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區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

宣城市降雨量偏少,宣州區境內河湖、水庫蓄水量持續銳減。裘公河、周寒河等河流基本乾涸,周王、楊柳、水陽等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受到一定影響,約12萬農村居民和群眾面臨短時飲水困難。為此,宣州我區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各部門把抗旱工作作為當前一項中心工作抓緊抓好。牢固樹立抗大旱、抗長旱思想,依法全面組織抗旱,落實各項應急抗旱措施,最大程度減輕旱災影響和損失,堅決打贏抗旱攻堅戰。

  牢固樹立抗大旱長期抗旱的思想。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做好秋、冬、春連旱的最壞打算,牢固樹立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的底線思維,站在事關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高度,切實把抗旱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來謀劃部署,全力以赴抓緊、抓實、抓好,最大限度減輕旱災影響和損失。

  進一步完善抗旱預案。各地要全面準確掌握轄區內水源、供水、用水現狀,算好水賬,留足庫、塘死庫容,按照“分質供水、先用活水、再用死水”,“先生活、後生產”的原則,把確保農村飲水安全特別是困難群眾的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通過討論,進一步細化、調整、完善抗旱預案,廣泛形成抗大旱、抗長旱的共識,切實做到實在、管用、可操作。

  全力推進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各地要加強用水宣傳和指導,強化用水管理和節約用水,必要時停止工業用水,限制農業用水,確保群眾飲水有水可供;因地制宜採取延伸管網、另闢水源、限時減壓供水、應急送水等方式,確保群眾生活用水需要;積極尋找水源,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設。

  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抗旱合力。氣象部門要加強天氣監測預報,抓住一切有利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水利部門要加強水源工程調度,指導編制供水方案;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農業抗旱指導,立足搶墒、造墒播種,及時完成秋種和保苗任務;應急部門要組織各類應急力量開展拉水、送水,做好因旱受災群眾的生活救助工作;生態環境和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各類水源保護,加密水質動態監測頻次,杜絕水汙染以及農村飲水水質不安全事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