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下高考滿分作文的畫皮

高考作文滿分四字訣

高考作文得滿分,雖說不容易,但也不太難。只要記住並用好四字訣,滿分自然手到擒來。四字訣到底哪四字?速速道來!四字訣:一曰唬,二曰裝,三曰炫,四曰構。待為師下面細細說分明。

先說“唬”字訣。唬是嚇唬,一上來就給閱卷老師下個馬威,把他鎮住。老師畢竟是閱卷方,掌握生殺予奪的大權;考生是被閱卷方,只有接受審視評判的份兒。因此,考生必須給閱卷老師當頭來一棒,讓他暈菜。唬,在戰術上是先聲奪人,反客為主,化被動為主動,使自己居於強勢地位。

用什麼唬?怎麼唬?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高級詞彙。所謂高級詞彙,就是那些最最生僻高冷的詞彙,如“嚆矢”“振翮”“孜孜矻矻”“祓魅”“婞直”等。這類詞彙,大多早已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對於閱卷老師來說,絕對懵圈。考生作文使用了這類高級詞彙,而閱卷老師大多不識其音,不辨其形,不知其意,不會其用,必然先挫了銳氣,矮了三分。“唬”可以收到極好的戰術效果,主要是使閱卷老師自尊心受傷、自信心受挫,使其折服,從而產生激賞心理。然而,凡事都得有個度;唬,點到為止,適可而止。浙江的那篇滿分作文,這個度就把握得很好,高級詞彙每段只用一個到兩個,絕不用到三個。如果通篇嵌滿高冷詞彙,勢必走向反面,惹毛閱卷老師,把作文打入地獄。切莫聰明反被聰明誤,切記!

生僻高冷詞彙從何而來?一本《辭源》就可搞掂,還輪不到《康熙字典》。漢語單字有六七萬,中學語文老師大約掌握其中一萬;其餘五萬,隨便摳一個,都可使老師傻眼。至於漢語詞彙,更是多如牛毛,但從《辭源》中去摳,專門找死亡詞彙下手,摳出二三十個,足矣!再從網上找出若干有哲理味的高大上的語句,把早先所摳出的高級詞彙嵌進去,最後整理在筆記本上,時不時打開吟誦。但逢階段考試,不妨牛刀小試,以積攢“唬”經驗。

再說“裝”字訣。裝是裝家,裝有學問,裝學問家腔,作思想家狀。文章貴在有思想、有學問,而思想貴在深刻,學問貴在淵博。在高考考場上,時間緊迫,心理緊張,如果作文能夠呈現出驚豔的學問,表現出卓異的思想,那麼勢必使閱卷老師拍案叫絕,傾倒膜拜!

裝,倒不是真正去思考,真正去做學問,其實不必真的去鑽國學,去研西哲。高中生,一來讀不懂,二來沒時間,三來沒必要。裝,其實就是請大咖大神來裝裝作文門面。請大咖大神也要講究與時俱進,否則就奧特;八十年代請的是別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陀斯陀耶夫斯基;九十年代請的是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黑格爾、叔本華;00年代請的是依壁鳩魯、尼采、康德、休謨、斯賓諾沙、昆德拉、索爾仁尼琴和犬儒主義;一0年代以來請的是薩特、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弗洛姆、麥金太爾和達達主義。

請大咖大神進作文,沒有想象中那麼讓人望而生畏、高不可攀,其實就是把他們的名字嵌入作文而已。說白了就是一報菜名式的貫口,道破了連小學生也會用。然而,這可不是胡鬧瞎扎騰,作文一旦嵌入這些花式菜名,格調立馬就高上去了。閱卷老師大多對這些菜名半生不熟,對其思想內涵似懂非懂;因此,閱卷老師見到考場作文竟能如此古今中外文史哲宗縱橫捭闔駕輕就熟爐火純青,定然如見至尊,肅然起敬,其伯樂遇千里馬之感油然而生,為國選英才之慨勃然而發!就像浙江省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文,開篇劈頭憑藉“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和“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的振翮”這兩句,早早把高考作文評卷組組長折服!

大咖大神怎麼請?找度娘!輸入“西方哲學家”,就會跳出西哲名家榜,而且從古到今排序,只需按照“高、冷、鮮、野”的標準,從中挑出八九個;然後輸入“某某名言警句”,就會跳出若干句來,也按照“高、冷、鮮、野”的標準從中擇取;最後把名家名言嵌入自己的語句中,整理在筆記本上。平時練筆,抑或階段考試,取出來反覆用。熟能生巧,久而久之,自己就煉成了“哲人”。

接著說“炫”字訣。炫是炫技,是賣弄語言技巧,是不說人話。大文豪們在談寫作經驗時,都強調好好說話;然而這一條在考場上並不討人喜歡。有話好好說,就是說平常的話,平常地說話;但這免不了土,免不了俗,免不了扎堆,極難脫穎而出。炫,語言炫目,作文才會閃爍奪目。單憑高級詞彙和大咖大神是拿不到滿分的;要得滿分,還必須有酷炫的語言,正如貴婦,必須靠炫目耀眼的晚禮服來裝扮,才能驚豔全場。

賣弄語言技巧,讓作文語言陌生化,讓閱卷老師既覺得異乎尋常卻又云裡霧裡,這是炫的最高境界。那麼語言到底怎麼“炫”才好呢?最斬截的辦法是把語言歐化。所謂歐化,就是學洋人說話。咱中國人說話寫文章,以短句為主;而洋人喜歡使長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補語從句、同位語從句通通加上去,讓句子長而雜。對歐化句式,咱國人不習慣,就像使慣了匕首,一時舞不了長槍;咱國人多少帶有崇洋心理,對這洋裡洋氣的語言,閱卷老師也免不了敬畏三分,即使看不懂,也覺得妙不可言。就像《生活在樹上》文中“但當這種期望流於對過去觀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虛無與達達主義時,便值得警惕了”一句,狀語中套著一個遞進複句,頓時讓閱卷老師手足無措!

還有一個管用的辦法是“隔”。有個大文學家說,最好的語言是不“隔”,是讓讀者一看就懂。這個觀點禍害了不少考生。最好的考場作文語言是讓人感到“隔”,隔著雲,罩著霧;就像美女,一覽無遺是醜陋,半遮半掩是風情,霧裡看花才是美。“隔”是暗示,是象徵,是穿上馬甲,是戴著面紗,是用最隱晦的語言去表達最淺顯的道理,目的是把閱卷老師繞暈,讓他看不出內容的貧乏和思想的蒼白。像《生活在樹上》一文,通篇基本上是“述”,或名言警句的引述,或現象的描述,或事實的概述,極少有“論”。但凡“述”,不能證偽,也無需證偽,說的都是一些正確的廢話。而“論”則假不了,騙不了人,首先要有自己的觀點,其次要講邏輯,講思辨,講論證。因此可以說這篇文章沒有自己的觀點,也沒有自己的思考;更談不上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正因為如此,才需要“隔”。正如《生活在樹上》文中“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於古舊座標的約束,鍾情於在別處的芬芳”一句,“懷揣熱忱的靈魂”“對超越性的追求”“舊座標的約束”“別處的芬芳”都是一些隱晦的暗示,不明就裡的象徵,本來粗淺的意思霎時就高深莫測起來,讓評卷老師懵圈暈菜,繳械投降!正如文章標題“生活在樹上”所示,生活在樹上,就是人不好好做人,到樹上去生活當猴子;既然當了猴子,就要說猴語,如何說得了人話?

最後說“構”字訣。構是預構,是宿構。上述高端詞彙、大咖大神、炫目語言等,都是平時儲備妥當的,並非臨陣磨槍,或臨場發揮。網上有些論者對該考生十分敬佩膜拜,說他能夠在緊張的考場上,揮灑自如,旁徵博引,顧盼生輝,表現出深厚的學識素養和深邃的思想修為,是不世出的良材,云云。如果讓該考生看到這些評價,非讓他笑倒在廁所裡不可。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平時預“構”好的,臨場只需搭“構”即可。就像積木,一塊塊現成的,只需按圖搭起來就行了。在一些教育發達城市,在一些名校,甚至連這些預構、宿構都不用學生自己動手,他們的老師會替他們準備得妥妥的,學生只需各取所需,熟記在心,靈活運用即可。

有人說高考作文得滿分,主要靠運氣。這話也對也不對。這要看怎麼給“運氣”下定義,照我看,這“運氣”其實就是上述四字訣。“唬、裝、炫、構”在一些教育發達城市、在一些名校是一種統一行為,必然形成某種地區特色和學校特色;在評卷場上,評卷老師不難根據這些特色去判斷考生所在地區和學校,甚至識別出某位“重點”學生;然後給出高分乃至滿分。

《生活在樹上》據說起初閱卷老師給的是39分,最後由評卷組長拍板才給了滿分,這評卷組長還為此寫了一大段感言。如果考慮到該考生寫作態度不端正,文風不老實,打39分,應該說其分寸拿捏是十分精準的。

最後來看看浙江大學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的評語。他說: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看第一遍,感覺不像是一個高三學生寫的考場作文,然而,細讀後你會發現,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作文審查組老師認真細讀這篇作文,一致給出高評。我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然而,要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而非背誦幾條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

看了陳建新組長的評語,你對高考作文滿分四字訣是否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