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導語

在我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文學文化的發展不再順利,不論是文人還是作品都因為動盪的社會政治受到影響。在那個時期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近代崛起文化的鬥爭,還有中西文化之間的鬥爭。而且文人創作的作品不再空談,開始具有社會功能,強調文學對社會以及民眾的啟迪作用,這不僅僅是文學發展的必要性,也是社會實際的必要性,在哪個時期,社會上流行的思想雜亂不堪,即有本土的封建思想也有經過數十年發展的本土近代思想,更有從國外傳來的西方思想。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三十年代的文學大家魯迅等

而且根據不同的政治立場文學界內部也相互分裂,有了不同的學派,例如以魯迅、茅盾、田漢等人為代表左翼文學流脈,還有以何其芳、師陀、沈從文、蕭乾等人為代表的京派文學流派,以及以林語堂、周作人、錢鍾書、老舍等為代表的論語派。可以說這一時期文學流派眾多,而且所奉行的思想也各不相同,其中左翼小說對社會的影響很大,但是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而以林語堂為代表的"論語派"則是一個超然的政治思想,他們在政治上不偏不倚,同時在文學創作上又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既高雅也具有大眾化的特點。而且林語堂的思想具有極大的中外文學思想合流的特點,使得林語堂成為了一位合格的文化使者乃至是一位文化鬥士。

三十年代文學的繁榮與發展

中國近代文學的發展一種都是非常坎坷的,它不同於古代社會文學的發展,古代文學的發展無論如何鬥爭激烈主要還是內部文學的相互競爭,但是到了近代之後文學的發展便阻力頗多。首先最直接影響的便是植根於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很多固守於傳統文化的老儒,拒絕接受新思想,這使得從本土生長起來的近代文學思想倍受壓制;同時還要受到來自西方的新興的近代思想的傾壓。

但是伴隨著中國資本主義革命的不斷髮展,終於推翻了壓抑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統治,但是卻並沒有真正驅除影響深遠的封建思想。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左翼代表作家丁玲

但是為什麼近代文學到了三十年代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呢,首先在經濟上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之後,資本主義的發展沒了阻礙,得以快速發展,尤其南方東南沿海地區資本主義得到快速發展,各個城市在資本主義的基礎上迅速發展,現代化城市出現,同時誕生了大量的閱讀者。造成這一現象的還有出版行業的發達,為廣大的閱讀群體提供了機會。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京派代表人物何其芳

其中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1927年北伐大革命的失敗,使得社會矛盾加劇。1927年北伐大革命的失敗首先帶來的依舊是沒有結束的國家分裂,以汪精衛、蔣介石等為主的國民黨佔據了南方,而北方雖然幾大軍閥基本不成氣候,但是依舊不能小覷。同時在政治上大革命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矛盾,最直接影響的具是社會階級矛盾增強,鬥爭不斷。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文學創作者開始更多的關注於社會現實,這就直接誕生了大量的以描寫社會狀況的社會生活小說的誕生。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新興的現代都市

在這一時期所誕生的文學,具有典型的城市文學的特點,是資本主義發展之下所誕生的產物,是在現代城市以及工業化誕生的,這也就直接影響了文學的價值取向以及內容。尤其帶有非常顯著的西方特色,自由主義在其中盛行,而且大多數的文學創作者會將中西方文化結合,進而批判中國傳統文學的缺點,然後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相比較併發掘其中的不同部分。

腳踏東西文化,點評世間文章

臺灣著名學者李敖曾經評價林語堂說他是一個出色的出色的語言學家但是是一個平庸的文學家,早年生活風光,但是在臺灣的晚年生活卻是失敗的,同時又是一個懂得生活的好人。可以說林語堂是一個深受中西方文化所影響的學者,早年在國內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之後又在美國、德國等留學,先後獲得了哈弗大學文學碩士以及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而且在林語堂生命中影響最大的應當是其父親,林語堂出生於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是當地的牧師,所以林語堂從小便對西方文化有著深刻的接觸以及理解,這是同時期大多數文人所難以比及的。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林語堂

正是因為童年對西方文學的接觸以及長達數年的海外留學經驗使得林語堂對西方以及東方文學有著不一樣的理解。這就使得林語堂本人在歸國之後不論是對於政治立場還是文學創作立場都保持著中立的地位,在這種文化立場之上,林語堂的作品中攜帶了獨有的西方式幽默。在他的眾多作品中,例如《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等中都顯現出這種特點,不偏不倚也沒有過分偏袒東方或者是西方文學,並且在略帶一絲幽默之中,以中西方文化合流的基礎點評世間文章。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吾國與吾民》

在林語堂的文章創作中,一直都秉持著自由主義的立場,這是他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結果,而且非常關注中西方文化之間的擦差異以及互通,這是他長久以來社會生活環境所導致的。而且在藝術創作中一直具有非功利性質,對於林語堂文藝不在於政治立場的表現而是在於其自我內心時間的表達。因此其文章一直都保持著幽默感,以及一種閒適的語調,將自我性靈融匯其中,進而展現出一種非功利的意象。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生活的藝術》

其中在林語堂最重要的一種特點就是幽默,林語堂的幽默是區別於所謂的"諷刺"的。在林語堂的文學創作中,其幽默感是一種不具有任何立場了超越,他的主要目的是抒發自我感情,而不是為了批判某人或者某事,這也是非功利性的重要表現。其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啟悟,林語堂的東方文化是經過西方文化過濾的的,他在固守於西方文化的同時而理解東方文化,使得東方文化一步步的過濾。改變,最終過濾了其中的實用性、目的性,而最終在林語堂的文學思想中東方文化展現出了"悠閒"的特點。

林語堂的快樂人生哲學

林語堂在創作作品時尤其是小品文等,頗為強調"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創作方法,在創作的時候不論是選材還是創作對象林語堂從不刻意拘泥於一時一物,認為宇宙萬物皆可入文章一品。這種豁達正是來源於其人生的閒適以及幽默,對於林語堂來說,幽默不僅僅是一種美學追求,審美觀念的變化,更是林語堂文藝觀念之下的寫作立場一種行走於世間的一種人生姿態。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林語堂《浮生六記》

在林語堂的小品文中,閒適之情充分表達,成為自我心靈自由的充分釋放之處,在其中不僅僅是對人性的展現更有其對文化的尊重。通過林語堂的小品文,我們也可以看到林語堂的包容心理,雍容氣質,閒散心靈。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蘇軾《寒食帖》

而且通過林語堂的各類文章,我們也可以發現林語堂的快樂人生,這種蘊含人生哲理的生活方式,值得我們學習。首先便是林語堂對於物質享受的人生藝術,包括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林語堂都在閒適之中獲得了異於平常人的物質快感。其次便是在於精神之上的享受,林語堂勸誡要戒掉功利心,功利心可有但是不易過盛,不然過猶不及,必然有害,同時也要戒掉固執,不可過於認真、眼界狹隘,這都是不利於身心健康的。最後便是林語堂對於文學創作的語言的一種轉變,他強調語言要幽默,語言描寫要精細化即便不能精細也要將其精細,善於使用想象奇特的語言,而且要誇張要用比喻,使得語言變得幽默,達到一種語言之上的自我享受。

獨具一格的幽默閒適小品文中所蘊含的藝術思想

王羲之《蘭亭序》

例如在《中國書法》一文中,林語堂從藝術的源頭來自於韻律出發,認為西方藝術耽於聲色,熱情奔放,在藝術作品中融入了較多的創作者的自我感情。而中國的文學藝術則更為高雅也更加含蓄,文學者善於隱藏自己的情感但是並不表示中國的文學精神不外露,使得中國文學作品更為含蓄而且和諧趨向於自然。林語堂認為是中國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在書法之中認識到了線條以及形體之美,因此不論是繪畫還是建築藝術,如果不會欣賞書法之美,必然難以領略到繪畫建築之中的線條以及形體美。

總結

在我看來林語堂可謂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乃至之後數十年中獨樹一幟的異類文學家。在那個政治走向明確的時代,不論是文人還是市井百姓都要面臨政治立場的決斷以及選擇,而且眾人的文學作品總會若有若無的帶有某種政治立場,而且大多數文人放不下其所謂的社會功用,實則就是文學帶來的功利。但是林語堂恰恰是這樣一個異類,他始終持著一種中立的政治立場來面對社會,而且使得他的文學創作也不自覺的充滿了中立效果,他的作品俗中帶雅,雅俗共賞。而且特別強調放下文學其所帶的功利性,而且選材不拘泥與事實,這是一種重大的突破,可以說他這樣是文壇中的異類,也可以理解為林語堂的出世,思想之上的出世。

這種過於中庸的態度縱然不可取,但是其所倡導的閒適心性卻是對於我們這種生活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的人的福音,在嘈雜之中找尋閒適。


參考資料:

陳平原《林語堂的審美觀與東西文化》

林語堂《中國書法》

曠新年《1928:革命文學》

沈從文《論中國創作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