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國家博物館的收藏以系統化和代表性為特點。因為國博有向全國各地博物館徵集藏品的便利,所以可以選取各朝各代的標準品從而非常系統的展示每一個品類。


提到宋瓷,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宋代五大名窯”所謂“定、汝、官、哥、鈞”。接下來就請你逐一欣賞。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定窯白釉印花雙魚紋盤

國家博物館藏


定窯以白瓷為主,產地在現在的河北。北宋的定窯和唐代一脈相承,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燒成的瓷器精美潔白。因為釉色潔白沒什麼可發揮的餘地,工匠就在裝飾上創新,比如這個定窯盤子就有非常精美的印花,這張照片效果不夠好,強烈建議可去現場看看,更開眼界。另外你會發現這盤子鑲了一圈銅口。銅色紫黑,和白色形成強烈反差,非常漂亮。


白色的定窯在宋代流行時間不長,後來被青瓷取代。


定窯最精美者曾是御用,所以定窯也有部分官窯,這類品種受藏家追捧,近年價格飛漲。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汝窯青釉洗

國家博物館藏


汝窯大名鼎鼎,也曾是北宋官窯,而且產量極其稀少,南宋時的收藏家已經認為汝窯“近尤難得”,目前全球汝窯僅剩不過幾十件,絕大部分都收藏於博物館中,其中又以臺北故宮收藏最豐富,去臺北的話不可錯過。


汝窯最主要的顏色大概是天青色,這是北宋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喜愛的顏色,有如雨後放晴的藍天。從汝窯開始在北宋宮廷流行,這種重青藍,輕白色的傾向一直延續到南宋末年。


宋徽宗的藝術品位真的很高,汝窯給人的感覺就是無論外形還是顏色,增一分太多,減一分太少,百看不厭。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汝窯青釉洗

國家博物館藏


國博收藏的這件在汝窯中不算精品,要看精品請去臺北。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 官窯粉青釉海棠式套盒

國家博物館藏


南北宋均有官窯,因為一脈相承,傳世的藏品挺難分辨何為北宋何為南宋。宋官窯因為傳世品也實在非常稀少,所以我們基本只能在博物館欣賞,有關宋官窯的鑑定方法基本屬於“屠龍之術”不太有用武之地。


宋瓷以靜雅、沉靜、素淡、含蓄為美。剛剛開始時可能欣賞不來,隨著品味的提高,或者年齡的增加,很多同學會慢慢品出其中的味道,這不必強求,宋瓷們就靜靜呆在那裡,等著你的欣賞,不驕不躁。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 官窯粉青釉海棠式套盒

國家博物館藏


和汝窯類似,以天青為美;多有自然的開片,有奇特的殘缺和韻律美;釉水肥厚,有瑩潤之美;器型敦睦,有古樸之美;慢慢感受吧~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 官窯粉青釉海棠式套盒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南宋官窯 粉青釉膽式瓶

國家博物館藏


宋室南渡後模仿北宋官窯在杭州開始燒造南宋官窯。南宋官窯先後有兩處,早的一處為“修內司官窯”據說出品和北宋官窯類似,品質很高。修內司官窯的遺址目前還沒發現,所以如前文所說,它們和北宋官窯很難區分。


而修內司之後,又在杭州市南郊的烏龜山一代開了一個新官窯,此時的產品質量已經有所下降,20世紀初,這個官窯遺址被人發現,出土了很多標本讓人可以比對,從而判斷傳世品中哪些屬於南宋官窯。


這個遺址上建了一個“南宋官窯博物館”去杭州遊玩的同學可以去參觀。


從遺址出土的標本看,這類南宋官窯的胎土呈現黑灰以至黑褐色,胎薄,釉層厚,有粉青、糙米黃等顏色。因宋代尚古,造型上常見模仿商周青銅器,比如上邊這個小膽瓶就是模仿的青銅器。欣賞宋瓷的平心靜氣慢慢來,才能體會其中的妙處。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南宋官窯 粉青釉葵口洗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南宋官窯 粉青釉葵口洗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代 哥窯葵口盤

國家博物館藏


哥窯的名聲非常響亮,幾乎是箇中國人都知道它是個名窯。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哥窯竟然是“宋代五大名窯”中身份最神秘的。因為除它之外,其餘四大名窯都已發現了窯址。根據考古研究,定、汝、官、鈞都可以確定時代,通過與大量窯址出土標本做比對,也可以清晰的對傳世品進行斷代鑑定。


然而哥窯不一樣,哥窯窯址至今沒有確定發現,有關它的身份目前都來自於文獻研究,因此鑑定哥窯也多根據文獻上記錄的特徵按圖索驥。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哥窯特徵:“金絲鐵線”。符合這一特徵,且造型與宋瓷接近,就會被劃入宋哥窯體系。比如上邊這件哥窯盤,“金絲鐵線”的特徵就非常經典,葵口盤的造型在宋代器物中常見,因此被定為宋哥窯。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代 哥窯葵口盤(側面)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代 哥窯五方倭角洗

國家博物館藏


這是件文房用品,盛水,可以洗筆。


根據上邊的鑑定標準,你大致也可以對這件瓷器斷個代了。這件小洗除了開片特徵符合“金絲鐵線”,造型也符合宋代的審美,同時能看到釉色非常瑩潤可愛。所以這也可以定位宋代哥窯。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代 哥窯五方倭角洗(換個角度)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代 哥窯五方倭角洗(側面)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 官窯粉青釉海棠式套盒

國家博物館藏


哥窯出身神秘除了窯址沒明確,因此真正的出生年代沒定論外,還因為收藏界一直有個說法,所謂“官哥不分”,說是官窯和哥窯很多器物類似,兩者不好區分。這就又給了哥窯有可能還曾經是或者部分是官窯的可能性。哥窯的出身就不僅神秘而且還可能很高貴了!


上圖是我們上期發過的宋官窯的套盒。你可以先自己比對體會五分鐘。


五分鐘之後... ...


打擊你一下,我覺得還是能夠區分的,比如哥窯的金絲鐵線非常明顯,這是在燒成後人為染色所致,而官窯的開片是自然的,也沒有染色。另外官窯給人的感覺更加內斂、含蓄。


最近有學者認為,哥窯很可能是元代的產品,如果未來對窯址的考古研究能有突破,有希望解決這個千古之謎。而如果哥窯真是元代的產品,那它就是中國瓷器史上最成功的仿古瓷了!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鈞窯天藍釉六方型盆

國家博物館藏


接下來我們看鈞窯。


這是個花盤,用來養水仙是極好的!它通體藍色的乳濁釉,不帶紅色,符合水仙素雅的氣質。


鈞窯是北方著名的窯口,它在五大名窯中屬於比較另類的,其它幾個都是單色釉,或青或白,同時釉是透明釉,而唯有鈞窯是彩釉,在青或白的底色上常常會有一抹神秘的紫紅。而正是這一抹亮色讓它深受民間喜歡,產量很大。另外它的用釉是乳濁釉,是不透明的。


這種喜愛古今相通,從古至今古玩市場上宋、金、元時期的鈞窯瓷器,有一抹紅色比沒有的價格要高很多,而且紅色越多,價格越高。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鈞窯天藍釉六方型盆(側面)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鈞窯玫瑰紫海棠式花盆

國家博物館藏


這是一個花盆,實用器,用這麼個花盆養花效果很棒吧?


鈞窯產量大,很多都是供民間使用,但有一類非常精美的由鈞臺窯燒造的產品被認為是供御的。比如上邊這個花盆,造型優美,幾乎達到通體紫紅,質量非常好,應該就是此類。


無奈鈞窯同樣爭議多多,因為對窯址的考古研究還不夠系統,中國傳統又對文獻記錄不夠嚴謹,所以有關鈞窯的斷代,鑑定還有很多不確定。比如是否這類就一定是供御用?甚至比如鈞窯到底是宋代的還是金代的?都有不同意見。


如我這樣的愛好者,就只好放鬆心情,本著欣賞的眼光去領略它的美。嚴謹的學術研究交給考古專家來做吧。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鈞窯玫瑰紫海棠式花盆(側面)

國家博物館藏


大面積的玫瑰紫紅色,真的很美!因此也很貴!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鈞窯玫瑰紫海棠式花盆(俯視)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鈞窯天青釉託盞

國家博物館藏


這是件託盞,也是實用器,帶託的茶盞。宋代人喜歡喝茶,講求精緻生活,喝茶的杯子需要配套一個托子使用,很有儀式感。這種情調後來被日本茶道繼承得很好。而我們自己卻退化成使用蓋碗,甚至敞口的大茶碗了。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鈞窯天青釉託盞(側面)

國家博物館藏


注意看看底部流淌的釉層,非常厚!而且潤。要體會鈞窯的乳濁釉,這角度正好。

宋代官用瓷器的確是宋瓷中最精華的部分,首先因為宋代宮廷有很高的審美品位,保證了宋代官用瓷器的極高美學水準。再有,供御用,不惜工本,質量最高。


然而宋瓷絕不只有官窯,當時有大量優秀的民間窯廠遍佈全國,這些窯廠共同努力推高了宋代瓷器的水準,以此為基石,最終產生了“五大名窯”這樣的巔峰之作,成為世界文化史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我們接下來會借國博的藏品,分兩期為你介紹宋代的民窯傑作,今天先請你欣賞瓷器中的的老大哥—青瓷。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龍泉窯青釉蓮瓣紋蓋罐

國家博物館藏


這是一件青瓷。青瓷是中國瓷器生命力最長的成員。秦漢時青瓷發端,魏晉時已有很精美的青瓷器,隋唐、五代時期的越窯把青瓷器推到一個高峰,而宋代則出現了兩個青瓷的新秀—南方的龍泉窯和北方的耀州窯。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龍泉窯青釉蓮瓣紋蓋罐(蓋)

國家博物館藏


上邊這件就是北宋時期的龍泉窯作品。龍泉位於我國浙江省西南部,盛產青瓷和大寶劍。龍泉窯大約創燒於北宋時期,到南宋趨於極盛,元代獲得較大發展,明代中期後開始衰落。


這件龍泉青瓷是北宋時期的作品,處於創燒期,當時的龍泉窯還有深深地模仿唐代越窯的印記。從造型到顏色都向越窯靠近。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龍泉窯青釉蓮瓣紋蓋罐(身體)

國家博物館藏


首先看它的顏色,這種綠比較青翠,顯得深沉,這似乎更符合北方人的喜好,你可以對照下邊兩件宋代北方地區耀州窯的青瓷,它們顏色接近,迎合的同樣是北方地區的審美。


上邊說到龍泉青瓷在宋室南遷後達到極盛。南宋人懷舊,身在杭州心在汴京,刻意復刻了大量故都的事物,其中當然包括青瓷,所以青瓷在南宋得到極大發展,然而有趣的是,南宋人在復刻北宋事物時審美情趣卻開始入鄉隨俗受到南方的影響。以龍泉窯為例,龍泉窯在南宋極盛的標誌是南宋龍泉出現了一種完全不同上邊這件瓷器的青色,名叫“梅子青”,那是一種非常婉約的顏色,顯得很嫩很萌,這種顏色更加受南方人喜愛。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 耀州窯青釉刻蓮瓣卷草紋雙耳三足爐

國家博物館藏


看完了宋代南方青瓷的傑出代表,我們當然還得看看北方的代表。


在宋代,耀州窯是和南方龍泉窯齊名的青瓷窯口,一南一北交相輝映。耀州窯址位於現在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創燒於宋代初年,早期作品和龍泉窯一樣也是模仿當時的大哥—越窯。不過這宋代青瓷南北兩雄都做到了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超過最初模仿的對象,形成自己的風格後名垂青史。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 耀州窯青釉刻蓮瓣卷草紋雙耳三足爐(足)

國家博物館藏


你可以比對這件耀州窯青瓷的顏色,也是這種偏深沉的青翠。有點橄欖油的感覺。


除了顏色,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以刻花作為裝飾。請仔細看這件香爐的刻花,刀法非常流暢有力,看著令人胸中暢快!


而這種刀工似乎並不侷限在瓷器上,在山西,如果去吃刀削麵,你可以仔細觀察大師傅削麵的刀法,與這瓷器有異曲同工之妙~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宋 耀州窯青釉刻蓮瓣卷草紋雙耳三足爐(膛)

國家博物館藏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蓮花紋盒(俯視)

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耀州窯青瓷器很雅緻,瓷器的裝飾特別生動。盒蓋頂是耀州窯的強項—刻花。盒身用了小花貼塑。同樣很有趣的是,這種貼塑手法在現在的北方面食中還是經常能看見。不信你可以自己去發現。


細數那些博物館裡的經典瓷器-附高清大圖

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蓮花紋盒(平視)

國家博物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