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車是最大的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基建”

隨著國內復工復產加速,不少城市已恢復往日生機,交通繁忙道路日漸擁堵。對車主來說,短暫的“幸福堵”很快又變回“扎心堵”,“任我停”一去不復返,“停哪兒”念念不完沒有迴響?

城市停車是最大的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基建”

與此同時,在國家促消費、穩增長的號召下,多地政府紛紛“放大招”。汽車更新補貼、新車購置、增加限購號牌指標、開展汽車促銷活動等政策接連出臺,中國汽車市場逐步恢復,並有望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增長。當然,汽車增長最直接的影響是進一步擴大了停車需求,城市停車也順勢進入市場紅利期。

相比於汽車消費本身,改善用車環境才是真正拉動內需的隱形力量。在五十萬億新投資下,城市停車是最大的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基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停車位缺口高達8000萬個,車位利用率僅44%。龐大的市場缺口、商業模式創新和科技迭代,以及諸多政策利好之下,城市停車發展潛力不言而喻。

衣食住行,既是最低生活需求,又最能體現生活品質高低。買車原本是圖快捷便利,結果卻處處遭遇不快。開車堵、停車難、停車貴、充電難……用車環境得不到改善,遑論萬億車後市場消費,國家政府這一輪轟轟烈烈的汽車促消費政策也將大打折扣。所以,政策制定者需要通盤考慮,既要讓大眾消費者消費得起,還要消費得好,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城市經濟自然有增長的源動力。

“新基建”能給我帶來更好的城市?各界爭議不斷,在擔心重蹈四萬億覆轍的爭辯中逐漸達成了共識。50萬億“新基建”並不是4萬億‘鐵公基’捲土重來,而是在補齊民生基建短板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等信息化基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從根本上加速經濟換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