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自小便知道“假道伐虢”這一成語,說的是古代一個笨國君,不聽人勸諫而借道給他國,結果導致亡國的故事,長大後才知道成語的背後還藏有更多的歷史。原來那個勸諫的人叫宮之奇,他也不是勸諫了一次,而是兩次,而且這些本來有理有據的話語在最後卻都顯得蒼白無力,只因為這一句對他“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評價。

接下來,我們瞭解下“假道伐虢”的來龍去脈,並重點說說宮之奇為勸阻虞國國君同意借道給晉國而做的兩次勸諫,以及他最後的無奈和黯然。

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一、晉獻公的兼併戰爭

我們說“假道伐虢”,這“道”借給的就是晉國,當時在位的就是晉獻公,晉文公他老爸。

這位晉獻公在位期間,主要乾了兩件大事,一是盡滅公族,二是開疆擴土。

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晉獻公

很不幸地是,虢國和這兩件事都有關聯。

自公元前661年晉獻公改革軍制後,晉國的軍隊由一軍擴大至二軍,相繼進行了滅耿(晉國西部)、滅霍(晉國南部)、滅魏(晉國北部)、伐東山皋落氏(晉國東部)等擴張戰爭,安定東、西、南、北四方後,晉獻公的討伐矛頭便直指虢國。

說到這裡多解釋一下,這裡的“虢國”開始分為東虢國和西虢國(東遷後建立了南虢國,定都上陽)這兩個諸侯國,後來前者在春秋初期被鄭國所滅(其後裔建立了北虢國),而後者似乎生來就是跟晉國拉仇恨的。

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晉獻公屬於曲沃桓叔一支,是小宗,大宗則是當時的晉國國君一支,在當時這場“小宗反大宗”的晉國內亂中,南虢國幫助大宗來打小宗,自然不招後來上位的小宗待見;另外,當晉獻公盡殺國內群公子之時,南虢國依靠一部分逃到自己國家的晉國公子,先後兩次攻打晉國。

所以,當晉獻公開疆擴土之時,一直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南虢國便順理成章地進入了他的法眼,攻打南虢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而北虢國也同時列入了晉獻公的滅國名單之上,他也絲毫不掩飾這個野心的企圖,現在就等大夫士蒍所說的“且待其(虢國)亂”這樣的機會。

二、宮之奇的兩次勸諫

晉國兩次借道於虞國,宮之奇也相應進行了兩次勸諫,不過結果不甚理想,接下來我們看看。

1、一諫不聽

公元前658年,待到虢國因多年征戰而國力衰微之時,大夫荀息知道時機已到,便重新提起了攻虢國的事,並提議用屈地產的馬和垂棘產的玉璧來賄賂虞國,以達到順利借道的目的。

晉獻公對這些寶物有些不捨,荀息勸他說,如果向虞國借到了路,那這些寶物放在虞國,就如放在宮外的庫房了。

晉獻公還是有些擔心,說:“宮之奇還在虞國。”

既然顧忌這個人,說明宮之奇還算是一位謀才的。

面對國君的顧慮,荀息在這裡便解釋了宮之奇的為人和性格,說他懦弱而不能堅決進諫,還說他從小就和虞君一起長大,雖然虞君對他親近,但宮之奇進諫的話,虞君是不會聽從的。

荀息曰:“宮之奇之為人也,達心而懦,又少長於君。達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諫,少長於君,則君輕之。”

——《穀梁傳·僖公二年》

事情比荀息想象得還要順利,虞君不僅答應借道,自己還請求做馬前卒去進攻虢國。主張虞虢聯盟的宮之奇自然看透了晉國的伎倆,但虞君真就如荀息所想,不聽他的勸阻。

宮之奇諫,不聽。——《左傳·僖公二年》

《左傳》中雖用了短短三個字“諫,不聽”,但我們也可以想象得到,當時虞君見到好馬和美玉的喜笑顏開與宮之奇的欲言又止。

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於是,在晉國、虞國的聯合攻打下,北虢國在黃河北部的大邑下陽被拿下了,虢、虞之間要地被晉國控制的同時,虞虢聯盟也隨之告吹。

2、二諫依舊不聽

虢國也是不知反思和悔改,在下陽被晉國奪走後,也不注重修德惠民,依舊征伐不斷。

晉獻公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時機。

於是,在公元前655年,晉國再次向虞國借道,宮之奇也隨即進行了第二次對國君的勸諫,這次《左傳》倒沒有隻寫了三個字來“打發”我們,而是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宮之奇是這樣說的:“虢國在虞國的外圍,虢國滅亡,虞國必定步其後塵。俗話說‘大車的板子和車子互相依存,嘴唇沒了,牙齒就會受寒’,這說的就是虢國和虞國啊。”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左傳·僖公五年》

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虞君還不服氣,說晉國與虞國屬於同一宗族,怎麼會害他呢?

虞君這麼說也不是沒道理,同姓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怎麼著也要比異姓之間要來得親厚些,但他忘了,春秋已經開始禮崩樂壞,誰還管是不是和你是親戚,一切都為了土地和權力,為了國家利益。

虞君想不通,並不代表宮之奇也被他帶偏,故而宮之奇繼續解釋,大意是這樣的:太伯、虞仲,是太王(周文王爺爺)的兒子,太伯沒有隨侍在側,所以繼位的是虞仲;虢仲、虢叔(周文王弟弟),做過文王卿士,有功於王室;晉國的首任國君是周文王的孫子唐叔虞。這樣說來,晉國連虢國都要滅掉,對虞國又有什麼可愛惜的?再說了,真要論親近,虞國能比得上晉國的桓叔和莊伯(晉國公族)嗎?這兩個家族沒有什麼罪過,卻依然慘遭殺戮(即晉獻公盡殺群公子事件),不就是因為這些家族的存在威脅到他們(晉國公室)了嗎?

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宮之奇的這番“良藥苦口”並沒有打動自己的國君,對方聽到後還“死鴨子嘴硬”,辯解說:“我祭祀的祭品豐盛又清潔,神明必定保佑我。”

宮之奇到此時仍在做最後的努力,他說:“鬼神並不親近哪個人,而是輔助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裡說‘祭祀的黍稷不如美德芳香, 只有德行才能做祭品’,如果晉國佔領了虞國侯,有良好的德行作為祭品,神明難道會吐出來嗎?”

(宮之奇)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左傳·僖公五年》

按說,宮之奇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虞君應該能聽得進去了,但顯然宮之奇還不如晉國的荀息瞭解他的國君,沒錯,虞君依舊選擇了“弗聽”,不聽宮之奇的進諫,答應了晉國又一次借道的要求。

三、有多少這樣的“宮之奇們”?

面對從小一起長大的虞君對自己的進諫一再地忽視,眼中似乎看到虞國結局的宮之奇沒有再堅持進諫,而是帶著他的族人逃難到了曹國,。

虞君的結局自然好不到哪裡去,他被滅掉南虢國、且在返途中藉故在虞國駐紮晉軍活捉,虞國被滅。

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這樣,宮之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奈何這一句讓他的努力都化作泡影。

虞君和宮之奇從小朝夕相處,大家成人後,對方的進諫自己不看在眼裡,越親近的人,聽取意見的力度越要打折扣,這究竟是虞君“一切盡在掌握中” 的心理在作祟、宮之奇這個熟人的話不靠譜,還是宮之奇這樣被親戚、朋友或其他熟人拒絕的悲哀?

有多少人是這樣的“宮之奇”?

至少我是。

不過拒絕我意見的不是從小長大的朋友,而是我媽,如果我和表哥對一件事表達不同意見時,我媽一定聽的不是我的話,而是表哥的話,即使我說得再有道理。

而且,不止表哥,其他親戚,甚至是生人的意見我媽都能聽進去,除了我。

(寫到這裡為嘛有種想哭的衝動?繃住!)

我也曾經問過她,為何只聽別人的話,不聽我的,得到的是沉默,現在也仍舊沒有答案,我也沒再問過第二次。

對自己的媽媽,我是怨不起來的,偶爾如宮之奇那般黯然,為何更加信任的不是我?也偶爾在思索,如何讓她更加信任我?

所以,我對宮之奇這“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遭遇特別感同身受,也許有人說他怎麼不再堅持堅持,也許虞君下一次就能聽他的話了——那是因為你不瞭解“宮之奇們”。

因為,“宮之奇們”知道,他再堅持一次、兩次,甚至十次都沒用的。

世人皆知假道伐虢,宮之奇“少長於君則君輕之”的黯然又有誰曉

宮之奇

難道說,即使我做出了一些成就,或者學歷比其他人高,我在我媽眼裡依舊是那小時候不諳世事的小孩?同理,即使宮之奇再有謀才,他依舊是虞君眼中那一起長大的玩伴?

相信世上還有許多的“宮之奇們”,不知你們也有類似的遭遇呢?

結語

“假道伐虢”的故事講完了,大家對宮之奇在其中所做的努力也都瞭解了。針對晉國借道相繼討伐北虢國和南虢國的舉動,宮之奇兩次對虞君進行了有理有據的勸諫,但都宣告失敗。而這一句“少長於君則君輕之”,則道盡了宮之奇對虞君、虞國的悲情,也透露著自己努力的悲哀,帶領族人奔走在去往曹國的路上時,我相信他那去意已決且帶著黯然的眼神裡,一定是含著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