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最接近胜利是什么时候,有多近?

小小笨龙473


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岛主说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战时,德军最接近胜利有这么两次机会,一次是占领法国,一次是进攻莫斯科。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德国是依靠闪击战征服欧洲的,在占领法国和进攻莫斯科之前,这个愿望基本达到了。如果希特勒在占领法国以后,不再有向东扩张的野心,把心思用到经营已经占领的西欧和东欧领地,恐怕德国还有希望强大起来。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野心膨胀,把目标锁定在称霸整个欧洲甚至向中东扩张上面。

其次,莫斯科战役,德军差一点得逞。1941年6月22日德军三路大军闪击苏联,在苏军防御准备不足和思想麻痹的情况下,德军迅速摧毁了西部边境苏军防御,用所向披靡形容德军闪击战效果是不过分的。用古德里安的话说,他的装甲部队已经前进到莫斯科西郊,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了。但希特勒却放弃了这次机会,直接停止了原有进攻计划,改为发动了基辅战役,致使进攻莫斯科战役在冬季打响,从而导致战役失利。

从上面两个战例可以看出,二战期间,德国确实有接近胜利的时候,但这个胜利是有限制和环境制约的。一方面,在二战爆发前,英法对德国的重新崛起是默认的,这给了德国军事崛起的机会。另一方面,德国占领西欧各国后,一度还成为了一些仆从国的依靠,这给了德国强大的基础。

但是,由于希特勒的野心太大,致使这个眼前的利益没有达到他的野心。客观上讲,是他的野心和发动苏德战争葬送了已有的胜利。


岛主说事


大约300公里,如果德军装甲部队全速推进的话,即便算上粉碎沿途苏军的抵抗的时间,也只需要大约一周左右,这个地点在斯摩棱斯克棱线上,时间点则是1941年8月20日,攻击目标当然就是莫斯科。就在这一天,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包克元帅命令正在扫荡苏军残余抵抗力量的古德里安,不再与残敌纠缠,全军收缩集中在罗斯拉夫尔修整补充:“这样在他下达向莫斯科进攻命令的时后,手中有足够的有生力量”。


一直以来,关于首先攻击莫斯科和基辅到底哪个正确,始终是军史爱好者争论不休的话题,进而简单地认为小胡子就是发神经,其实有点冤枉他了。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你必须了然“巴巴罗萨计划”当时的进展情况:中央集团军群一骑绝尘,而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都远远落后于它,所形成的态势就是: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侧翼,完全暴露在苏军可能的攻击之下,随时有被切断补给线甚至合围的可能。


而就中央集团军群本身来说,其装甲部队、少量摩托化部队也与后面大批的步兵师脱节,缺少步兵支持的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是无力彻底围歼形成合围后、包围圈里面的苏军,敦刻尔克的历史证明,小胡子某些时刻非常的敏感和心虚,特别担心装甲部队遭到敌军的反突击。在1941年的8月也是如此,他其实是谨慎,而绝非昏了头:如果基辅方向上的百万苏军,抽出相当力量北上侧击包克的右翼,坚挺并且也很脆弱的装甲矛头会不会面临灭顶之灾?


附带原因,当然就是德军需要乌克兰的小麦、顿涅茨的煤矿以及扫除克里木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但是小胡子毕竟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家,他忽略了“战争经济”和“战争策略”的区别:战争的主要目的是粉碎敌方的军事力量,而不是急着去获取煤炭、粮食等物资。德国人不是在发动一场殖民战争,而是希望通过快速的进攻打垮苏联,以便转身去对付英国。


因此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坚持先取莫斯科,因为这里是苏联的政治心脏,是交通中心和通讯中心,是各个战场调动兵力和物资的枢钮,还是重要的军火基地及工业中心。如果拿下莫斯科,则苏军各个战场的联系会被切断,西伯利亚的援军也不能顺利到达,什么基辅、列宁格勒都将沦入各自为战的窘境,最终可以各个击破之,因此莫斯科是否陷落直接决定着苏德战争的胜败。


战争的决策者需要始终如一地贯彻战略指导思想,在“巴巴罗萨计划”的原案中,首取目标是列宁格勒,之后北方集团军群抽身南下,与中央集团军群合力攻取莫斯科,而遥远而广阔的南方,是第三步的作战目标。现在小胡子非要先攻击基辅方向,等于把整个计划本末倒置,也使前线德军将领和部队陷入混乱。


确实,德军也非常疲惫,但是其损失是可控的,对莫斯科的攻击也让前线德军有“一鼓作气”的精神头,第2装甲集群已经控制了叶利尼亚突出部,这是进攻莫斯科最良好的桥头堡,前面的直线距离就那么300公里。这是1941年的8月,气候和道路都还便于装甲师的推进。最关键的是,当面苏军已趋混乱,尽管兵力仍然不少,但是缺乏有效的指挥和抵抗的勇气,朱可夫也还没来。


然而德国陆军司令部终于在争论中失败了,总参谋长哈尔德飞到前线,传达了小胡子的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要转向南下,去合围基辅方向上的百万苏军。古德里安第一个跳出来抗议,认为“如果先打基辅,那我们在到达莫斯科前将不可避免陷入一场冬季战役中,道路和补给的困难是我们根本不敢想像的”,历史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为了最后争取一下,古德里安代表前线将领与哈尔德一起回到了“狼穴”,他当着小胡子的面慷慨激昂:“中央集团军群的部署计划和行动命令都已准备就绪,向莫斯科推进的路线安排和运输计划也已制定,在许多地方,德国士兵已经画好了距离莫斯科多少公里的路牌,如果您下达命令,装甲部队今晚就可以出发,突破铁木辛哥在叶利尼亚当面的防御,我只要用电话给我的司令部发个暗语即可”!


可见德军在当时是具备继续突破能力的,严谨的德军将领不会吹这个牛,这也是德国唯一有可能击败苏联的机会,而只要战争陷入长期化,那么以苏联的人力、物力和战争资源的优势,终究会拖垮和击败德国,就是这么简单。所以,1941年8月下旬的这几天,是德国人最后赢得战争的机会,向前,大有可能,向右,彻底88。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就是东线的苏德战场,这里集中着德军80%以上的武装力量,什么敦刻尔克和北非都是次要的,打不垮苏联就一定失败,而即便打垮了英国也赢不下战争,因为苏联太庞大了。打垮苏联仅有的机会,就是在闪击战中直取莫斯科,使其整体战争能力变得破碎,要么投降,要么谈和,距离就这么300公里。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古德里安给装甲集群参谋长的电话暗语是:“拜尔莱因,我们准备的事情不会来了,另一件事情正在进行,您明白吗”?


度度狼gg


一点希望都没有,硬要说最接近胜利的时候,那就只能是法国战役结束了。这个时候,德国人是距离胜利最近的时候,只不过,机会并不是德国人能够把握住的,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要说二战,德国在吞下法国以后,是非常迫切的希望停战的,他已经是大赚特赚了,这就好比一个赌场,希特勒已经是赚的盆满钵满了,他特别希望能带着钱走,别陷入赌局。他三番五次的找英国,希望能够和英国议和。但是英国这边直接拒绝,而且话说的还比较难听,在英国又是全国鼓舞士气,要和德国人血战到底。

如果,英国接受德国的议和条款,那么,二战的欧洲战场很有可能就在这一年结束,德国大获全胜,只要德国不和东面那个苏联开战,一切就都好说。而英国这边拒绝了,那么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德国距离胜利,其实就是英国点个头的问题了。

而英国不同意停火,美国又是站在英国这一边的,而且美国参战也是个必然,苏联也是和英美结盟了,那么德国只有输这一条路了。看一下产值,德国的武器装备,都是只有英法俄的零头。这会儿打仗,不再是战术了,而是综合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