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如意大圆满》(第一部)连载10


对 话

答 众 修 行 者


问:您在讲法中讲,您那里没有恶,只有美好,这些话太深我有些不能理解,人间到底有没有恶和善的区分呢?请师父开示。

答:佛是觉者是觉悟了的人,佛讲出法来才能称为佛法,人是不可能讲出佛法来的,人只能讲人法。人在弘扬佛法时,只能讲出佛法的其中一部分。否则,人能讲出佛法来,那已经不是人而是佛了。

关于佛讲法,是讲给人听的,不是讲给佛听的。佛讲法给人听,也只能讲出其中人能接受的那一部分,更高深的人也听不懂,所以佛也不可能完全讲出来的,可是讲出来的一部分已经完全够人修到极高极高境界状态了。到了那种境界状态,人会觉得相当美妙殊胜。所以佛讲法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讲给人类听。关于善与恶的事情,在佛国世界在佛那里既没有善也没有恶,佛陀是金刚不动的,能说佛是一个善人吗。显然佛已经大大超出了善人的境界状态。那么能说佛是善佛吗,也不妥当。那更不能说佛是恶佛。所以在佛那里没有什么善与恶的分别。可是到了人这里,就有了善与恶的分别。再加之这种善往往是以某个人自我为标准来作为善的象征,这样就形成了自我是善的,他人是非善是恶的,就形成自我这个善者与非善的、恶者的斗争,这种以自我为标准的善,势力范围越大,恶的势力范围就越大,然后各自为了维护自我的势力或目的,就形成更大范围的相互争斗。当这种斗争形式不能以正常的对话交流达成共识时,就会形成械斗或战争。更可怕的就是相互在武器的杀伤力和杀伤范围上相互竞争,达到威慑控制他方的目的。一旦这种武器运用于实际,就是人类的相互毁灭和残杀。

要说有恶,首先要认识自我之恶,如果认识不到恶不在外而在内,法就会有劫数,就会到了一定程度度不了人。所以说惩恶扬善,是要惩治自己的私心杂念和言行,光扬他人的善言善行。这样就形成了赞美歌颂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就不会形成争斗,永远都会是真诚友善和微笑。佛陀给人讲法,讲的善和恶,是专指修行中的状态,在佛国世界和道家所讲的仙人们,哪有什么恶的心念和言行呢,都是觉悟的,都相互理解,甚至根本无须说话,一切都是自然无为状态。也根本无须什么发号施令。都是吉祥如意状态,是十分美好的。如果是有什么较大变故,那就是会有觉者下世度人的事了,下世度人时,主要是大彻大悟的觉者纠偏,把人间修士们理解的不完善的,或是有的有缘修士修行了久远的时数,应当修成时,觉者就会找到这些修士,或者利用觉者的方便,让这些修士适时与觉者结缘,然后觉者因根施道,见机行事,让这些有缘修士破迷而修成正果。为什么有的修士把经咒念诵得那么熟,可就是不能了义呢,其实就是在等如来接引。如来接引时,往往借用人身,看上去极为普通。可是就是如来显人形接引度化人时,众生就看不出来了,就不能认识如来了,这主要表现在是修士们往往用固有的大脑思维概念,来识别如来,这时候仍会有一部分,虽已与如来见面,但不能坚定信心,常随佛学,遇到困难和艰苦而过不了关时,就半途而废。如来虽觉可惜,但也只能如此,因为不能强硬接引,实在修不上去时,也只能这样了。当然比原来要好多了,必竟是与觉者相见了吗,总有一天还会达成机缘让其修成觉悟的。遇到这种情况,觉者也是不可能怨责修士们的。因为修士们的确很善良真诚,只是由于暂时有不能放下的执著耽误一段机遇,可是由于与觉者已有缘,如来已经把强大的力量和法义给了这些善良的真修士,有时这些修士回忆起觉者的某句话时会一下子觉悟的。所以只要是如来下世,众生乃至全人类全宇宙都有大福了。佛光普照,礼义圆明吗。

如来多么盼望人类都充满爱,没有恶,只有美好和吉祥。

每个人都要用心作好当下每件事,哪有恶的呢。大家要参悟,把心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努力多为国家的安定繁荣作贡献,为世界人民,为全人类全宇宙的和谐美好发出无私无我,爱的信息,让一切愤怒、仇恨、妒嫉、咒诅、怨气、报复、贪欲等执著远离,祝愿世界充满光明,充满真诚,吉祥如意。


更高的觉悟,更大的无私,更高尚的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是最伟大的殊胜;是最大的善和爱。


善恶报应是佛法神明道义在人间的示现


无维觉者一切都是吉祥如意金刚不动尊


如来下世间,给予众生永远都是美好和喜悦。


伟大的修士们,伟大的人民众生、同志们你们的未来无限美好,你们一切美好的向往将在你们伟大实践中成为人类没有过的最伟大庄严殊胜的现实。


愿同志们和我一起为国家的繁荣,世界和平,人类美好,奉献全部爱和真诚。


人人都渴望得到爱,因此,奉献爱心比什么都珍贵都重要。

在修行状态中,一提起善与恶的话,往往把我作为善的典范,把恶作为我以外的其它生命,甚至具体指向某个生灵。这是极大的分别心。无维觉者讲:一切声音都是法,一切物质都是表法。众生都是佛,都具如来性。修行不出来,就会停滞在善善恶恶的状态里,就会认为我是善的,就会觉得度人就应当惩治我认为的恶人恶事。这时候就应当参悟如来义理,一切声音都是佛说法,一切物质都是佛表法。一切声音都是佛说法,怎样说法的,我怎样恭敬佛通过一切声音讲法呢?一切物质都是佛表法。一切物质怎样表法的?我应当怎样的心态恭敬佛,通过一切物质表法来度化我的呢?把这些都参悟透了,一定不会再想惩治其他人及我认为的恶的生灵了,恶也就从自己心念中灭了。恶在自己头脑中没有了,怎么会再生认为别人是恶的心呢?佛陀曾讲: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分别心等,多么深刻的义理啊。当每个人都自觉时,从哪里去寻找恶呢。每个人都成了善,善人也没有了,善也没有了,整个世界是无比美好的。特别是在无为法运作时,世间一切物质生命都会进入自己应有的处所。各从其类,各有其终。这一步作完了,都会各自吸取经验教训,光扬成功的,纠正不足的,整个人类就自动进入了无比美好的新时代。

所以,惩治邪恶,永远惩治的是我,而不是伟大的众生。一旦把恶作为度化和惩治的目标时,就会一步步把自己送往黑暗的绝路,这也是修行到极高极高层次,甚至已经自认为得到佛果的人应当继续精进的。这也是定法的表现。一位伟大的觉者,应当具有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爱,不但要爱本教更要爱其他兄弟教派,不但要爱有宗教信仰的众修士,同样要爱非信教群众,要平等无分别心。真爱无选择,有选择的爱,自然就会生分别心。实际上就是私心的暴露。

有修士让我讲一下什么算有情,什么是情,这个话题也很广,情,不仅限于男女情,可以讲是无所不包的,任何人任何一位修士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就修行而言,只要修行就会有情在,这种情虽然与一些情不同,但修行人的情往往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情中,反而经常借度人的幌子使自己陷在情中出不来。这种情会导致修士们不能成正等觉,更严重些会永远修不出来。其实也是这样的确也修不出来,因为自己在情中,为情所迷,而认识不到,只觉得众生在情中,实际上自己在巨大无比的情中却不知道,当然就修不出来了。那么,什么是情呢?可以讲“有”就是情,“无”也是情,“非有”“非无”也是情。人的形本身就是情的表现,依赖就是情,执著也是情,意识意念也是情。“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依赖性。这种依赖又表现在了放不下,直至成为执著。到了执著的状态再放下就需要吃苦了。特别是在修行中由于得到觉者的利益,受益了,会产生强烈的情和执著。遇到这种情况,大觉者会适时点化修士们让大家真正明白其中义理,不让修士们走向迷信,而真正成为自由平等的同志情,这种情就从根本上不同于迷惑中的执著了,而成为了觉悟后的同志间的相互尊重。这就是高尚的道德表现,是修行的最佳状态。觉者度人是会有种种方便的。觉者不会有从中得到任何个人利益的心念。觉者度人是无私的,觉者度人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人成为觉者自己,而不是让人迷信觉者。所以觉者会根据众生的修行状态及时因根讲法开启大家的智慧,引导大家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平等的同志关系,这点就是觉者的大慈大悲和无私的庄严殊胜的表现。在让众生觉悟的过程,觉者要历经苦难,为众生承受。比如在生活上觉者到世间必须比众生更俭朴,住的更简单,干活儿也得拣重的干,让大家在一点一滴中认识觉者。否则,搞一点特殊就会度不了人,修士们就很可能模仿,就不会再搞特殊化,而发现不足时,觉者也得首先承担责任,不能让修士们有负担。所以,无维觉者出世度人,必须为众生承担,自己要吃苦在先,一切作出表率,才能圆融如来法,才能度化众生。这些过程是很复杂的,度人是要花费能量和心血的,差一点都不行的,直到有了觉悟的修士,才能真正体悟到觉者的伟大的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修行中要处处严格要求,一定要有吃苦精神,随着不断努力精进,就会修出慈悲心来,这时候就不再觉得别人是邪恶的了,就会发现自己觉得别人是恶的,这种心态是不应该的,就会觉得别人的一切状态都是帮助自己提高思想觉悟,而不应该把别人的批评作为邪恶或是认定别人修行得不好,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在修行弟子中,我觉得大家都很好,都是那么精进,都在严格要求自己,总是吃亏在先享受在后,把方便让给别人,自己承担一切苦难,处处以身作则,爱党爱国爱人民遵纪守法,拥护政府,努力工作,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着全部爱心,都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多么好的状态啊。有一位修士在给我打来电话中,万分激动,哭着说看了我写的书,受教育很大。原来对丈夫不理解,自己做得不好,让丈夫担心,现在思想觉悟提高了,明白了很多道理,觉得是自己不好,周围的人都是那么善良。这个同志在天主教里讲自己的体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神父让她多讲并请她写出文字来让大家看,教育大家,让大家充满爱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安定,人类美好作贡献。修行吗,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现每个人无私无我的高大而光辉的形象,这是最好的弘法利生,济世度人。还有一位岁数较大的女弟子,一直和儿媳关系紧张,以前总觉得自己正确,把自己的意志加给别人,造成了婆媳不和,看了书以后,深更半夜打来电话,忏悔自己,边哭边说自己的不足,表示一定改正,主动在儿媳那里承认了错误,儿媳觉得老人那么真诚,主动给晚辈致歉,非常受感动,也得度了,全家都和睦了,身体也改善了很多,连这位女同志的老伴也都受感动,主动在这位女同志那里承认了自己以前做得不好的事,病情也大为改善。他们还坚持经常性的读书学法,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都表示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安定,道德升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河北省曾有一位男居士说:自己到饭店去收欠账,可饭店老板发生了误会,叫正在吃饭的几个人给打了一顿,打成鼻骨折,流了很多血,躺在地上勉强挂通了110电话才把他送往医院住下了,近半个月住院,花费近两千元,当时这位居士觉得委屈,觉得应该把饭店告到法庭,让饭店赔偿全部损失并负法律责任,在即将快要出院时,拨通了我的电话,我让他不要再把事情扩大,要主动承认自己应负的责任,事情即已过去应当把这段缘了结,不可再续。饭店也不容易,挣钱也很难,你为了收回200元钱的欠账,结果挨了打,受了痛苦,还花费2000元,已经应当觉悟了。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呢,有什么放不下的执著吗,应当找自己的原因。不应当责怪饭店,要化干戈为玉帛,不是更好吗。后来公安局的同志听了非常受感动,主动要依法按轻伤处理此事,这位居士表示一切应从善处理,化解一份矛盾,社会就多一份安定因素。这位男居士和我通电话以后,还未等完全健康就提前出院,到附近的寺院皈依进入了佛门。进步相当大,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后来又证得了独觉果位。在欲界一个地方,一位七十三岁的老头,一辈子都没离开喝酒,本来家境不宽裕,老伴七十四岁,又喂猪又种庄稼,还得做饭。这个老头在别人那里就讲他如何威风,在家什么活儿都不干,说什么,当男人就得象个男人样子等等一些话。弥勒尊者见到机缘成熟,适时给他授法,这个老头表示一定要戒酒,并且还主动帮老伴做饭,收割小麦,变化很大,称赞佛法威力大,改变了自己。他说:“活了七十三岁了,都认识不到什么是正确与错误,反把耻辱当光荣”。这种事例相当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