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叔講《天道》之“江湖與義氣”

在《天道》這部劇中,我們似乎看到的是一個商業戰場,或者是一個社會中的“江湖”,各色人物都在這裡中徘徊、打拼、謀利。但事實上,《天道》中是沒有“江湖”的,或者說,它所要呈現的是在一個缺少“江湖”習氣的戰場中,我們應該怎麼玩的大邏輯!這就是《天道》的高明之處。似乎任何環節都是充滿了智慧,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盈利的手段、規避風險的方法,但其實,我們以為的、所謂的那些“智慧”都不過是些“小聰明”而已。

跟隨我們剪輯《天道》電視劇看過來的朋友,或者你自己讀過原作、看過整部劇的朋友,我敢肯定地講,如果你的處境和馮世傑、劉冰、葉曉明相似,那麼,你們一定羨慕他們身邊有丁元英、韓楚風、歐陽雪、亞文、小丹這樣的朋友!因為,這些思維理路清晰、財富背景顯赫的朋友可能會幫你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以助你成功、有所成就!但事實上,如果你這麼想了,那就成為了有“小聰明”的人,不僅可能跟財富擦肩而過,而且很可能落得個人財兩空。說白了,有小聰明的人只適合在講義氣的江湖中玩,而不能,甚至不適合在講智慧的商業戰場拼殺!為何這麼講呢?且聽肖叔慢慢講來!

肖叔講《天道》之“江湖與義氣”

丁元英:格律詩是公司,不是江湖道出,不經營恩典交易


《天道》中,從小丹向丁元英要一個禮物,將貧困的王廟村盤活開始,一直到最終樂聖公司與格律詩展開戰略合作,丁元英從沒有用過半點“講義氣”、“混江湖”的套路,而是強調股份制、股權、公司法、公司章程、合作協議等等。換言之,丁元英辦事的基礎是“契約精神”。公司內部的股權、與王廟村個體工商戶的合作協議,去往歐洲的品牌建設,甚至是後來勝訴與樂聖的官司,格律詩只講客觀規律與法律約束!可以這麼講,格律詩的勝利就是契約精神的勝利。這個邏輯很簡單,就是照章辦事!!按照丁元英的原話就是,根本沒有什麼神話,所謂神話不過是常人思維不易理解的平常事而已。小丹給出的評價則是,丁元英做的就是平常人做的平常事而已。其實,我們可以反思下,一句照章辦事、實事求是,有時是難於上青天的!!我們在日常公司經營、籌劃項目、獲取客戶、追逐利潤的時候,總是想著打關係、託朋友、換資源,有多少人會踏下心來好好打磨產品和服務呢?!

肖叔講《天道》之“江湖與義氣”

葉曉明:這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以後還怎麼和樂聖公司打交道,除了事誰負責?


馮世傑、葉曉明、劉冰三人,他們進入格律詩的起點,無非就是想借丁元英的腦袋、芮小丹的關係與歐陽雪的資金來創業。這就是不照章辦事、不事實求是了!尤其劉冰,他是搭上個末班車,原本這裡就沒有他的事情。那麼,他們的邏輯就是講義氣、混江湖,講人情、講關係,耍小聰明!比如葉曉明不敢得罪樂聖公司,認為這是人情。但丁元英直接否定,說這是生意!再比如劉冰希望丁元英自己出資入股格律詩,說這樣心裡踏實,而丁元英的回覆是,資本介入,是誰的並不重要,只需尊重股權協議和公司章程!你看這就是實事求是嘛!而最終馮世傑、葉曉明、劉冰三人退股,也不是因為其他,而只是覺得格律詩的商業手段,會影響到跟樂聖公司的關係,從而會使他們受到牽連。這就是小人物、小聰明,與大人物、大智慧的區別了。那麼,為何講這些人不適合在商業戰場上打拼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大人物、大智慧,只講實事求是、客觀規律、照章辦事、公正公開,而從不做那些“小動作”,所以,最後翻出底牌的時候,會給予那些耍小聰明的人,比任何都更加深刻的打擊

!!劉冰最後跳樓,就是這種情況最好的印證了。

肖叔講《天道》之“江湖與義氣”

芮小丹:格律詩的神話在丁元英手裡是實事求是,可見人做到實事求是真的很難


講到這裡,其實就涉及到我們這篇文章所想說的知識點了,即“江湖與義氣”。其實啊,這個義氣,原本在我們古代是有著跟契約精神相類似的含義的。比如劉熙在《釋名》中有言:“義者,宜也。裁製事物,使各宜也。”或者,在《中庸》也有講到:“義者 , 宜也 , 尊賢為大”。再如,韓愈在《原道》中所講:“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這說明,義在古代是一種正向價值觀的呈現,代表的是一般性的善、正確或恰當 ,對一切事物的判斷合於節度,處理一切事物合宜 , 都被被稱做“義”。這跟現代的契約精神的內涵相通。而我們現在所講的“江湖”呢,則與長江、洞庭湖、太湖等 地域相關,也就與楚文化、吳文化的傳統有了緊密的聯繫,但更加重要的是它與“遊民”這種獨特的生存狀態有關。“遊民”指的是缺少土地而不得不流浪他鄉的底層民眾。簡答地講就是特指那些居無定所、沒有安定工作的特殊群體,或者是那些心理上被主流群體所拋棄、所排斥的人。因此,由遊民構成的江湖其實是有一個定性的,那就是與傳統主流官方政治體制截然不同的民主共同體。傳統上最為江湖文化最為興盛的明清時期。因為,這一階段由於人口增長而引發了大規模的移民,也就形成了所謂的遊民,以及江湖。而義氣也是在這個階段,與江湖掛上了勾,成為解決江湖事兒的主要方式與方法,這也構成了與主流共同體的契約精神完全不同的模式。說白了,義氣,或者“講義氣”基本上是反規矩、反制度的,拿不上臺面來的,是不承認契約關係、不履行契約精神的,是混跡“江湖”、維護“江湖”秩序、解決“江湖”問題的一種手段、方式。如此而來,我們也就可以理解了,當一個人跟你講“義氣”的時候,其實就是講“江湖事”,既不符合契約精神,也拿不上臺面來,是一種“地下”邏輯。所以,講義氣,不可信,更不可用義氣來解決事情。


感謝各位朋友捧場,請持續關注「肖叔講《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