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江蘇徐州豐縣鳳城街道丁蘭集社區六旬老人張傑,在右眼失明的情況下,堅持編織柳條24年,把傳統的柳編產品賣到海內外年銷售額近500萬元。帶動1600餘名剩餘勞動力致富,因其沾泥土、冒熱氣、帶露珠,在地裡像“泥猴”一樣撲撲騰騰,被村民笑稱“乞丐老闆”。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24年前,為了生計,身殘志不失的張傑來到山東臨沂謀生。他看到當地大人小孩都從事柳編工作,萌生了在家利用柳條自主創業的念頭。“老家門口的溝渠旁、土路邊長著很多茅草,如果都種上柳條不是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嗎?村裡剩餘勞動力也很多,可以節省很大的資金。”想到這兒,張傑回家後立馬就幹。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他通過朋友購買800斤優質柳條種苗運回家種植。種植柳條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能編織花籃帶來經濟效益。但村民不理解:“那麼好的土地竟種不值錢的柳條,誰願意買?”雖沒得到村民支持,但張傑並沒有放棄創業的念頭。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當年柳條大豐收,張傑除了把柳條作為原材料銷售到山東外,還到廠裡學習柳條編織技術。他編出來的花籃、菜筐等編織品非常實用,但苦於沒有銷路,只好獨自跑到集市去賣。經過長年累月的努力,張傑付出的心血終於有了收穫,由於編織的花籃精美環保,得到了本地鮮花店老闆和眾多外地商客的認可,村民也逐漸支持他的做法,逐漸開始跟著種柳條、編柳條、賣柳條。

小小柳條帶動1600餘名村民致富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張傑有了底氣,2011年開始擴大生產規模,由傳統手工作坊向柳編專業合作社轉型,並將優質種條免費供應給村民種植。目前柳條種植面積已擴大到840多畝,他以每畝2000餘元價格收購。許多村民增加了收益、嚐到了甜頭,紛紛加入種植杞柳的隊伍。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現在張傑僱傭當地百姓種植柳條、管理柳條、編織柳條,已解決1600餘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生計問題。自從張傑建立杞柳生產合作社以後,在這裡務工的村民平均每年都可以賺到萬餘元。

從實用到工藝,喚起鄉土人文記憶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現在的張傑已被當地村民尊稱為“柳編張”,彎、挑、壓、轉、剪……只見光禿禿的柳條在他手中不停翻轉,一個精美的花籃就完成啦。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張傑告訴記者,現在已能做出1730個式樣的柳編作品。“只要能在電腦上做出合理的圖紙,我就能編出來。”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記者看到,張傑大大小小的柳編倉庫十多個。禮品籃、菜籃、網籃、花籃、鬥、小筐等各式各樣的柳編作品都可以找到。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在倉庫裡,一個圓筒狀的柳編作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張傑笑著說:“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其實這是最傳統、最古老的鬥,老百姓把鬥放到堂屋裡,寓意著戶主‘日進斗金、財源滾滾’。”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東西再好,如果沒有了文化韻味也就失去了內涵”。張傑的每一件柳編作品都代表著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在眾多柳編作品中,最讓他滿意的是這件《葫蘆》,獲得了中國民族藝術品牌促進委員會頒發的2015年度中國民族藝術海選優秀作品獎。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作為縣傑出鄉土人才,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支持下,張傑每年都參加各種展銷會推廣自己的柳編作品。現在所做的柳編產品除了銷往本地外,還銷往徐州、南京等地,最遠出口到加拿大、日本等國家。

看江蘇豐縣六旬“乞丐老闆”創業路…

張傑從家庭式作坊

到杞柳生產專業合作社

24年來異常艱辛

但最大收穫是

通過傳承和創新柳編技藝

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自己是農民,知道農民不易,

就想帶著鄉親們過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