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網課期間,你支持王者榮耀,吃雞這種遊戲暫停嗎?

沫沫茶


不僅支持暫停,而且支持取消。

我們經常會看到網絡上經常會有很多人對網絡遊戲的一片罵聲,支持取消關閉者呼聲一片,可是就是難以推動,也許國家層面有著很多顧慮,比如在創造經濟效益這塊就一定非常不錯。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把創收的這塊和對孩子們的負面影響,甚至對整個教育影響比起來,國家是真該下決心斷掉啊。

看看現在的孩子們,眼睛近視的佔了多少,雖然有部分與學習有關,但是玩手機遊戲所造成的佔比絕對不少,其次,網絡遊戲也影響了很多孩子們的價值觀念,尤其是某些三觀不正的遊戲,其帶給孩子們觀念影響更是根深蒂固!

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堅決支持取消各種網絡遊戲!



冷太陽FELIX


很多東西,看似禁了就好,萬事OK。其實呢,一禁了之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就學生網課期間玩王者、吃雞這些而已而言,你說把這些遊戲禁了,孩子就能好好學習了?

孩子如果沒有學習的心,你禁了王者、禁了吃雞,難道他另外找不出皇者、吃鴨類的遊戲麼?都是分分鐘的事情。

而且,一禁了之,打擊面過大。畢竟玩這些遊戲的,很大一部分不是學生,而是成年人,而且很多主播、遊戲的周邊產業人員,都還指望著這些遊戲吃飯呢。你說給他們禁了,他們能同意?

所以,個人認為,要解決學生網課期間玩遊戲的問題,不能寄希望于禁,而在於監督、引導。

雖然這件事很難,但也只有這樣一條路,別無他法。

那麼怎麼監督?

  • 1、家長督促著學。孩子學習的時候,你拿本書在旁邊陪著,他自然就不會玩遊戲了;

  • 2、買個能夠“上鎖”的手機,只能用學習軟件,不能玩別的遊戲,並確定孩子“越獄”不了;

  • 3、定期檢查孩子的學習成果,發現有問題,及時介入、批評教育;教育不了?那就是家庭內部矛盾問題了。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空談前面的禁遊戲也是沒有意義的;

怎麼引導?

  • 1、如果成癮了,就循序漸進的引導。從適當減少玩的時間,比如原來是玩10個小時,現在要求他玩5個小時;再從玩的時段,比如原來是半夜玩,現在要求晚上10點睡覺。具體程度,可以根據家長還孩子的親子關係而定。實在關係惡劣的,當我這話沒說。

  • 2、除了遊戲以外,儘量豐富他的生活。很多孩子游戲成癮,是因為生活太單調了,他其他事情幹,家長又不陪他,那他自然要網上找樂趣去了。這種情況下,家長其實可以趕緊規劃一下,把你的親自計劃,例如什麼時間去逛個街啊、陪他買他感興趣的東西、做感興趣的事情啊,要喚起他遊戲以外感興趣的東西,然後讓他把心思投入進去,那麼,很自然就能減輕他玩遊戲的癮頭了;

最終,我們可以預言。

在網課期間,必然有一批孩子要沉淪在手機裡,但也必然會有一批學生得益於其他孩子的沉淪,在網課之後異軍突起,成為班級裡的黑馬。

其中的區別就在於,家長能不能真正對於孩子在網課期間的“手機問題”能夠管理起來。

我個人始終是認為,寄希望於去改變無法改變的東西,不如著手於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比如說,在網課期間對孩子加強監督和引導。

最後,讓我們期待疫情早日過去,孩子們都能早日重返校園,徹底解除家長們這方面的煩惱吧!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你吃雞了嗎?”,“吃了,晚上在大吉大利上吃的。”

最近,一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的兒童網絡遊戲在盛行,一張孩子圍在一起拿手機玩手機的圖片在網上飛速傳播。

同時,一個利好的消息也給孩子沉迷網絡的家長帶來喜訊:教育部日前發佈了《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並致信全國家長,“防迷網三字文”朗朗上口,讓家長們印象深刻。

教育部的緊急通知和“防迷網三字文”的信到底有多大作用?孩子遠離手機的日子還有多遠?

調查 孩子沉迷網遊者增多

隨著網民向低齡化不斷髮展,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由於成癮性的網絡遊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網絡毒瘤的侵入,部分中小學生出現了沉迷遊戲、行為失範等問題。

2017年2月,一名初中男孩一進教室就噁心,就想著從窗口飛到江湖。他不是什麼大俠,而是一名沉迷手遊的16歲男孩。

今年3月,劉先生10歲的女兒其其用母親和姥姥的手機觀看網絡遊戲直播,一天之內就打賞了1.3萬元。

瀋陽晚報對以上兩個事件都進行了報道。

一週前,瀋陽鐵西區一個7歲孩子,每天抱著手機或者捧著電視遙控器不撒手,到了開學時間,說什麼也不上學,說急了,就要跳樓不活了,弄得家長沒辦法。後來一問,爺爺奶奶在家帶他,只要一哭鬧,就滿足他玩手機遊戲的要求。

近兩年兒童沉迷網絡的新聞頻見報端,日漸增多。

利好 教育部要求“家校配合防沉迷”, 近日,教育部在給全國家長的一封信中,採用三字文的形式勸導家長,“互聯網,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迷網絡,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這些三字文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這封信的發佈,引起了家長們的關注。提醒家長對有這種苗頭的孩子採取適當干預措施,沒有這種現象的也要防微杜漸!

解析 孩子沉迷網絡根源在哪

親子教育專家裴瑾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清明節假期,我們做的綻放天賦學習力親子營中有個孩子團體,當時他們的隊名就是‘晚上吃雞’隊,其間大多是小學生。可見,‘大吉大利晚上吃雞’遊戲早已經深入他們的生活中。”

裴瑾瑩說,孩子迷戀網絡,有諸多原因,家長缺少管理是主要原因。家長對於孩子玩的遊戲缺少了解和管理,只知道規劃孩子玩遊戲時間,但是對於內容不關注。此外,隔代教養、溺愛問題也不容忽視。家長普遍缺少有效、快速、健康、專業解決問題的方法!

裴瑾瑩說,社會飛速發展,手機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過限制使用手機而讓孩子遠離遊戲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關鍵是要發掘孩子天賦,培養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樂趣,這才能根治網遊。

危害 孩子對遊戲的自控能力差 ,親子教育專家周永梅說,孩子的特點是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對遊戲非常感興趣,孩子願意在遊戲上投入時間和精力。網絡遊戲可能滿足孩子們的成就感和快樂,但是減少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以及對現實中的遊戲的學習。而且由於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不能保證什麼時間可以玩什麼時間不能玩,孩子對遊戲內容的優劣也缺少判斷的能力。

周永梅說,兒童沉迷網絡既浪費時間又傷害眼睛,身心都會受到影響。教育部這次的做法很好,從教育部層面來解決這樣的問題,說明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嚴重了,也說明了教育部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關心得更具體了,家長對解決孩子沉迷網絡更有希望了。

建議 家長要言傳身教

周永梅說,教育部的通知是希望成人世界多給孩子支持,家長要培養孩子自律的精神,家長也要自律少玩遊戲,陪伴孩子多做一些離開虛擬世界的事情。

周永梅說,遊戲的開發公司要承擔社會責任,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現在一些遊戲開發公司已經涉及對上網的時間進行了限制,這個很好。

兩位心理專家認為父母注重言傳身教,儘量不碰遊戲,做父母的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儘量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碰各種遊戲。父母要學會教孩子利用“興趣轉移法”擺脫網絡遊戲,培養他們旅遊、讀書、繪畫、手工製作、發明創造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