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一败涂地,是公瑾孔明太强吗?

国服第一剪


1.首先是曹操的部将多为北方人,北方人不擅长水战,反观周瑜这边,江东水师当时天下闻名,再加上刘备部队的配合,这是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

2.曹操长途跋涉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后来好多人又产生了痢疾这种疾病,水土不服加上思念故乡让部队战斗力和士气下降了许多。

3.曹操成功中了反间计,杀掉了统领水师的蔡瑁和张允,使得曹操这边无人可以统领水师,后来黄盖又假装投降,曹操竟然也信了。

4.当时的天气刮起了东风,曹操的战船又是全部用铁链相连接的,周瑜和诸葛亮使用火攻,再加上风力的助阵,曹操的战船瞬间被全部点燃。

5.曹操心高气傲,当时的曹操已经统领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他眼里东吴和刘备不堪一击,轻视敌人,这也是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自己的见解了,喜欢小编的可以点点关注,谢谢大家。


小空话历史


谢谢你的问题!

马云常说:“成功的人总是找自己的问题,而失败者总是找别人的问题。

对于赤壁之战的失败,从《三国志》、《资治通卷》等正史史料的记载上看,如果曹操扪心自问,其实和诸葛亮基本没关系,周瑜的作用虽然较大,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曹操自己太过自信,没有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敌人的优势。古代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军事实力,以下是钳工从这几个方面的逐一分析:

  • 1、天时和地利等自然条件不好

十月初的一次日食,似乎是一种征兆。一场秋雨一场寒,何况十月隆冬,已经非常寒冷了。曹操的军队,主要还是北方人,可南方的冷,带着湿气,是刺骨的冷,又没有暖气。因此周瑜认为曹操的的军队中大多数人会对南方的水土不服,产生疾病。曹操选择这样一种天气跑到潘阳湖来打仗,可以说是冬天赶着旱鸭子下水,拿自己的软肋去撞别人的强项,即便不起东南风,曹操的士兵也很难握紧兵器和周瑜干架。所以周瑜会认为曹操是自己来找死。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卷》

  • 2、人和方面:内外都不和谐

曹操攻打孙、刘之前,把孔融给杀了。孔融从小就因为让梨的故事带来了很好的名声,人气很高,所以曹操的做法让很多人不满,有怨气但不敢说。另外,被羌人称为战神的马超在关西,一直不安分,捅曹操的后背,搞得曹操很不舒服。外边人心不稳还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内部也不是很团结。刘琮刚刚投降了曹操,七八万人也跟着投降了,但这些人心里很不踏实,对曹操的态度很是怀疑,而这些人,正是曹操所依赖的水军主力。且不说曹操自身背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这些内忧外患就不好受。所以说,曹操这边人心不和,而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撮合下,孙刘却结成了牢靠的联盟。

“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资治通卷》

  • 3、军事方面:战斗力不强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前,曾经发起疯狗模式,狂追刘备三百里,士兵疲惫不堪,已经是强弩之末。而且,最主要的还是北方的士兵不适应水战,有骑马的驾驶证但没有开船的行驶证。从数量上看,曹操自己吹了牛说有83万人,其实只有15万左右,而且还有很多人受瘟疫的影响。而孙、刘联盟,再加上刘琦的部队,虽然不是很多,也有7万左右,但这7万人却是在自家门前大家,轻车熟路。在黄盖点火之前,周瑜就和曹操较量过,结果也是曹操输了,带着人退守到江北。所以说曹操在军事上并没有占什么优势,甚至处于劣势。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 4、论功劳

在赤壁之战的过程中,诸葛亮其实没有多大作用,没有借过东风,也没有舌战过群儒,发言情况还没有鲁肃多。而周瑜虽然带兵有功,但主要作用还是让孙权下定决心。而正在功劳较大的应该是黄盖,火烧赤壁的方案是黄盖提出的,也是黄盖冒着生命危险执行的。

黄盖点起火后,由于离曹操部队太近,被曹操的人射中,差点丧命。所以说曹操的失败是因为公瑾孔明太强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黄盖)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三国志》

5、总结

正如司马光所认为的,曹操因为骄傲自大,将十来年积累的成果给一朝断送了,成就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赤壁之战失败地根本原因是曹操的过度自信。

即便没有东南风,当时的曹操也打不过孙刘联盟。我们有时候也会这样,好不容易花大精力得到的成果,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给断送了。

{钳工雕历史 越雕越精细}


钳工雕历史


后世认为,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

不过这应该是《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赤壁之战的规模确定不大。

历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周瑜和诸葛亮太强。

骄兵必败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在北方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然后他恩威并举,暂时征服了马腾马超,解决了西北的后顾之忧。然后便将兵锋指向南方,准备一统天下。

当时三足鼎立的局面尚未形成,南方仍然是群雄割据的态势,而这些所谓的群雄,其实都是各管一方。一旦将他们孤立起来,对他们进行各个击破是非常容易的。

因此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地方势力放在眼里。

而事实也正如他所估计的那样,只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一统天下便指日可待。

然而他忽略了兵法上的一句话:骄兵必败。这是纵横北方无人能敌的曹操,最终在赤壁这个阴沟翻船的主要原因。

水土不服,引发疾病

中国南北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有非常大的差异,古代的交通非常不便利,再加上人口流动非常小,因此北方兵士到南方之后,由于水土不服而引发疾病,便非常正常。

军队是一个人员高度集中的群体,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再强大的军队也将遭受致命打击。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武帝纪》

不论是记述胜方还是败方的史书,都提到了曹操军队发生病疫的事情。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具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疾疫,死者大半,备、周遂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三国志·吴主传》

正如前文所说,在军队中,特别是在古代的军队中,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非战斗减员的情况会非常严重,军队的战斗力会因此而快速瓦解,因此我认为这才是曹操在赤壁大战。一败涂地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