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場“雙向選擇”,別把對方當成“婚驢”,讓婚姻失去意義

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01

十年前的婚禮上,楊茂沉浸在親友的祝福裡,似乎明天就將開啟更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現在讓他重新選擇,他寧願自己從來都沒結過婚。

對於男人來說,婚姻是找到一個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建設未來的家庭。

但是對於一部分女人來說,婚姻不僅是給自己找一個“苦力”還是給自己原生家庭找一個“苦力”。

婚姻是一場“雙向選擇”,別把對方當成“婚驢”,讓婚姻失去意義

02

楊茂和妻子張琳通過相親認識,那時候他26歲,雖然工作前景不錯,但家境一般收入也一般,這讓他在相親中並不出彩。

實際上大部分26歲的男人和楊茂都差不多,除了年輕之外一無所有,對未來滿懷期望,可女人往往喜歡在婚前就要求男人準備好婚房和彩禮。

幾次相親,楊茂都被女方拒絕直到遇到現在的妻子張琳。

對於張琳,楊茂有一種說不清的感激。當一個人在某件事上一直被拒絕,終於遇到一個能認同自己的人時,難免會帶有這樣的感激。

因為這種感激,楊茂對張琳婚前提出的房子和彩禮的要求全盤接受,為此楊茂的父母還找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

當時楊茂想的是:眼下再艱難,結婚也就這一次,熬過去未來會更好。他不知道的是對於他來說,婚姻的艱難才剛剛開始。

婚姻是一場“雙向選擇”,別把對方當成“婚驢”,讓婚姻失去意義

03

“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只顧自己吃的香,郎憂後院別起火。”

婚前,買房子和彩禮借的錢楊茂打算婚後由他來還,畢竟是他結婚。

可婚後張琳嚴詞拒絕並且回譏楊茂想“不花錢娶媳婦”,還說如果楊茂真的想還婚前欠的錢她就和楊茂離婚。

一邊是父母是孝道,一邊是新婚妻子是家庭的責任,楊茂第一次因為婚姻犯難。兩人為此爭吵了很多次,直到楊茂的父母知道之後表示不用他們夫妻還錢才算結束。

楊茂在這件事上的妥協為之後婚姻中所有的妥協都埋下了伏筆,因為張琳知道了楊茂的婚姻底線。

結婚第一年張琳還工作,一般來講婚後夫妻如果都有工作,應該共同承擔家庭的開銷,但張琳既要管楊茂的收入又不願意把自己的收入放到家庭裡去。

楊茂提出過疑問,張琳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說楊茂沒男人樣,不想著賺錢竟然想讓妻子賺錢養家。

楊茂的收入用在家庭開銷上,張琳的收入用在哪?孃家和弟弟身上。

張琳從來都不認為自己這樣做有什麼不妥,因為在她眼裡這是用自己賺到的錢和楊茂無關。

婚姻是一場“雙向選擇”,別把對方當成“婚驢”,讓婚姻失去意義

04

婚後第二年,張琳因為懷孕辭去工作,從這之後她再也沒有工作過。

雖然沒了收入,但對孃家和弟弟的貼補卻從來沒停過。當時她的弟弟談了一個女朋友要準備結婚買房。

張琳要幫弟弟出十萬塊首付,可是家裡一分錢存款也沒有,楊茂不同意張琳又以離婚威脅,最後沒辦法楊茂找朋友借了十萬。這筆錢過了三年才還清。

這幾年張琳又藉口父母年齡大了身體不好,每年都帶父母固定查體,費用自然是楊茂來出。

楊茂提出自己的父母年齡也大了,如果張琳的父母需要固定查體那他的父母也需要。

張琳卻說:“你父母想查體讓他們自己花錢去,我父母把我養這麼大嫁到你們家就應該享受,你父母憑什麼享受?”

張琳這種自私的回答,讓楊茂有了離婚的想法,在這樣的婚姻裡,他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面對這樣的婚姻,楊茂自嘲自己是“婚驢”。

婚姻是一場“雙向選擇”,別把對方當成“婚驢”,讓婚姻失去意義

05

驢,哺乳動物,像馬,但是得不到馬一樣的優待,吃的比馬差乾的比馬多,要拉車、馱貨物。關於馬的成語有千金買馬骨、老馬識途等褒義詞,而關於驢的成語通常是黔驢技窮、笨驢等貶義詞。

楊茂在婚姻中,任勞任怨,撐起整個家庭不僅得不到理解還總被埋怨“不如別人家的丈夫有本事”,確實很像是“婚驢”。

有人說: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婚姻中都很不容易,相互理解最重要。

不否認有些女人在婚姻確實不容易,但在這其中絕不包括像張琳這樣的女人。

婚姻十年,張琳從來都沒有把和楊茂組成的家庭當成是家,也從沒把楊茂當成是家人,楊茂扮演的角色更像是為張琳一家服務的“苦力”。

從張琳孃家的角度看,她是一個既孝順又照顧弟弟的好女兒,從婚姻和家庭的角度看,張琳更像是“婚姻的寄生蟲”。

婚姻是一場“雙向選擇”,別把對方當成“婚驢”,讓婚姻失去意義

​06

婚姻是一場男人和女人的雙向選擇,有分工和責任不同,但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結婚之後都要以家庭為中心。

如果女人一味地以自己是婚姻中的弱勢群體、父母養自己不容易為藉口,不斷的要求男人承擔超額責任,這樣的婚姻不僅在精神上貶低了自己,也讓婚姻對於男人來說失去了意義。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