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來源:鳳凰網公益頻道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數日前,韓國N號房事件引起熱議,掀起一波女性防性侵討論狂潮;近日,高管涉嫌性侵“養女”一案曝光,最高檢、公安部派出聯合督導組赴山東,督導該案的辦理工作;今日,導演鈕承澤因性侵劇組女助理,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

越來越多的女性權益受侵事件被曝光,女性權益爭取與自我保護意識正在覺醒,但從“知道我是受害者”到“我不會是受害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英國女作家艾德琳·弗吉尼亞·伍爾芙曾說,“最邪惡的掠食者,是假扮成保護者的捕食者。”她曾在童年時期,遭到同父異母的兄長性侵犯。


如果我們還沒有辦法做到識別和區分身邊的陷阱,那可以先學習相關必要知識,讓自己儘可能遠離被侵害。


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什麼是性同意?


昨日,一則“什麼是性同意”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日本首位公開長相和姓名控訴性侵的女性伊藤詩織聯合女性創作短片,讓更多人瞭解什麼是性同意。

伊藤詩織:未經同意的性行為就是犯罪


在短片中,伊藤詩織和其他女性解釋道:“與其他人乘坐同一輛車,與他人一起吃飯,一起喝酒,牽手,接吻,不管你穿著什麼樣的衣服,都不意味著你同意進行性行為。如果沒有達到可發生性關係的法定年齡,或者是處於無法拒絕的場合,或者是出於無法做出決定的狀態,都意味著不同意進行性行為,而在對方不同意性行為的情況下進行的性交就是強姦。”


總結起來就是:“YES MEANS YES, NO MEANS NO”,翻譯過來可以說,沒有明確性同意的行為就是性侵,具體情況我們可以參見英國性教育宣傳片:同意喝茶與性,從“同意”這個概念,更深入地瞭解什麼是自願性性行為。

現在拋開性的概念和想法,想象你要請對方喝一杯茶,然後我們根據對方的回答或者行為回應來剖析,什麼是同意。

如果對方說:“哇,我就想喝杯茶,謝謝你”,這時候你就很確定,對方真的想喝茶;

如果對方說,“呃,我不太確定”,這時候,你可以選擇泡茶也可以選擇不泡,如果你泡好了茶,對方可能喝也可能不喝,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行為是:不能強迫對方喝茶;

如果對方說:“不了,謝謝”,那你就沒必要給對方泡茶;


同時,在以上情況中,無論對方突然改變注意,或者失去意識沒有喝茶,甚至喝到一半變得神志不清,我們都不能強迫對方喝茶。


違背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的正常反應,我們都可以理解為,你強迫對方喝茶了。無論是喝茶還是性,我們都需要的是明確的同意,而許多性侵案件,往往都是對應著以上的情況,許多強行辯解的罪犯,也正是沒有正確理解,什麼是性同意。

英國性教育短片:什麼是同意性性行為


同時,我們對以上內容進行補充,存在性同意年齡概念,是指在法律上達到有能力同意與他人發生性關係的年齡。低於這一年齡者,被視為沒有性同意能力,所以,無論其同意與否,成年人與之發生性關係都構成強姦。一個成年人與低於性同意年齡的人發生性關係,是不能夠合法地說這種性行為是雙方自願的,而會被視為兒童性虐待或法定強姦罪。

我國的性同意年齡是14歲。至於14歲以上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我國2013年頒佈的《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也明確指出:

“對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範,而與其發生性關係的,以強姦罪定罪處罰。”

當雙方存在特定關係,未成年人對特殊職責人員有關性的同意在法律中應視為無效,只要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特殊職責人員就應該以強姦罪論處。

同意可以撤銷,半推半就不是推拉,沉默和沒有意識不是邀請和藉口,長相和穿著也不是誘導犯罪的理由,導致性侵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罪犯不良的動機。


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一份報告,一部電影,幫助你瞭解女性權益


違背性同意的性行為,即性侵,是侵犯女性權益的一種,可是,除了性侵之外,還要許多與女性權益密切相關的案例。諸如伴侶暴力、性暴力、肢體暴力等性別暴力。


在我國,性別暴力相關的研究不多,比較系統和權威的是2013年12月16日發佈的《中國性別暴力和男性氣質研究定量調查報告》,該項研究在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的資助和支持下進行,由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和中國反家庭暴力網絡、北京帆葆,針對華中地區某縣,年齡在18歲至49歲,共1017名男性和1103名女性展開調查。

研究內容包括:針對女性的伴侶暴力(包括行為控制、精神暴力、經濟暴力、肢體暴力、懷孕期間的伴侶暴力、性暴力)、性暴力和性騷擾、暴力對女性健康的影響(包括肢體受傷、生殖健康和精神健康)和受暴後的尋求幫助、性別關係、男性經歷的暴力與困境、暴力施加與遭受等相關因素。


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研究結果表明,伴侶暴力普遍發生,並且嚴重影響了男女兩性身體的、精神和生殖健康,而女性遭受伴侶暴力後經常不告訴任何人。非伴侶的性暴力也極為普遍,最可能的非伴侶強暴、強暴未遂者是前夫、前男友,同一社區中的男性或其他人。而在實施過性強暴的男性中,最常見的動機是性特權(86%),童年創傷、酗酒和多個性伴侶是男性施加非伴侶強暴、男性向伴侶施加肢體或性暴力共同風險因素。


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七年之後,情況如何,我們尚未得知,但我們需要這樣的研究,來幫助我們瞭解現狀。如果你覺得長篇大論和篇幅文字枯燥無味,不妨看一看這部外國電影,或許有藝術加工,但性別安全與教育意識,絕不只存在於某一個國家或群體。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由伊莉莎·希特曼導演,在2020柏林國際電影節中取得該屆場刊最高評分,同時斬獲二等獎,佔據豆瓣一週口碑榜前列。

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該影片側重講述了17歲少女的生存環境與內心世界,而這一切都圍繞在她的墮胎之旅。意外懷孕的秋天由於賓夕法尼亞州法律規定墮胎者必須有一位家長陪同,和表妹斯凱勒前往紐約人工流產,接連的意外使本就窘迫的兩位少女經濟壓力增加,在這舉目無親,無依無靠的紐約大都市,兩個少女只能屈服於賈斯帕可鄙的性要求。帶著疲憊不堪、沉沉睡意的面龐,秋天完成墮胎,和斯凱勒踏上歸途。

在電影情節中,有這樣的鏡頭:

秋天在學校舞臺上唱歌時,被臺下的男同學侮辱為“蕩婦”;

斯凱勒在被男顧客用語言騷擾後,又被超市店長吻手性侵;

秋天在地鐵上,看到中年男人朝她們摸下體;

斯凱勒被賈斯帕百般調戲,最後得逞。

秋天和表妹都迫於無奈承受。而最觸動人心的鏡頭是,醫療人員詢問秋天的私密性生活,“你的性伴侶威脅和恐嚇過你嗎”、“你的性伴侶是否打過你”、“是否有人強迫和你發生過性關係”,秋天情緒崩潰,無法對答,“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便是秋天需要對這些問題作出的問答選項。


女性權益維護的路還有多長?


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預告


國內性教育缺失,家長老師談性色變,未成年人羞於談論性,被性侵後不敢於及時尋求幫助,性侵犯施害者懲處力度低,這些原因都促使性侵和其他女性權益受損案例接二連三發生,視而不見、熟視無睹或許可以逃避一時,終有一天會悔之晚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