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時代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時代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安全已成為國家、社會和公民普遍關注的問題。雖然近年來國家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犯罪行為,但仍有大量不法分子通過竊取、買賣交易等方式不斷對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實施侵害。

公民個人信息代表著公民個人隱私安全,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獲取,極可能引發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下游犯罪,甚至會利用這些信息實施綁架、敲詐勒索等嚴重暴力犯罪。警方對源頭非法售賣人員會堅決予以遏制和打擊,對下游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人員也要從重懲治。


【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時代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典型案例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髮展,信息傳播的渠道越來越廣,公民的個人信息洩露已成為信息化社會的毒瘤。2019年,廣安市鄰水縣公安局網安大隊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刑事案件。

現年32歲的艾某是四川省大竹縣人,2018年底,他在百度上加入了一個“地推吧”,聽“吧”裡的人說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資料可以賺錢,於是艾某就走上了這條致富“捷徑”。

艾某通過“地推吧”認識了某社保APP平臺的推廣人員袁某。2019年5月,袁某利用職務之便,介紹艾某、劉某、何某、徐某等人到鄰水縣各鄉鎮辦理社保認證。艾某等人便利用辦理社保認證的時機,在未經“保民”同意的情況下,私自使用“中移電渠”APP程序獲取“保民”個人信息,包含姓名、性別、民族、身份證號、地址等。艾某等人將這些數據存入自己的手機中,出售給深圳市某實業公司辦理電話卡,非法獲利3萬餘元。艾某等人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舉動,被鄰水網警發現,2019年5月,民警將艾某、劉某、何某、徐某等人抓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二款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時代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網警溫馨提示:

1、大家要謹慎點擊通過微信、QQ發送的鏈接和二維碼,含有鏈接的短信不要點擊,可以通過電腦登陸網址查看。

2、不運行不熟悉的可執行文件,尤其是一些遊戲或遊戲插件。

3、各類賬單,不隨地丟棄,要及時塗抹、銷燬。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單據,快遞單號要撕掉,收件人姓名及手機號要塗掉;實名車票要撕毀有名字、身份證號、二維碼的地方。

4、身份證複印件需寫明用途。銀行、通信營業廳、考試報名、參加培訓班等留存的身份證複印件需在身份信息區域註明用途。

5、網上投遞求職簡歷只提供必要信息。

6、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個人信息。

7、謹慎在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中曬照片。

8、慎重參加網上調查活動(網絡調查問卷、購物抽獎、申請免費郵寄、申請會員卡等)。

9、謹慎連接免費公共wifi。

10、發現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線索主動向公安機關舉報。

【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時代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同時告知不法分子

公民個人信息受法律的保護,

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公民信息從中牟利,

屬於違法行為!

任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記住,

莫伸手,

伸手必被抓!


供稿:鄰水網安大隊

編輯:吳燕

核稿人:羅學川

審批人:陳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