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兩位援鄂女將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48天...

4月14日,金山区21位

驰援湖北武汉的白衣勇士

终于凯旋!

图片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在这场“战疫”中,

还有这样两位金山漕泾的“巾帼英雄”,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

医疗队员张敏和汤燕萍的援鄂经历,

一起走进她们,在武汉的“48天”

1

有一种爱,叫“人间大爱”

图片

▲戴眼镜者为张敏

张敏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2A监护室护士长,她回忆道:“清晰记得2月17日7:00,医院发出援鄂号召,情况紧急,来不及和家人商量,来不及多作考虑,义无反顾地报了名。2月19日,作为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踏上了征程。大巴从机场接送医疗队到驻地酒店,一路上,看不到一辆车,一个人,整个武汉被按下了暂停键。”这种空旷让她恐惧,但是,披上白衣战袍,不容许有一丝的退缩,她知道她有责任有义务无畏艰险,逆行而上!

图片

在雷神山ICU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有着十余年ICU工作和管理经验的她,因地制宜,摸索了一套节力又安全俯卧位通气的翻身方法用于一位需要俯卧位治疗患者,带领科内人员轻松安全地对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当病房有患者在进行ECMO治疗时,更是冲在第一线,担任特护,为ECMO病人进行精致护理,并将ECMO专业领域理论和实践知识分享和传授给团队成员,促进大家共同学习和成长,提升危重症患者整体的护理质量和救治水平。

图片

图片

她说:“在我们雷神山ICU团队中,护理人员总共19名,最小的只有24岁。我带着我眼中的孩子们,患者眼中的英雄们,无畏生死,冲锋在前,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抢时间,为的就是希望看到患者都能健康出院。”

图片

回想48天援鄂日子,对张敏来说有血、有汗,有泪、有笑,但是留给她最多的是感动。雷神山医院保洁员,每天和她们进舱出舱,她们是除了医务工作者接触新冠患者最近距离的人,但问到他们怕不怕时,他们说:这活总要有人做,我不做,也会有其他人,你们不怕,我们也不怕!

公交司机起早摸黑,负责接送她们上下班,其中一位师傅说开了那么多年的车,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开了,开太快,怕颠醒她们,开太慢,怕耽误她们休息。在武汉机场,一名出院患者家属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一家老小驱车来到机场,挥动国旗,为她们送行!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1

不懈努力,圆满归家

图片

另一位逆行武汉的是汤燕萍,她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3A妇儿中心的一名护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当医院召集的时候,第一时间向护士长报了名,她说:“我是党员,去武汉,义不容辞!”

图片

她回忆道:到达武汉后,气氛空前紧张,在疫情尚不清楚,风险随时存在的情况下,服从安排,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她唯一而且始终认可的想法。第二天,她就来到了雷神山医院C1病区。为了尽早达到收治病人的标准,她跟着团队一起起早摸黑,顾不上吃饭喝水,熟悉环境,布置病房,安排流程。

图片

汤燕萍本来在妇产科工作,面对呱呱坠地的新生命,感受到的是喜悦与幸福。在雷神山医院看到病人对她们期待的眼神,不停地向她们鞠躬致敬,更深深地感受到对病人来说医生护士就是他们能活下去的希望,作为医护人员的她一定要坚持下去,给病人希望。

在武汉的48天里,汤燕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每天6小时日夜轮番工作,除了给病人实施相应的治疗外还给他们打水送饭,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对不能自理的老人要更加周到细心些,翻身拍背,端屎端尿,对他们做好生活护理。

戴上N95口罩,穿上防护服就是6个小时不能脱,白天热如桑拿,晚上冷如冰窖。脱下防护服后口罩在脸上勒出深深的印迹,穿在里面的手术衣早已被汗水浸透。汤燕萍说:“但看到患者们脸上绽放出笑容,眼里闪烁着泪花,对着我们敬礼,握着我们的手表示感谢时,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又一个美好的家庭得以团聚。这就是医护人员该做的事。”

整个抗疫期间,张敏和汤燕萍所在的市一团队共收治新冠感染患者118人,其中重症49人,危重症12人,截至4月5日医疗队正式关舱,共有出院患者93人,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白衣执甲,载誉而归~

“巾帼英雄”,好样的!

图片

通讯员丨徐锋琴

编辑丨干钰琼

责编丨翁羽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