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和关羽一样,都是非死不可吗?为什么?

淡忘忆


荀彧和关羽都是以“兴复汉室”为最高理想目标去完成自己政治抱负的一类人。

荀彧在曹操创业之初,全力支持。是以曹操为“周公”辅佐汉献帝,兴复汉室为前提条件的。曹操也明白这一点。但到后期曹操有了篡汉之心,与荀彧的政治理想相悖,遭到以荀彧为首的一派强烈抵制。曹操虽没有在有生之年称帝,但并没有放下称帝之心,因此在曹操最后几年里杀掉诸多谋士,其中包括荀彧。为曹丕称帝扫清障碍。

关羽,桃园三结义,亦是以兴复汉室为最高目标。关羽不接受曹操的高官厚禄,却接受了汉献帝封的汉寿亭侯,并一生以汉寿亭侯自居。这足以说明关羽的政治理想,匡扶汉室。所以刘备的称帝,带来与关羽政治理想的不和。所以才有了后来失荆州,刘备亲家糜家的见死不救。刘备亦在为稳固自己的统治扫清障碍!

关羽和荀彧都是为理想而甘愿付出生命的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气节,有人认为都已经在那么高的位置上了,在当时几乎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何必呢?为什么不妥协呢?颐养天年不好吗?其实不然,如果没有这些为理想甘愿赴死之士,就不会有中华文明的延续。就不会有现在的汉民族。历史有多少次的外族入侵就有多少次的民族反抗,他们的精神从何而来?是从哪些可以为了理想而付出生命的历史人物而来!为了理想绝不妥协[呲牙]



我爱地理中国


我觉得是的,他们两个都必须死。虽然结果是一个自杀一个被杀,但都是死于同一个原因:忠于汉室。已成为了各自统治者上位称帝的绊脚石!

你可能会不赞问,说荀彧可以理解,关羽不能识同。只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详细论点请看我的头条文章《武圣关羽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淡忘忆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这个问题让我来!

荀彧,字文若,被称为“王佐之才”。

最初通过汉朝的仕官政策谋得了一个一官半职。后弃官归乡,又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视为上宾。但后来呢他去投奔了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


因为他是尚书令,所以居中持重数十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那么他给曹操出过什么计谋呢,荀彧在战略方面为给曹操提出了统一北方的大的战略方针,并且在官渡之战帮助曹操成功的战胜了袁绍;

而之后呢就是他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策建议曹操在许昌迎天子;政治上呢,还帮曹操举荐了钟繇,郭嘉,荀攸,陈群等大量人才。可以说荀彧对于曹操的重要性是数一数二的,甚至我觉得荀彧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重要性远大于郭嘉等人。

那么荀彧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荀彧呢从最初的就跟着曹老板一起干,一直忠心耿耿,还帮助曹操拉拢了人多人才,但是呢荀彧他所忠心的是汉室,而不是曹氏,意思就是他从最初帮助曹老板一起创业,一起发家,他的目的是想让曹操匡扶汉室,攘除奸凶,而不是最后自己单干,虽然说后来,曹操当上了丞相,可以说那时曹操想称帝也是信手拈来,但是曹操到死都是丞相,并没有称帝,相反反而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一上位就让汉献帝禅位称帝了。

我们说回荀彧,荀彧呢当时极力反对曹操任魏王,他觉得这样做是对汉室的不忠,视为不臣之举,但是呢曹操并没有同意他的建议,最终还是称魏王了。而荀彧呢也是因为这件事,被曹操所忌惮,将他调离了中枢,荀彧最终在寿春抑郁而终。

可以说荀彧的死,是必然的。

因为他所想的和曹操所追求的是并不一样的东西,但他从最初投靠曹操的时候开始便一直以为曹操的目的是匡扶汉室,就算后来曹操的目的逐渐明显,他也还怀着那一丝幻想,最终被曹操猜忌,在寿春抑郁而死,也可以说是必然的一件事了。


仰望历史长河,寻觅一份纯净。喜欢就点个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