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僅五國能造,中國已成功造出!

航空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它是一種高度複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是發動機的靈魂所在,任何一國想要在航天領域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力,那麼發動機是每個國家必須要攻克的技術。

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僅五國能造,中國已成功造出!

發動機的技術水平也成為了促進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人類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變革都與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進步密不可分。然而對於發動機技術的研發即便已經下足功夫,付諸大量的資金與心血依舊不能一帆風順,就好比我國,即便是已經研發出性能領先世界的先進戰機,在發動機方面暫時還需要依賴別國的航發。

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僅五國能造,中國已成功造出!

那麼如此難以攻克的問題到底是出在了哪裡呢?中一直以來在發動機的材料上我們都有難以攻克的問題,目前我國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葉片的材料是鎳基合金,其耐高溫能力在650℃-750℃,但是鎳基合金一旦在面對更高的溫度時,材料就會“蠕變”即慢慢發生變形。

然而就在幾年前,南京理工大學在發動機材料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陳光教授研發除了一款適用高溫情況下的新型合金。儘管並不是單晶合金,但是陳光教授開發合金,其核心高溫性能並不亞於單晶合金。它介於第三代和第四代單晶合金之間,儘管只能承受900多℃的高溫,但相較於我國之前只能耐受650℃溫度的合金來說,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

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僅五國能造,中國已成功造出!

但是這款合金真正的優勢,那就是比單晶合金更抗壓。屈從強度直接是第四代單晶合金的三倍左右。可以說陳光教授研發這款高溫PST鈦鋁單晶,在核心性能、強度質量和持久壽命等諸多性能上,相較於美國的“4822合金都是有明顯優勢的。

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僅五國能造,中國已成功造出!

目前,陳光教授研發的高溫PST鈦鋁單晶已經應用於我國航空發動機的葉片製造,儘管我們在航天領域的起步較晚,與世界其他的航天強國來說是有明顯差距的,但凡是都需要經歷發展過程的,今天我們在航空材料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相信有了這款航發作為基礎,克服材料限制的中國的發動機設計師們終於敢放開手腳進行設計。所以我們現在擁有了新的太行發動機,想必要不了多久,殲-20的最強心臟渦扇-15也能出現在大眾的眼前,只要我們能夠直面困難,一步一步攻克,腳踏實地發展,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一定會掌握世界上最優異的航空發動機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