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灌肠器的设计与应用

部分胃肠道疾病患者由于病情和诊断的需要,需接受气钡双对比造影,清晰显示黏膜病变以协助临床诊断。但是,临床上有很多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加之频繁翻转体位,致使注入过程中造影剂经肛门外溢,不仅污染床单元,更影响造影检查结果。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灌肠器,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连接的肛管、肛门塞、滑套、输入管,见图1。

一种新型灌肠器的设计与应用

(1)肛管前端为封闭端的硅胶软管,两侧设有凹陷槽,沿轴向有若干出液孔。肛管后端为硬管段,硬管段的壁外自前向后依次套装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肛门塞、挡板、滑套和锁紧螺母,可拆分清洗。硬管段的管壁外侧包裹有橡胶管,硬管段与橡胶管的中间夹层设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一端分别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连通,另一端自硬管段后端穿出。

(2)肛门塞呈圆柱状,内部为硬管段,前端为锥形段;后端设有环形槽,使肛管末端卡在环形槽内,提高了密封效果;肛门塞外部设有药棉层。

(3)滑套前端的挡板设有吸水层,能吸收少量渗出的液体;滑套外螺纹旋装有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和滑套能够调节挡板的位置。

(4)输入管的末端设置有球形膨胀部,有若干吸液孔,可插入装有造影剂的杯体,杯体底部有加热棒。球囊前端与肛管后端连接处设有单向阀,防止造影剂的返流。

2

使用方法:

气钡双对比造影时,协助患者侧卧位。

(1)将肛管前端连同未充气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肛门塞及药棉层插入患者肛门,调节肛管长度至检查需要的深度;

(2)肛管末端伸入装有造影剂的环形槽中;

(3)挤压球囊,利用球囊压瘪后复原的压力将环形槽中的造影剂注入肛管,通过前端的出液孔排入体内;

(4)使用注射器利用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轮流充气和放气6ml,实现交替充气和轮流受压;

(5)锁紧螺母和滑套,调节挡板至适宜位置;

(6)待造影剂完全进入患者体内后,根据检查需要变化患者体位;

(7)检查结束后,待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后,拧松螺母和滑套,将肛管拔出患者体外。

3

优点:

(1)解决了造影剂经肛门流出和肛管脱出的问题;

(2)加热棒将造影剂加热至37℃,提高患者舒适度;

(3)肛管前端的药棉层可添加消炎药物和(或)麻醉药物,必要时能对患者肛门进行消炎止痛;

(4)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