;但是他不久就发现了信仰对人的愚弄,开始讨厌牧师职业,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回来开始会计工作;这份枯燥的工作与他所期望的完全不一样,于是他去了巴黎学画。对于光有热情缺少天份的菲利普来说,成为画家显然不可能,他中断了学画,上了医学院。医生也是他父亲生前的工作。

前两份职业是长辈的选择,后面是菲利普自己的选择。菲利普从被动到主动,从长辈主导到自己主见,他思维渐渐成熟,知道对某行业哪怕再热爱,选择职业首要问题也是有收入来源,解决温饱。如同绘画老师富瓦内的见解

“金钱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别想让其余五种感官充分发挥作用。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处心积虑,锱铢必较。他们不知道穷困会使你变得多么卑贱,它使你蒙受没完没了的羞辱,扼杀掉你的雄心壮志,甚至像癌一样侵蚀你的灵魂。艺术家要求的并非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提供的保障:有了它,就可以维持个人尊严,工作不受阻挠,做个慷慨、率真、保持住独立人格的人”。

学画时菲利普目睹了同学因贫穷自杀,学医时他自己因投机失败导致赤贫,学业被迫中断,忍饥挨饿只能睡公园。这些经历让他明白人与世界的关系说到底无非先是生存,能够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书中通过菲利普的职业转换来说明他的思想变化以及生存哲学形成的过程,除此外,还较多笔墨写了菲利普的两位好朋友,从侧面来说明不同的生存处事哲学。

克朗肖是一位落魄诗人,像大多数文人一样清高固执,坚持自我,克朗肖如此看待生活

“生活的价值在于它本身,而不在于如何描写它。我的目标是要探索生活所提供的多方面经验,从生活的瞬息中捕捉它所激发的感情涟漪。我把自己的写作看作是一种优雅的才艺,是用它来增添而不是减少现实生活的乐趣。至于后世如何评说,让他们见鬼去吧。”

克朗肖随心所欲照本能生活,未能明白人首要解决的是物质需求,然后才能谈精神追求。

没有解决物质问题的克朗肖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克朗肖曾经送给菲利普一块花纹繁密精美的挂毯,让菲利普从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克朗肖去世后,菲利普窥见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生命毫无意义。

“地毯织工把图案织得繁复美丽,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美感的乐趣。人生也不过是一种格局,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

所以若要说克朗肖不懂得生存法则,似乎并不是。克朗肖其实是因为看得太清楚而无力挣扎。他处理自己与借以存生的世界关系就是:不屈服于这个世界,至死都不改变信仰。

菲利普的另一位朋友海沃德则相反,海德沃刚开始十分坚持自我,后来被同化转变信仰。

海沃德才华横溢,玩世不恭,属于那种看到别人的不幸遭遇,会抱着手冷眼旁观的人。就这样的一个人,后来却选择了参军,加入到他认为是神圣而正义的事业中去。后来染病死亡。

海沃德的死让菲利普感觉到

“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人们不过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玩弄于之上的傀儡而已,是它在驱使人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原来一个人的信仰也是如此脆弱的东西”。

外界力量如此强大可怕,它会操纵人失去自我。但从另一角度也说明,若被操纵,其实也是这个人没有完全认识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懂采取措施让自己不被错误的思想同化。

克朗肖与海沃德,存在于世的方式一个为自己,一个为他人。为自己的无法融于社会,为他人的实质上是被操纵。

总而言之,是他们都没有找到与社会相处的方式。

那么合适的相处方式是什么?

社会和个人各为一体,社会有它的发展规律,人也有自身的个性,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两面。因为社会处于主导,若个人的行动对社会有利的就是善,有害的就是恶,这是善恶的评判标准。说某行为错误,无非是因为其与公序良知、传统做法相违背,不符合普罗大众的看法。

例如菲利普放弃了进牛津深造的机会,不断变换职业,克朗肖不流于世俗等。他们都在某种程序上不被他人理解,被认为不长进,没前途。

当明白了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处世哲学应是什么?就是在不违背内心需求,不委屈内心的情况下,遵从社会规则,与世界和谐相处。

而菲利普选择过努力过争取过尝试过失败过成功过,最后选择了一份能够解决温饱的工作,放弃了旅游世界的梦想。他找到了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即安于当下,这也是芸芸众生太多人最终选择的道路。

《人性的枷锁》:生存于世,应该弄清楚关于自身的这三个问题


2,一个人同生活在他周围的人关系如何

与周围人的关系指与他人产生链接。亲情、友情、爱情。

菲利普对母亲最后的印象是某个早晨被女佣抱到母亲的被窝。后来,他无数次回想起这个时刻,希望时光停留。

彼时他的母亲已病入膏肓,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临终前最放不下的就是菲利普,“可怜的孩子,不知道他将来会怎样”。

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菲利普会成为孤儿,还是个残疾孩子。

年幼的菲利普被大伯凯里先生接回家抚养。凯里先生是位冷漠的极难动感情的牧师。凯里太太生性懦弱,一切以丈夫为重。他们无儿女,不懂育儿也无法兼顾到侄子的心理。

菲利普的情感需求未被正确回应过,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关爱。别人无法像父母一样耐心对待他,于是他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情绪,又被别人认为是极难动感情的冷血动物,但其实是他对自己的保护。实质上他心里脆弱,很容易因为别人善意的帮助而感动。

亲情的缺失,加上身体的残疾,让菲利普形成了敏感隐忍又内向执拗的性格,也对他的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腿脚不方便导致他羞于参加课间活动,大部分时候,是个孤独的小男孩。

“菲利普由于自己的跛足不断遭人嘲弄,逐渐失去了孩提的天真,进而痛苦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对他来说,个人情况相当特殊,无法沿用现成的处世法则来应付周围环境。尽管这些法则在通常情况下还是行之有效的。他不同于常人,注定付出比他人更要多的努力,才能找到与周围人的相处方式。”

直到他到了海德堡求学,遇到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内在的自我才渐渐打开。这些同学并不因为菲利普身体的缺陷而轻视他。他们一起谈论绘画、文学,艺术、理想。他们带着菲利普参与到正常的社交生活中。

而与阿特尔涅的交往,让菲利普体验了充满烟火气的普通百姓生活。

阿特尔涅是菲利普在医院工作时的病人,痊愈后经常邀请菲利普去自己家做客。阿特尔涅夫妇有九个孩子,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全家其乐融融,孩子们打扮着清清爽爽,生气勃勃。

阿特尔涅是普通的为了家人奋斗的中年男形象,善良真诚,在菲利普陷入赤贫时收留他,帮他介绍工作,拉了他一把避免他越陷越深。

阿特尔涅是菲利普的忘年交,对菲利普没有循循善诱的教导,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菲利普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很乐意去阿特尔涅家做客。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被孩子们围着亲热地呼唤叔叔,让他感觉到类似家人间的温情。

菲利普并不知道其实阿特尔涅的生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以前的自己痛恨平庸寡淡的生活,而阿特尔涅向他展示了这种最接近生活本质的部分,其实也并不太糟糕。也为菲利普后来安于普通生活做了铺垫。

而在医院的救护经历又让菲利普看到人存活于世而无法避免的疾苦,人生就是痛苦与快乐并存,本就参差多态,重要的是看透它而仍然热爱。

菲利普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人格逐渐完善。

除此外,菲利普交往过的不同女性也让他在情感面慢慢成熟起来,从毫无顾忌地伤害别人,承受爱而不得的苦,再到知道承担责任,能感同身受别人的心理。最后选择组建家庭代表他已做好准备进入一段长期关系,表达爱、付出爱。

菲利普情感缺失的部分慢慢被填补。

他从因为怕被伤害而和他人拉开距离,到让自己处于开放的生态中;与人相处从磕磕绊绊到轻松自如;看待周围环境从害怕到能恰如其分地融入。

菲利普最终找到适宜的方式立身于社会。

《人性的枷锁》:生存于世,应该弄清楚关于自身的这三个问题


3,一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如何

这是菲利普向内探索、寻找自我的过程。也即思维意识的改变。一是对身体上的缺陷从羞耻到坦然接受。另一个是精神上的,追求怎样的人生。

从幼时起,菲利普就因为跛足而经常遭受他人的恶意。童年时他就自觉把自己与其他孩子隔离开。这是他自我保护的方式。

“在人前,他尽可能伫立不动,把跛足藏在另一只脚后边,以免惹人注目。他觉得自己同别的孩子之间,似乎横着一道无形的壁障。”

这些小孩欺侮他、笑话他、故意推倒他,让菲利普又羞又恼,但是没法还击。

“此时,他感觉到了生活道路上的凄风苦雨,在他这个人生才刚开始的小孩看来,今后准是苦海无边的了”。

菲利普变得郁郁寡欢不合群,但是却找到了躲避的方法,那就是阅读。阅读让他暂时忘却痛苦。然而,又因为现实的落差而困惑不解。

“不知不觉间,菲利普养成了世上给人以最大乐趣的习惯—博览群书的习惯,他自己并没意识到,这一来却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逃避人生忧患苦难的庇护所。他也没意识到,他正在为自己臆造出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境,转而又使得日常的现实世界成了痛苦失望的源泉”。

因为阅读,菲利普的心智过早成熟,属于自己的个性正在形成。

菲利普对学校束缚身心的条条框框十分反感,于是选择了去海德堡求学,至此开始了漫漫求学路。这整个过程,亦是他自我意识逐渐完善的过程。

在海德堡,菲利普结识了一帮才华横溢的同学。克朗肖、海沃德用他们的方式给菲利普上了不同的课。克朗肖是菲利普另一个隐藏的自我,看透生活依旧热爱生活。克朗肖沉迷于酒精,是因为看得太透彻所以太痛苦,用酒精麻痹自己。

而这两人的英年早逝都促使菲利普思考人生:不管是忠于自己还是失去自我,所有的追求到最后都殊途同归。人不融于环境不会有好结局,人被环境完全同化下场也不太好。

而菲利普的法语老师迪克罗先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典型人物。迪克罗年轻时是一位著名的为自由而战的政治人物,后来醒悟过来,信仰破碎。这位老先生明白,“人类不配享有自由,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原来并不值得追求“。老先生闭口不谈当年事迹,靠微薄的教书薪水养活自己。

其实老先生的形象也是菲利普的伏笔。菲利普追求理想,向往周游世界,但最后哪里都没能去,接受了人生的意义就是结婚生子,挣钱养家,老态龙钟死去的看法。

菲利普认为这是最完美无缺打动人心的格局,也即生活方式。抛弃追求幸福的执念就是摒除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菲利普思维意识逐渐成熟,内心充实,他逐渐放开自我,接受身体的不完美。以前菲利普总会因为别人提到自己的残疾而面红耳赤,到后来,他已经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就算被当面提起,也能不露声色地任由别人谈论。

在医院的工作经历又让他不再耿耿于怀于身体缺陷,他看到了底层人的疾苦,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就用尽了浑身力气。而人注重小我的小市民意识在这些苦难面前显得多么可笑。

这时候的菲利普,从身体上接纳了自己。至此,他向内的自我探索完成。

菲利普做了安稳的医生,成家生子,接受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

他曾经对人生充满憧憬,但现实无情,幻想和希望破灭。又无法逃离尘世,被困于其中,但却意外发现了它的别样美,于是坦然接受命运与人生。

在这本长篇小说中,菲利普的心路历程,对生命的拷问与迷惑,追寻与探索,其实也是每个人成长中所必须经历的。作者毛姆通过对主人公长达三十年成长之路的描写来告诉人们

“生活就是鸡零杂碎,生活的意义就是毫无意义,也不可能改变成另一个样子。只有摒弃人生的幻想,挣脱精神上的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的自由人。”

这也是小说取名为《人性的枷锁》的含义所在。

但即便生命常态如此,也不能消极厌世,而应该去努力适应、改变、突破。

《人性的枷锁》:生存于世,应该弄清楚关于自身的这三个问题


4,借他人的生活书写自己的人生

前面讲过《人性的枷锁》是毛姆带有强烈自传体色彩的小说,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切身感受倾注其中。

毛姆一八七四年出生于巴黎英国大使馆,父亲是位律师,在驻法英国大使馆工作,毛姆上面有三位哥哥。在他八岁时母亲去世,两年后父亲也不幸离开,毛姆成了孤儿,被送回英国的牧师伯父家抚养。

伯父为人冷漠自私,小毛姆很少享受到亲情的温暖。上学后,因为身材矮小经常受到孩子们的欺负,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痛苦的伤痕,导致性格孤僻敏感。这些经历都对毛姆后来的人生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毛姆善于从独到、新颖的角度去剖析人性、社会的真实及残酷的一面,并用冷峻的文字描写出来。也因为此,被认为很毒舌。

刚回到祖国的毛姆连英语都不会讲,对他影响比较深的是法语和法国文学,最先接触的是莫泊桑的作品。在他十七时,到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求学,后来又到了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医,期间在贫民窟当了一段时间的助产士。这些都在《人性的枷锁》中有体现。

在他从医学院毕业的同时,以贫民窟女子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出版后受到文学界的重视,文坛前辈的赞扬使他决定弃医从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批极有批判与现实意义的作品。他的很多戏剧、小说在他生前都被拍成了电影,这点非常少见。

毛姆的写作基因或许来源于他的外祖母,他的外祖父离世后,外祖母带着两位女儿,大女儿是毛姆的母亲,到法国来写小说和儿童文学谋生。也许是因为长辈们和法国的渊源,毛姆对法国相较于对自己的祖国英国更有感情。

毛姆几次回到法国,居住很长时间。除此外,他还喜欢四处游历,这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他善于把在旅程中的见闻感受写进作品中。

例如《月亮和六便士》是他浏览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隐匿的塔希堤岛后产生的灵感;《面纱》是他游历香港后的作品,背景是香港;在他1920年到过我国后,还创作了一卷《中国见闻录》;《刀锋》是他二战时避难美国时期写成,作品的主人公拉里亦是一位退伍军人。

晚年的毛姆享有很高的声誉,名声与财富双丰收。牛津大学和法国图鲁兹大学都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八十寿辰时,被英女王授予“荣誉团骑士”称号;他的母校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他名誉校董称号。在他死后,耶鲁大学还建立档案馆以资纪念。

《人性的枷锁》:生存于世,应该弄清楚关于自身的这三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