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輝縣市裴寨村:運用“五個堅持”抗疫黨建工作方式創佳績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河南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運用“五個堅持”抗疫黨建工作方式,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最美村官、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帶領下,組織動員黨員、群眾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不斷激發黨員、群眾愛黨愛國熱情,團結互助、眾志成城,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創造了無一人感染新冠肺炎的佳績,促進了鄉風文明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運用“五個堅持”抗疫黨建工作方式

一是堅持聽黨指揮聞令而動戰“疫”情。聽黨話、跟黨走是裴寨村黨員和群眾立下的錚錚誓言。疫情發生後,裴寨村黨支部認真學習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和建章立制。迅速成立了由裴春亮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制定和落實《裴寨村防控疫情十二條規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努力構建全天候、無死角的疫情防控堅固防線。加強宣傳引導。通過“裴寨黨支部群”“裴寨大家庭聯繫群”等微信群,“裴寨社區”微信公眾號,“大喇叭”等信息平臺,第一時間把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傳達到位、把疫情傳播的危險性宣傳到位、把科學防護知識指導到位,讓群眾準確瞭解疫情信息、掌握防護知識,做到家喻戶曉,及時消除恐慌心理,贏得群眾理解和支持,形成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嚴格實施疫情防控。嚴禁人員聚集、走親訪友。村裡專門安排在村口防控點放置了口罩、消毒液,對特殊情況需外出的群眾現場消毒,免費發放口罩。村民實行居家隔離,搞好個人防護,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實施喪事簡辦。非常時期,村支書裴春亮親自登門做工作,徵得喪事家屬的理解,不設靈棚、不移靈柩,不設禮桌,不擺酒席,壓減弔唁親屬,三日下葬,用人不超10人,所用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品由村裡免費提供,最大程度降低了防控風險。

二是堅持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至關重要。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奮勇當先、統籌指揮,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一線、身先士卒,帶領群眾、奮力抗疫,尤其是個人主動向新鄉市紅十字會捐款500萬元建設新鄉版“小湯山”——新鄉市太公山醫院,僅10天時間醫院順利建成掛牌運行,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裴春亮的模範行為產生巨大的激勵感召作用,村“兩委”成員積極承擔值班、巡邏、消毒、代購生活用品等任務,奮不顧身、不畏風險。村黨支部集中採購650斤元宵,由村幹部免費送到村民家門口,使群眾過一個團圓的元宵節。正是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才使村民有了主心骨,吃了“定心丸”,凝聚起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2月26日,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對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共產黨員進行通報表揚,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受到表彰。

三是堅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黨員始終衝在第一線。第一個報名參加志願服務隊的是黨員,第一個捐款捐物的是黨員。該村全體黨員給張村鄉黨委的一封信中,鄭重承諾:堅決執行上級的部署和決定,隨時聽從黨組織的安排調遣,守土守責,義無反顧,不勝疫情,決不收兵。年輕女黨員趙丹陽不僅自己去當志願者,還把丈夫裴龍濤也帶上。她說:“村裡老黨員多,這種情況不能讓他們去,我們年輕,抵抗力強,必須走在前面。”黨員帶頭捐款。村黨支部發出向疫情防控一線獻愛心的倡議後,癱瘓在床的89歲老黨員郭寶清特意讓兒子郭學生捐款100元,78歲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邵澤春委託女兒邵曉琴捐款200元。就連困難黨員李佳枝也捐出100元愛心款,村幹部考慮到她的情況,不建議她捐款,她激動地說:“我有困難時黨組織關心我,現在國家有困難了,咱也不能忘了國家,這個錢一定要捐!”全村39名黨員在半天時間內就向鄉政府捐款1.27萬元,成為張村鄉收到的首筆抗擊疫情愛心捐款。

四是堅持發揮志願者服務隊骨幹帶頭作用。成立志願者服務隊。該村組織黨員、退役軍人、民兵預備役成立志願者服務隊,24小時輪流值班,為全村疫情防控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志願服務。村民主動參加自願服務。這個800餘口人的小山村,光志願者就達178名。父子兵、夫妻崗、姐妹組,男女老幼齊上陣。開展貼心周到服務。志願者利用“裴寨大家庭”微信群、手機電話等渠道瞭解村民生活等需要。誰家沒有菜了、誰家小孩沒有奶粉了、誰的快遞到大門口了……只要在“裴寨大家庭”微信群裡或打電話說一聲,志願者就會有求必應,第一時間服務上門。村裡還聯繫對接超市,定點統一採購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由志願者根據群眾需求,分批次、分時段配送到村民家裡。

五是堅持以黨建促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村黨支部以黨建為抓手,在嚴格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及時組織群眾復工復產,科學有序開展麥田返青澆灌、大棚育苗等春耕備耕和蔬菜大棚種植基地建設,組織扶貧電商、酸辣粉廠全面復工復產。對需要外出復工的村民,村幹部上門服務辦理健康證,及時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發放防護物品和安全防護手冊。裴寨村委與崑山澄新服裝廠正式簽訂合作意向,一家新的服裝企業進駐裴寨社區服裝產業園,裴寨村發展呈現勃勃生機和活力。

二、主要成效

一是有力推動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裴寨村作為全國文明鄉村,在重大疫情和防控風險發生的危機時刻,村支部更加重視黨建工作,發揮黨員模範的帶頭作用,並通過黨建工作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群眾,組織率領先進黨員參加抗疫情,教育引導全村黨員群眾不畏困難、勇於擔當、積極奉獻,圓滿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務,確保無一人感染新冠肺炎。科學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和蔬菜大棚種植基地建設,綠茵茵的黃瓜即將上市,西紅柿結出了豐碩果實,村裡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並引進一家新的服裝企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顯著增強了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疫情是危機,是對黨組織的一場大考,也是契機。本次疫情發生以來,裴寨村充分發揮了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志願者服務隊的骨幹帶頭作用,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農村社區黨組織應對和處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培育和錘鍊了一大批聽黨話、跟黨走的優秀黨員幹部、群眾和志願者,極大激發了村民愛黨愛國熱情。村党支書、幹部和黨員處處為群眾著想、吃苦在前、衝鋒在前,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為群眾服務上門,鄉親們打心眼裡信服。村民們在黨員幹部感召下積極為疫情防控點捐款捐物,有的送防護用品,有的送水果、送蛋糕,有的送方便食品、送開水,小學生裴奧龍和弟弟捐出了壓歲錢。還有村民把防疫卡點需要的礦泉水包了,一直免費供應到疫情結束。先後有131名村民捐款30055元,26戶家庭捐出各類生活、防疫物資價值6000餘元,譜寫了一曲黨群幹群團結一心抗疫的動人樂章。

三、主要啟示

一是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是鄉村長治久安的核心。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平時把農村社區黨建工作做到位了,關鍵時刻,群眾才會相信黨組織、依靠村幹部,做到一呼百應。裴寨村能從一個省級貧困村快速發展成為“全國文明村”,得益於有個堅強的黨組織。該村堅持落實黨支部“五個一”和黨支部書記“五個一”活動,把黨小組建在產業鏈上。村黨支部每月牽頭召開幹群聯席會,由黨員幹部代表和群眾代表就村裡的發展開會協商,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村裡黨員佩戴黨徽、主動亮明身份,做到平時能看得出來,危機時刻能豁得出來。無論在建設新村、興修水利、發展高效農業,還是移風易俗、勤儉節約,黨員、幹部帶頭做表率,鄉親們打心眼裡信服。黨員威望高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就強了。在這場疫情防控鬥爭中,更加體現了農村社區黨組織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因此,必須把農村社區黨建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社區陣地建設好,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確保農村和諧穩定、長治久安。

二是加強農村社區黨建關鍵要選好“帶頭人”。“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05年以來,裴春亮先後當選裴寨村村委會主任和黨支部書記,十多年來,他帶領黨員群眾艱苦奮鬥,建設新村、興修水利、發展高效農業和工商業,打造“豫北特色小鎮”。在他的帶領下,裴寨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發展成為人均年收入達18000元的“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遊模範村”,輻射帶動11個行政村共同富裕。他創建股份制企業春江集團,帶領群眾同創業共致富。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和“千企幫千村”行動,新建寶泉花園社區,幫助輝縣西部太行深山區四個貧困村的群眾搬遷扶貧;結對幫扶4個貧困村,助力脫貧攻堅。從裴寨村發展歷程和這次抗疫鬥爭表明,農村社區要搞好、抗疫要成功,必須下大功夫選拔好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這是許多農村社區發展反覆證明的經驗,我們應該好好汲取和踐行。

三是加強農村社區黨建重點要提高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這辦法,那辦法,只要群眾認可就是好辦法。”裴寨村堅持“外在美”與“內在美”一塊抓。探索實施“情德法”融合治村。2010年村裡開始實施“情德法”融合治村,實現鄉村治理無縫對接,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創辦“習書堂”,推行《文明積分換物實施辦法》,開展“愛在裴寨——身邊的榜樣”評選,建成初心廣場、太行初心文化館、家風館,打造紅色文化室,開闢《大喇叭朗讀時間》廣播,傳播新風尚,弘揚正能量,潤物細無聲。並堅持依法治村,引導村民依法辦事。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喇叭朗讀時間》廣播和“裴寨黨支部群”等成為傳遞政策、穩定民心、提高村民素質的有效載體。實行排長負責制。該村結合自身特點,以樓排為單位,及時發現身邊好人好事,調解鄰里矛盾,勸阻、舉報各類不良陋習和違法犯罪行為。群眾無論誰家有什麼緊急事兒、難纏事兒,吼一嗓子正副排長就能聽得到。疫情防控期間,排長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實時掌握村民健康狀況、行動範圍和生活需求,保證了鄉親們一個不少,都健健康康、安安全全渡過難關。創建示範點和紅色旅遊景點。裴寨村被河南省確立為第二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2018年被中組部確定為“新鄉先進群體”教育培訓示範基地現場教學點,成為紅色旅遊景點。僅2019年接待參觀學習團隊達9萬餘人次。

在裴寨村的文化石上,有一句口號格外耀眼:做一個勇於承擔責任、能夠解決問題的共產黨員。裴春亮說:“這些年來,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帶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同創業、共致富。最大的感受就是:抓好黨建才能凝聚人心,黨建抓好了,我們就有底氣,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杜煥來 樊紅敏 李大偉 田海軍 王麗珂 張慧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