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我們村的東頭有一口古井。井裡的水清涼可口。村裡的人都到這兒取水。古井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兒女。古井離我們家才十來米遠。每天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取水的人絡繹不絕地從我家門前走過,桶兒叮叮噹噹,扁擔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樂的鄉間小曲。門前的路面溼漉漉的,老是像剛下過一場春雨似的。那口古井給人們出了多少力氣?可它從來沒跟人們要過報酬。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生命的泉水,還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這是一篇小學生作文的句子,裡面所描寫的古井多麼美啊,大家知不知道,花都也有無數這樣的古井,它們形形色色,多姿多彩,分佈在188條行政村中,在古村、古屋、古巷的映襯下,它像一個內涵豐富的歷史老人,無聲地訴說著它的繁華和滄桑。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帶著對古井的好奇,7月中旬的一個雙休日,我約上了三五知己來到了炭步的塱頭、三聯、東風、橫崗、平嶺頭、華嶺、藏書院、文崗等村,尋找昔日勞苦功高的古井。在過去,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都沒有自來水,老百姓飲用水靠的都是井水,因此,在每條村的村頭村尾村中都挖有水井,一些農戶在自家天井處也打了井。井邊的故事也是豐富多彩,層出不窮。60年代出生的我,也曾經同父親一起動手挖井,當年,父親在井下用小鋤頭小鐵鏟挖,我在井上用繩子繫著的水桶把泥土拉上來,此情此景至今還清晰地印在腦海裡,我吃苦耐勞和熱愛勞動的習慣就是那時培養出來的。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隨著改革開放,農村發展經濟,農民勤勞致富,經濟好起來了,富裕起來的村,在80年代開始逐漸建上自來水塔、自來水廠,飲上了自來水,水井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當然現在還有個別地方還在繼續使用,但井水作為飲用水源的功能已經退化了,大多數人用井水洗衣衝地搞衛生等。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飲水思源,飲水不忘掘井人,這些井作為古蹟保留下來,用慣了用自來水的城鎮小朋友,對農村水井不一定都認識,作為家長不妨找個週末帶著孩子到農村走走,看看這些古井,講講井的故事,讓孩子們現場體驗一下昔日的場景,飲水思源,一起思念掘井人的感覺,必獲益非淺。(文圖/龔越洪)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古井】它,滋養了我們的祖祖輩輩,喝這裡水的花都人現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