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前幾日的《別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謀求“工作能力方面的發展”

,那不科學》中,

大林因為太過榆木腦袋,心裡只有工作沒有領導,“擅自努力”,且“屢教(暗示)不改”,最終被“絕望了的新領導”發配去打雜。

這下場,全因“不正確的努力”而來。

別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謀求“工作能力方面的發展”,那不科學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文章發表後,許多朋友留言說“希望有大林的後續”——如何調整方向,以及“調轉不了方向的時候,如何擺脫不利境地”。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先說大林的後續。

事實上,大林這個名字是虛構的,但這個人物是真實的,經歷也基本是真實的。

大林曾一度痛苦至極。他沒想到自己為單位付出所有,現在單位卻讓他一無所有。

偷偷流了幾次淚後,他隱隱意識到:

  • 再能幹、貢獻再多,本質也不過“可隨意搬動的棋子”;
  • 別提貢獻,除了自己,沒人承認這個;
  • 別在利益場幻想任何“高尚的對待”;
  • 在這個講究“權力”的地方,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勢力”。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大林決定離開。

他放棄了之前努力積累下的一切,如業績、成就、口碑,義無反顧,頭也沒回——他想了許多辦法,

調動到同系統的另一個單位,在那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並很快開創了新局面。

以後的發展,就要看他是不是能一直聰明下去了。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大林的調動,建立在這些因素共同組成的基臺上:

  • 一向努力、誠實,口碑較好
  • 有實際能力實際業績,且勤快踏實,到哪都是幹活小能手;
  • 得益於平時的謙虛謹慎,他在本系統內積累了一定的人脈關係
  • 他的名聲還在,沒被人蓄意搞壞,所以別人接起來毫無負擔。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為什麼要把“名聲”拉出來說一說呢?

名聲這個東西,對職場人來說真的很重要:對現在、對未來、對發展,都非常重要。

別認為“我是白的,你們再潑墨都沒用”。

事實上,你就是再白,沾上了墨那就是黑的,再擦都擦不白了——除非主動犧牲,把黑的地方給徹底剷掉。

別人並不在乎你是不是真白,別人只在意“這個名聲不好的人會帶來的潛在風險”。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大林是順利逃跑了,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樣輕鬆出走,

要是隻能在那個“權力失控單位”凝固著,又該如何調整心態、自我翻身呢?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首先,謹慎保住自己的名聲

如前所述,名聲這個東西對職場人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決定留下來和這單位“繼續糾纏”的人。

如果名聲壞了,那在“人才濟濟、機會缺缺”的當下,可能再也難翻身了。

  • 平靜。面對任何的挑釁、謠言、抹黑,都別激動,更別跳起來當面開撕;
  • 低調。環境不適合出頭,那就縮好脖子,同時把眼睛向下;
  • 警惕。身處逆境、“偵探”四處活動之時,輕信他人並不是美德,而是十足的單純;
  • 辯解。保持敏銳,發現任何抹黑苗頭,馬上有技巧地為自己辯解。

總之,要隱忍,要多讚美他人,要在關鍵時刻巧妙辯護。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其次,對工作要適當地慢下來

熱愛工作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也是作為普通人向上的必要條件。

但在一個權力失控的單位,多幹、幹得好不僅不會被視為美德,反倒容易成為觸怒“皇上”的導火索,給自己帶來想不到的麻煩:

  • 相比實績,“皇上”更看重順從、謙卑、圓滑,以及“讓領導上前”的“謹慎的工作態度”;
  • 小人太多,暗箭亂飛,能幹的人極易受傷;
  • 做多錯多,不做永遠不錯;
  • 單位已無前途,幹也無用;
  • 無能之人最好嫉賢妒能,你的優秀只會讓領導感受到威脅。君子會邀你共行,小人則只會毀了你。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再次,要學會演戲,要重構價值觀

成為一個技藝高超的演員,是行走職場的重要前提。別覺得這樣好惡心,這只是行走職場的技巧之一。套用大統領特朗普的一句名言:這就是生活。

這門技藝並不難掌握,只要時刻記住“前途要緊”四字,一切就自然無比:

  • 時刻把笑容掛在臉上;
  • 時刻把領導擺在前面;
  • 時刻把“早請示,晚彙報”記在心上;
  • 時刻把單位所有人的“好”掛在嘴上。

總之,單位還有救、相對公平的時候,努力是安全的,也是有價值的。但如果環境不允許,那隻好開始“演技求生”。

當經歷得足夠多以後,你會發現這世上沒太多值得較勁的地方,“學會做人”才是真理。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最後,強大自己

只靠演戲,在這種單位也只是勉強活著而已,說實話也是挺辛酸的。

因為“皇上”總是那麼的不好伺候,“皇上”的么蛾子也總是那麼多,總要想方設法讓人難受、讓人恐懼。

所以,還是要變得強大。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 一強:建立人脈網絡

再橫的人,面對一個“朋友很多”的人,也會有所忌憚,不敢做得太過。

所以,要廣交朋友,要勇敢地走出去,與單位其他部門(如果單位夠大)、同系統、同行業的那些口碑較好的、職位較高的、能力較強的、人脈較廣的、背景較厚的人交往。

當然,這事要偷著來,別被“皇上”早早察覺了。

等你的人脈網絡建立起來,便可大方公開。他已然拿你沒辦法,只好認了(認慫,認輸,認倒黴)。

從此,只要別表現得太瘋狂(表面上給足包括領導在內的所有人面子),這日子會明顯好過許多。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 二強:增強能力

對工作不上心,那是被逼無奈。但不能因此放下自我的成長,不能因為這種人把自己給耽誤了。

機會也許就在明天早上落在自己頭上——但沒人能在今天就知道。

所以,表面上可以裝傻、裝昏迷、裝半死不活,私底下卻不能放鬆成長的腳步。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 發展自己的事業

我們不能把所有希望寄託於“領導自動消失的那天”,因為時間寶貴,也因為”下一任“不一定真靠譜。

所以,可以利用這“不太忙”的機會,想辦法開始自己的事業。

大事業不能與工作兼顧,但做個小副業,還是能實現的。互聯網時代,為我們提供了無數“創小業”的機會。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選項。世間存在許多機會,只要去尋找、去嘗試,就有無限的機會。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寫在最後:

“被邊緣化”並不完全是壞事

在群體中作為”被排擠者“是令人難受的,這代表前途灰暗、利益受損,以及深重的劣等感。

但和這種“帝王式”領導攀得近,就一定是好事嗎?

當然不是。

那不僅代表要出賣膝蓋,要承擔無數的醜陋工作,更要將良心親手丟棄——如果你做不到這些,那就別為“被邊緣”而沮喪。

.

如果能借此機會重識人性、重整思緒、重新出發,也許這“被邊緣”,正是上帝為你打開的“另一扇大窗戶”。

.

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被靠邊”後,如何調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
/
/

.

本文相關鏈接:

別在權力失控的單位謀求“工作能力方面的發展”,那不科學


擴展閱讀:

從什麼時候起,人們要變得越壞,才能在單位(集體)生存下去

獨來獨往便可保得自身?那不科學

“無菌”單位就一定是幸福家園?那不科學

別指望同事與你“聯名上告”,那不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